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小群体游戏教学模式
2017-11-23张晖
张 晖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小群体游戏教学模式
张 晖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竞争意识与合作态度是影响团队效率和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而小群体游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是有益的。小群体游戏教学模式有三个模块:(1)模拟家庭成员之间合作的家庭化模块;(2)模拟公司同事之间合作与竞争的生活化模块;(3)模拟社会团体同行之间关系的社会化模块。这一教学模式使体育游戏在社会化、生活化和家庭化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竞争意识; 团队合作; 小群体游戏; 教学模式
竞争与合作是当今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两种必备素质,二者不是对立存在、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发展自我。学校是一个提供学生将来就业必备技能与品德的训练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培养他们互相之间的共存性和团队归属感[1]51。在高职院校体育课中,通过模拟就业后的生活环境与生存需求,以小群体体育游戏为基本手段,训练大学生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念界定
(一)小群体
本文提出的小群体是一种人与人的交集,是一种社交关系,如家庭成员、公司同事以及社会同行等个人身边围绕的各种社会关系,构成了人们的大部分活动范围,形成一个个“小群体”。
(二)小群体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促进学生心身健康、陶冶心灵为目的的,按照游戏比赛规则要求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2]4。本文中的小群体体育游戏就是在日常教学中模拟各种小群体中各成员之间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竞争与合作的体育活动,是一种社交情景的创设与训练,完全符合体育游戏的本质。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小群体游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干预前,学生的竞争意识强大而合作态度弱小甚至欠缺,而在参加了小群体游戏教学训练后,学生的合作态度明显变强,与竞争意识处于同等水平(参见图1)。
图1 目标干预前后效果对比示意图
二、创设小群体游戏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现状与今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差距
国内的高考制度决定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以提升个人能力为主,也就是竞争意识非常强烈。每一个单科成绩的评价,都是以独立完成任务的效果为评判标准。如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在平时考察的时候均以单独完成试卷为前提。而高考更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独立完成选定科目的能力和分数为唯一录取依据,造就了一大批在学习中仍然以顽强地独立拼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非常突出,远大于合作意愿和能力,而合作态度训练与培养明显不足,与强势的竞争意识相比,合作态度处于弱势。
在现代社会,合作关系成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主体,人们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认同团队合作的优势与作用。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个体之间的合作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与手段,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合作。要取得学业或事业上的成功,不是与他人为敌,而是要与他人合作,合作态度是检视合作行为的重要标志。现实生活中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最好同步发展。
(二)小群体游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
首先,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竞争的社会,而竞争与合作又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世界各地都很重视体育运动,尤其是德国。他们的学生放学后有各式各样的球类练习,每个乡镇都有运动场,周末则是村与村的比赛。父母都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都知道打球是团队活动,要求队员的配合与默契,是锻炼孩子品德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运动教孩子最基本的处世精神----竞争,但不是征服[3]12。
其次,游戏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活动,通过规则的约束,养成人们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游戏参与中增加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人际交往体验。游戏同样能为培养人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放意识做出潜在的巨大贡献[4]75。
在体育游戏中,除了个人身体素质与心理特点,不存在任何不平等,是大学生在公平、公正状态下最利于发挥运动潜力的平台。这就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从而渐渐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而游戏大多是在集体中进行,需要大学生的相互帮助和合作才能完成,而合作过程则能促进大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小群体游戏教学模式构建
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构建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小群体游戏模块教学,对其进行训练,可以使不平衡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得到发展,使合作态度变大变强,最终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的需求,迅速融入就业环境,利于发挥人才的最佳水平。
体育游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是相关联的,父母和教师都在无形中给孩子做了榜样,所以,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上,体育游戏都有着重要作用[5]97。
(一)家庭化模块游戏
主要模拟家庭成员之间团队合作态度以及家庭之间的竞争意识。把学生按照每个家庭3~5人组成一个队。以家庭生活为背景,选择需要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来完成的运动项目。如,在幼儿园或小学当中经常参与的类似“亲子活动”的游戏、公园游乐场一些需要家庭集体参与的游戏类项目、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游戏活动。具体如“搬运工”之类的游戏:从装满篮球的大塑料桶,依次搬运到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塑料桶里,爸爸每次最多3个,妈妈每次最多2个,孩子每次最多1个,通过计取完成时间来判定每个家庭的最终排名。在亲子游戏此类活动中,设置爸爸每次3个、妈妈每次2个、孩子每次1个,目的在于身先垂范的教育引导。孩子是看大人行为的,父母比孩子跑得快、干的多,自然而然实现了耳濡目染,达到了引领孩子的亲子教育目的。这样的游戏可以告知家庭成员中每一个人,每个人的成绩都影响团队的最终成绩,等于给了成员中每一位额定的责任,对于培养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公司化模块游戏
