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建构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策略与实施
2017-11-23广州市南沙区东涌中学
文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中学 余 羿
有效建构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策略与实施
文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中学 余 羿
一、现实问题: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窘与思考
本人在每学期的期末复习中,经常思考如何让复习课的 “一言堂”变成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如何让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的识记变成简单易行,化难为简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必须要常做常新的一种尝试与总结。
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注重点是要避免专业化,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必备基本历史知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同时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本人尝试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结构图,将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历史概念、基本原理和观点等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加以梳理,使之形成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
通过对知识结构图的构建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把繁多、抽象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的又是提纲挈领的知识。把书本详细资料通过组织、概念、综合、简化等方式进行具体形象的加工,浓缩来表达,使知识保存在自己头脑中,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巩固已学的历史知识。
二、实施方略
有效教学,简单而言就是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省心、有效掌握学科知识,这是教师必须经常琢磨和钻研的技术能力。在建构初中历史知识结构的过程,本人放手让学生参与,以下就是八年级学生建构的各类知识结构,以此做出探讨。
1.化繁为简:勾勒学科的整体骨架,让学生把握整体的知识脉络
图1
图2
解析:以上两幅知识结构图的主题是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两幅图片的共同特点是文字较少,但形象生动,深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1用圆和箭靶的方式凸显抗日的核心主题,在圆内又有层次分明的色彩来体现不同的历史大事件,图的四边用一些关键词“统一抗日” (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占领中国”(日本的野心)、“力争主权,外惩国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2用梯级的方式突出了抗日战争这一主题下的两条支线,这说明学生理解领悟到了国共两党错综复杂的关系。
反思:由于结构图示教育法突出历史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有些学生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相当简洁、简易清晰,不需要很多的文字就能把学科章节或者全册书本的内容集中归纳地体现出来,学生在创建知识结构中更能抓住复习的重难点。
2.发展创新:提升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图3
图4
解析:两幅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同一主题是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但图3用8棵树反映出近代中国侵略与反抗的不同事件,树形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进程。而图4则用辐射式的方式体现出侵略与反抗下的史实,陈列出主要的历史事件,将本单元的主题更加深化清晰。
反思:图3和图4通过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的图示教学法把语言讲述与图表演示相结合,“图”“文”并茂,能够通过听觉神经系统和视觉神经系统同时接受和传递信息,同时刺激大脑两半球进行思维,从而使大脑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