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主要唱段分析与研究
2017-11-23曹明明
曹明明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主要唱段分析与研究
曹明明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木兰诗篇》是一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题材的大型情景歌剧,这部作品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戏剧本质及音乐地域特性,尤其是其中的木兰唱段对全剧戏剧功能的展现和戏剧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并对阐释歌剧主题思想、塑造英雄儿女花木兰的形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木兰诗篇》作为我国歌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佳作,在以音乐塑造人物形象这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对中国歌剧创作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木兰主要唱段进行了音乐分析,探讨了木兰主要唱段的表现价值,以期与大家共勉。
木兰诗篇;唱段分析;音乐形象
木兰唱段作为贯穿整个《木兰诗篇》的音乐材料,以“木兰主题”、“和平主题”以及充满豫剧音调的主题音乐承担起了全剧的戏剧功能,这是我国歌剧创作中一次积极的突破和创新。对《木兰诗篇》中木兰主要唱段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难得的歌剧佳作,为我国今后的歌剧创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木兰主要唱段的音乐分析
(一)《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
该唱段为叙事歌,出自第一乐章,伴随着木兰的第一次出场而出现,具有烘托木兰性格、确定全剧主题音调的效果。这段乐曲是F徵五声调式,4/4拍,慢拍,其音调中有河南豫剧音调的成分。乐段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1 《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的曲式结构
乐曲共分A、A’、B三段,其中的过门比较简单,仅包含两个小节,后十六和前十六的伴奏音型,反映了木兰急切、恍惚的内心世界。A乐段包含了(4+5,4+5)这两个非方整型乐句,其旋律比较平和,与木兰当时弱女子的形象及其惆怅的心境相映衬。A段的音调总体比较平稳,其中第一句采用了“顶真”的创作手法,表现出木兰因父亲被征兵而惆怅与无奈的心理。A乐段开放式的结束提示着下一乐句的即将到来。
B段与A段的平和流畅有所不同,该乐段旋律起伏较大,强弱对比比较明显。B段由(7+13)的非方整型乐句构成,其并没有全部采用4/4拍,而是穿插了少许2/4拍,尽管这样的穿插不会对整个乐曲的节拍风格造成影响,但通过这一细微变化,更准确地表现出了乐曲波澜起伏的情绪变化,将木兰内心的纠结、痛苦、矛盾等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B段的第一句采用了“木兰主题”的音调,这也是贯穿全剧的音乐主题。“木兰主题”的显著特点是上行7度大跳,具有一丝主动、外向的意味,暗示着木兰在苦苦挣扎中又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状态,为木兰形象的统一作好了铺垫。
(二)《我的爱将与你相伴》
该唱段出自第二乐章,是木兰为意中人刘爽负伤后所唱的一段梦幻曲,也是《木兰诗篇》中最经典的一处唱段。这段乐曲为E宫调式,4/4拍,分A、B、C三部,其中A部由A’(4+6)两个乐句构成,其音调比较平和;B部由B(4+5)、C(5+5)、B’(4+5)、C’(5+6)构成,其中穿插运用了4/4拍、5/4拍和2/4,这种板腔体的乐曲形式充分反映了木兰内心起伏不定的情绪变化,并且契合木兰在梦中亦说亦唱的特殊语境。B段采用上行大跳的音型走向,和A段平稳柔和的音型产生了鲜明对比,其中第53小节“感受你的温暖”和第59小节“感受你的激情”中的“温”和“激”字分别采用了“#fa”和“si”这两个不稳定音,将木兰想要表达情意又说不出口的纠结心境表现的淋漓尽致。C段由D(8+11)构成,其中第68小节木兰与刘爽之间的一段二重唱,使得乐曲的和声织体得到了丰富,而“f”表情记号的插入,更是让乐曲达到了高潮。
(三)《人说酒后吐真情》
该唱段为分节歌,出自第三乐章,十分强调音节的韵律与句末的押韵,采用“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的结构形式,后面每一段均沿用了这一曲式。乐段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2 《人说酒后吐真情》的曲式结构
B段与A’段头两句都以A段两个乐句的音型为基础展开,其旋律大致相同,仅歌词有些不同,具有鲜明的俚歌特色。此外,从乐曲的旋律走向以及歌词发音上,能够明显看出豫剧音调的色彩,其中上行4度与下行7度的大跳,令歌词中的一些字词具有了河南方言的特色。比如,在“人说酒后吐真情”这一句中,“吐”字在普通话中的标准发音为“tǔ”,而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了一个下行7度大跳,让原本三声的发音变成四声,更好地衬托出木兰的豪迈之情,而乐段所采用的切分节奏则表现出木兰俏皮、活泼的另一种形象。在补充性过门中,选择了相对比较低调的木管乐器进行伴奏,其“#fa-la-sol-re”的骨干音,反映了木兰意欲表示情意,又碍于身份限制而难以开口的一种犹豫、惆怅、困惑的心境。
(四)《木兰本是女儿家》