这种游戏主要模拟熟人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训练。把学生按照每个公司6~15人组成一个队。以公司活动为背景。如,迎新年举办的游艺聚会、为培养职工精诚团结的素质拓展活动、以健身为目的的趣味体育运动比赛。为此,选择共同合作的运动项目,类似“积分赛”之类项目。如羽毛球隔网接力赛,一个队12人,分成两组,隔网各站6人,一路纵队排好。一边发球,另一边接球回打,两方每人轮流接球后回撤队尾,以羽毛球为“接力棒”,不得掉地,互相传球接力。计取每队最终击球数来判定名次。此类游戏寓意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中每一位成员一次次连续不断的努力是集体成绩增长的基础与前提。比赛前的培训和锻炼就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的教育过程,而比赛则是对这一过程的强化和评判。
(三)社会化模块游戏
主要模拟临时组织,今后还要解散或分开的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的训练。以同行之间的合作为背景,选择一些共同合作参与的项目。如,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的合作参与、突发事件的临时合作参与、跨省各项竞技比赛合作参与、跨国医疗服务合作参与等等。为此,设置一部分通过每个人参与的集体合作达到共同目标的游戏项目。把学生按照同行分成16~30人组成一个队,集体合作跳绳完成“穿越接力”,把一个队29名学生分成9组,每组3人,精选2人为摇绳队员,每组3人勾肩搂腰,组成一个整体,3人一个整体集体跳过摇动的大绳,后续8队依次连续跳绳,最终以连续不中断跳过大绳的次数判定名次。此类游戏寓意在于“精诚团结、攻无不克”,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需要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定会攻无不克。团体动力学原理也证明了此类活动的有效性,团队中内生的压力促使每个成员竭尽全力的为一个共同目标而释放能量与潜力,而且效果会大大超过每个个体能量的累加,这个游戏很好的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教育意义。
四、小群体游戏教学目标评价
在课堂中始终贯彻和落实评价理念,将评价贯穿在整堂课中。在课前设计评价量表,细化评价指标,尽可能做到可观察、可测量。对主要影响小群体游戏课程教学的运动能力、合作行为、体育素养、自我管理、自主锻炼五个一级指标逐一展开,对每一个一级指标细化和量化,具体内容如图2。每节课都对开展的教学内容做出教师评价或学生自我评价(参见图2)。
图2 评价目标与量化指标内容
(一)运动能力是完成体育游戏的基本能力
人的运动能力不仅仅是其各项运动素质简单的叠加,而是由其各组成单元的特性互相作用、相互制约而共同形成的。决定人体运动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优势互补、高度协同,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竞技水平[6]69。所以,在教学中选择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要求都高的项目,作为个人得分能力的体现,如,抱球跑的速度。这部分成绩以教师组织考核评价为主。
(二)合作行为是合作意愿与表现力度的综合表现,是小群体游戏的培养目的
合作行为是个人对与人合作这一现象所持有的评价性的稳定心理倾向。它包括合作认知、合作情感与合作行为意向三个成分。具体而言,合作认知是指个体关于合作的意义、重要性等知识或概念的掌握程度;合作情感是个体对合作产生的情感体验;合作行为意向是个体做出合作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7]129。所以,选定表示内心愿意参与合作的意愿和主动积极竞技的表现力度来衡量心身一致才能发挥的团队得分能力。如,羽毛球隔网接力合作。
(三)体育素养是小群体游戏中培养的文化素养与礼仪行为
陈雁飞等学者在关于体育素养的研究中表示,体育文化水平就基本可以反映人的体育素养,即指人们平时所具备的体育知识储备、价值观念及体育技能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意识、体育活动参与意向、简单运动常识以及从事运动健身、肢体活动与赏析竞技比赛水平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小群体游戏中,选定能体现礼仪遵守和欣赏能力的运动过程中言行文明表现来考评体育素养高低。如,在竞争与合作中对对手和合作者表现出的欣赏与鼓励。
(四)自我管理与自主锻炼是参与小群体游戏训练的最高境界
自我管理是学习者通过对自身因素的控制和对环境的调节来达到学习目标、实现对自我的管理的过程。能够遵守教学过程中所要求的一切规章制度,能够在游戏过程中约束自己不良习惯和言语行为。学生能够在没人监督的游戏中表现出良好的运动风范,在没有安排学习任务的时段自愿选择参加体育运动[4]76。既要有内心驱动的主动锻炼意识,又要有遵循科学方法的合理运动效果。所以,选定活动效果来衡量学生活动过程中积极主动和有效运动的结果,如,活动过程中感觉身心愉悦。
总之,瞬息万变的社会化就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学校教育中与德育、智育并列的体育,以体育课为平台,以模拟社交情景的小群体体育游戏教学为手段,打造符合社会需求、具备合理竞争意识与良好团队合作态度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是日常教学的最终目标。
[1] 王军华.运动教育模式在美国的实践及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教学,2016(5).
[2] 蔡丰明.游戏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3] 洪 兰.教育创造未来(第一版)[M].台北: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4] 邢金明,陈 钢.美国体育的目的和目标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4(5).
[5] 吴 晖.体育游戏教学与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关系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4(1).
[6] 黄香伯.运动能力的系统结构----再论运动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7] 王秀丽,彭杜宏,吴铁钧.大学生内隐外显合作态度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8(1).
ConstructionofSmallGroupGameTeachingModelBasedonCompetitionandCooperation
ZHANG Hu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
The 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am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They arealso the necessary quality of modern society. Small group game can help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competitive consciousness and coop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mode of small group game is mainly made up of three modules, the first one is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the second is to simula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colleagues; the third one is a social module which is to simulate the counterpar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groups, thus sports games can play a role in family and society.
sense of competition; team work; small group game; teaching mode
2016-11-03
本文系2016年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团体动力学视角下体育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016xj09)的研究成果。
张 晖(1969-),男,内蒙古集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学研究。
G807.01
A
1672-2388(2017)03-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