缙云山:忘却光阴的故事
2017-11-23骆昌芹
骆昌芹
缙云说黄帝 九峰留佛踪
缙云山因何而名?《蜀中广记》卷十七及《缙云山志·历史年表》中说:此山有“轩辕洞”,是黄帝“合神丹”,“觞百神”的地方,谓之“缙云琼阙”。《宋灵成侯庙碑》又载:黄帝时有缙云氏之子在此山“衔魑魅”。因而得名。这些记载固然是神话传说,但缙云山发育形成的地质年代确实古老。据地质学者考察,它形成于地球发展史的中生年代,地层为侏罗纪,是华蓥山的南缘支脉。缙云山上九峰突兀,姿态挺拔,奇秀峻逸,海拔适中,最高处近一千公尺。峰名狮子、香炉、朝日、猿啸、夕照、莲花、玉尖、宝塔和聚云,大致勾勒出各自的峰形或特色。各峰均有传说。九峰之间的岩石山,有十三处长尺余、深寸许、形似脚印的凹槽,寺僧传说是迦叶尊者布道时留下的,所以,明朝万历宝帝将缙云寺前的石坊赐题为“迦叶道场”。民间传说又不一样,说是真武祖师曾往返于狮子诸峰与长江的南岸真武山之间,都是一跨而过,所以留下深深足印。
大凡游缙云山的人,都要登上狮子峰的太虚台,遥观日出壮景,远眺铁桥索虹。太虚台是一九三九年春,由汉藏理教院的僧众,“砍榛焚茅,鸠工凿石”拓建的。当时是为了纪念该院院长、中国佛教会主席太虚和尚五十生日,但却给以后的游客提供了登高凭望的方便。
不见相思树 空传相思名
缙云山上的缙云寺,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缙云山志》载:六朝“刘宋少帝景平元年,僧慈应开山建寺,历齐、梁、陈、隋,至唐太宗元年赐额相思寺。”这是缙云寺的最早寺名。为什么唐皂赐额相思寺呢?《蜀中名胜记》说:“缙云寺即古相思寺也,以此山有相思岩生相思竹,形如桃钗;又有相思鸟,羽毛绮丽,巢竹、树间,雌雄相应,笼其一则一随之。”《巴县志》又说:“县属(缙云山原属巴县)缙云山崇教寺,旧名相思寺,……多相思树;且有相思鸟,故寺因以为名”。现存的缙云寺,就是清代的建筑。
兵燹存疑案 慎重论献忠
缙云寺最后一次是怎样被毁的呢?撰写于一九三八年的《汉藏教理院记》称,系“清初被毁张献忠”。《缙云山志》沿用前说,判为“明末遭于张献忠兵燹”。但均记载简略,没有举出凿确的史料,此说不一定可靠。据另外一些间接材料,也可能是被当地群众烧掉的:一、缙云山周围的老农听他们的祖辈讲,缙云山上僧侣仗势欺压山民,引起山民愤恨,才将寺庙放火烧了的。二、缙云山区流传一首民谣,“温三千,禅八百,杉木园的和尚惹不得”,温指温泉寺,禅指江北县玉皇沟,杉木园在缙云寺附近,都属缙云寺院产。 三、缯云寺的和尚,民国期间除经营有煤矿、纸厂、竹木外,其田产跨巴县、壁山,江北三县八座寺院的产业,年收租谷二百四十二石,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必然导致深刻的阶级矛盾。四、民国期间曾在缙云寺兴办汉藏理教院的释太虚,是当时中国佛教会的主席,与当时省主席刘湘、军阀师长潘文华、重庆市警察局长何北衡等有较密切的关系,接受他们的资助。 当地农民长期积恨,乘张献忠义军入川声势,焚庙泄愤,打击恶僧,可能性很大。因此,缙云寺最后一次究竟毁于何因,尚需进一步考证,不宜轻率结论。
幽谷风光美 寺庙古迹多
缙云山寺庙错落,碑塔棋布,亭寨井湖,文物古迹颇多。
中心风景区缙云寺是清康熙二十二年破空和尚重建。藏经楼的数千册珍贵经书和其它可携带的文物,均被释太虚于抗日战争结束后运去武汉。现存有四大天王石像,仅存胸部以上,很可能是六朝時的雕刻品。寺西南侧有八角井,相传宋朝有位姓冯的状元曾在此攻读洗砚,故又叫洗墨池。《巴县志》更云:此井“有龙甚灵”,“土人遇旱祷雨辄应”,被明神宗封为“康济侯”。实际上,不过是此井常年不干,天旱时农民到此取水抗旱罢了。寺前石照壁上,雕有一兽,与北温泉石栏杆上的芭蕉麒麟风格类似,大约是唐代遗迹。寺周围有鸡塔、蟒塔和大小墓塔几百座,后者是历代和尚圆寂之处。
缙云山上还有绍隆、白云、石华、转龙诸寺,或林竹映掩,或山环湖抱,或石笋拔地,或古树参天,景色各殊,但因地点较偏远,去寻幽探景的游人较少。缙云山上还点缀着一些古寨门:黛湖右边的叫九龙寨;香炉峰下的是青云寨;杉木园里的是青龙寨。这些古寨大约建筑于清咸丰时代,寨式古朴,登寨远眺,可助游兴。
缙云山还留下了一些碑碣。保存在大雄宝殿周围,是游人研究、考察缙云山寺沧桑变化的历史资料。风雅的诗人,还吟咏了不少赞叹缙云风景气势,追忆历史传说的诗章。如田汉的《游缙云寺》:“太师浮海自南洋,带得如来着武装,今世更无清静地,九天飞锡护真光”。借景抒怀,感叹日寇侵华的当时,是没有“清静”的世外桃园的。至于陈树人的《缙云山写景》:“满囊画稿满囊诗,何惮烦寻造化师,不负蜀中山水好,大峨眉又小峨眉。”这一类写景诗,则给缙云山色添染了诗情画意。
缙云山初春轻盈,盛夏浓艳,金秋庄重,深冬素淡,四季皆宜旅游,走进深处,你会觉得它不单单是走马观花匆匆旅程中的某一站,而成了我们记忆深处一个鲜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