该唱段为咏叹调,出自第四乐章,是木兰恢复女儿身后所唱。这一段使用了色彩明亮的G大调,4/4拍,所用曲式为A(4+4)、B(4+4)、C(4+4)并列单三部。乐段的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3 《木兰本是女儿家》的曲式结构
在第11小节中,通过明快的G大调“木兰主题”音调过门,再次确立了木兰积极、坦荡、正义的形象定位。A部的“PP”表情记号的加入和波浪型的旋律走向,使木兰顺利回归了以往淳朴、温婉、柔美的女儿家形象。在A部第二句采用“和平主题”的音调作为引子,在B段与C段中的主旋律和伴奏中使用了三连音,完美地表现了木兰此刻的平静心态,与她离开战场后再也无需担心身份被识破的坦然心境相契合。C乐段中,又一次采用了“木兰主题”的旋律,而歌词中的“只有那月亮知道我……”与前面第一唱段第9句的“啊,月亮……”相互照应,产生首尾呼应的效果,将《木兰诗篇》这部歌剧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再次肯定了木兰高大的英雄儿女形象。
二、木兰主要唱段的表现价值
(一)木兰唱段的音乐表现功能
木兰唱段贯穿全剧始终,约占全部乐章的1/4,对于剧情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木兰唱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一、二、三、四乐章中的木兰唱段分别反映了木兰不同的情绪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比如,《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讲述的是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壮烈情景,这里糅合了豫剧的独特音程,充分吸收了民族戏曲的精华,用这一段作为“木兰主题”的开头,将整部歌剧穿插起来,给观众的听觉产生多次冲击,确立了本剧的民族特色基调及地域特征,展现了北方民族爽朗、刚毅的性格,既透露着民族音乐的浓郁色彩,又有一股清新亮丽的现代气息。
其次,木兰唱段中戏曲元素的渗透,对人物刻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河南豫剧的音乐经过不同的地方风俗、方言音调影响之后,分化为许多风格各异、个性鲜明的流派。而作曲家巧妙地借鉴了其中“阴平走高,阳平走低”的转折手法,不但保留了河南方言的韵味和特色,而且很好地交代了木兰形象生成的社会背景,为木兰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强烈的烘托作用。比如,《马蹄踏踏划破夜的寂静中》中,对于“夜的寂静”的标准发音为“yèdē jì jìng”,而根据剧中的音乐旋律则唱作“yě déjǐ jīng”,这和河南地方方言的音调相契合。
(二)木兰唱段的戏剧表现价值
歌剧中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化特征,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戏剧表现价值。一方面,木兰唱段在全剧的音乐唱段中占有较大比重,反映了作曲者利用关键人物唱段来完成剧情架构,把握作品总体风格的构思和手法,奠定了《木兰诗篇》以关键人物为核心的音乐结构。另一方面,木兰唱段具有鲜明的冲突性,其中的每一个唱段都伴随剧情的冲突出现,如《我的爱将与你相伴》展现了木兰刚毅勇敢背后的温柔女子形象;《人说酒后吐真情》则将剧情中的矛盾推向了顶峰:打完胜仗,战士们开怀畅饮,木兰既要隐瞒自己的秘密,又借着酒劲,用流畅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唱出了她的心声,使全剧的戏剧情感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木兰唱段在《木兰诗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是全剧的音乐主体,并且肩负着重要的戏剧功能,对戏剧情节的推进和戏剧矛盾表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木兰唱段将情节及矛盾的发展通过深层次的心理刻画表现出来,是歌剧创作中一次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对我国今后的歌剧创作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1]崔新平.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咏叹调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J].大舞台,2014(07):167-168.
[2]李明奚.21世纪中国民族歌剧中的艺术价值取向——以《木兰诗篇》、《西施》为例[J].音乐创作,2014(05):113-115.
[3]张利娜.浅谈《木兰诗篇》的美学特征[J].作家,2011(20):209-210.
[4]王丛.常香玉豫剧唱腔赏析——以《花木兰》《拷红》中的经典唱段为例[J].大舞台,2014(11):3-4.
[5]刘宏奎.从“天鹅之歌”到“百鸟朝风”——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境遇与发展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5(10):128-129.
[6]李玉娟.唯美之花的异域世俗土壤——对中国原创歌剧文化生态的再认识[J].四川戏剧,2015(09):116-118.
[7]郑琳.为“歌剧思维”而呼——读《中国近现代歌剧史》[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4):126-128.
[8]温洁.论现代打击乐的民族化特色——以音乐戏剧《木兰》为例[J].大舞台,2014(05):169-170.
J8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