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公共外交的中国模式
2017-11-23王秋彬
王秋彬
开启公共外交的中国模式
王秋彬
中共十八大以来,公共外交在中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并得以蓬勃发展。四年多来,中国以更为积极主动、自信的姿态开展公共外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模式。在参与主体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共外交的格局;在内容上,主要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在形式上,突出中国元素,加强人文交流;在目标指向上,旨在广交朋友,夯实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共外交
建国初期,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华外交孤立和封锁局面,中国外交采取的是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相结合的策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带民,官民并举”的外交格局,演绎了新中国外交史上许多经典案例,为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外部世界需要了解更为真实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公共外交成为新的时代要求。中共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在此后许多重要会议上,公共外交又多次被提出来,这标志着公共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在国家诸多战略规划中,公共外交也被提上了议程。十三五规划中,“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被列为100件未来5年计划要做的事之一;在“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五通”中,民心相通与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相通并列,也凸显了公共外交在其中的地位。
在公共外交实践中,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直接面对国外公众,效果更为显著。自2014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题为《打开欧洲之门 携手共创繁荣》的署名文章以来,凡是重要出访必先在出访国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2014年发表了13篇,2015年发表了7篇,2016年发表12篇。这些署名文章回顾了两国传统友谊,对中国外交政策进行解读,并为两国关系定调,回应关切,特别是通过引用该国文学艺术作品,拉近了与该国读者心灵的距离。
在开展公共外交各主体中,中央政府层面的中宣部、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它们通过调动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开展一些大型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活动,并赋予这些活动较高的权威性。2012年8月,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办公室升格为外交部公共外交办公室。2012年底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成立,主要职责是动员、协调、组织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大局。在地方政府层面,上海、天津、广东、南京等省市建立了近20家地方性公共外交协会,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除了政府之外,媒体、高校、智库、公司等各种社会力量或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出境游客和海外华人华侨等个体在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开展公共外交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府鞭长莫及的领域或不方便出面的时候,他们的重要作用便凸现出来了。其实,国家形象与软实力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与事件展现出来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公共外交的使者。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日益增加(目前每年1亿人次,预计未来5年将达到7亿人次),出境游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国家形象。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时各种不文明行为屡有发生,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通过制定各种监管措施、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公民的公共外交意识与能力,强化人们出境旅游的文明意识,维护了国家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垄断世界媒体话语权,对中国各种误读甚至妖魔化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的外国人受意识形态因素影响,刻意区分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现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为此,我们不仅要讲好传统中国的故事,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还需要讲好当代中国的故事,让人听得懂,听得进,把开放、文明、自信的中国形象展现给世界,扭转一些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随着实力的增强,中国逐渐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成为全球治理机制的重要参与方,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逐步增强。当今世界,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贫困问题等此起彼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主要代表,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发出声音、提供智慧、拿出方案。中国顺势而为,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等理念,是崛起的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
针对国际关系中长期盛行的利益取向,中国从儒家传统文化与外交传统出发,提出了坚持正确义利观,彰显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坚定追求,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习主席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后,他又在多个场合指出,“坚持正确义利观,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坚持正确义利观,义利并举、以义为先”……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2014年3月28日,习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打交道时,也一直把“义”放在首位,凸显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公共外交。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倡议一开始便被某些国家视为阴谋,中国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正确的义利观,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沿线各国人民共同发展之路。
2017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及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堪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开展公共外交的成功典范。习主席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这些带有普世关怀的表态很容易与世界各国人民产生强烈共鸣,同时也是对形形色色“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习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习主席的上述表态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发展休戚与共的态度与决心,发出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最强音,这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际,意义更为重大。与中国所展示出来的融入世界、奋发有为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则奉行美国利益至上,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关注的是美国人的就业与美国货的销量,试图修正美国在自由贸易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传统立场。无怪乎有西方媒体惊呼,中美在国际社会的角色发生了互换。
突出中国元素,加强人文交流
汉语、中医、熊猫、长城、春节、高铁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为我们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元素走向世界的重要机会。以教授汉语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孔子学院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张重要名片。目前,全球已有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6年中外专兼职教师达4.6万人,各类学员210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300万人,大大地满足了国际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了解中国的学习需求。近年来孔子学院虽然在个别国家受到非议,但总体说来仍是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此外,文化部在欧洲11国、亚洲10国、非洲5国、大洋洲3国和拉丁美洲1国共建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的文化中心数量达到了11个,这些中心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展示与培训活动,旨在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根据工作计划,到2020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将达到50个以上。国宝熊猫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成为公共外交的天然资源;高铁作为当代中国的新名片,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技术集成、产业配套、重大装备、国际融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协调等的综合能力的表现。近年来,高铁成功走向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标志中国制造走上了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发展道路,塑造了一个科技发达的中国形象。
在依托中国元素作为公共外交媒介的基础上,中国与有关国家大力推进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人与人、心与心的直接交流,以民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普通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目前,中国与7个国家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包括中美、中俄、中英、中国和欧盟、中国和印尼、中法、中韩等。这些人文交流机制级别较高,交流范围很广,开展了数以千计的交流项目。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以人的沟通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真诚对话,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培育不同民族之间的长久友谊;另一个功能,是可以为国与国的关系夯实社会民意基础,不仅使得这种关系更加具有韧性,而且有助于化解国家之间的潜在矛盾,防止或缓解突发事件对国际关系造成的冲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构建人文外交新格局:中外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研究》)人文交流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亮点和重要开拓方向。
广交朋友,夯实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拓展,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年初,中国已同97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起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就是“结伴而不结盟、开放而不封闭、包容而不排他”。外交部长王毅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是‘盟友圈’,它不以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划线,不搞假想敌,也不寻求什么对抗,而是向所有的国家开放……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中国的朋友和伙伴。”这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重要超越,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理念突破。
在中国庞大的朋友圈里,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既有周边国家也有相距遥远的国家;既有文明近似国家,也有文明差异较大国家。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为了夯实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我们需要开展与相关国家的民心相通工程,广交朋友,广结善缘。为此,我们应进行统筹规划,既要对外介绍好中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朋友圈内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公共外交项目,分门别类地开展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活动,在民众中形成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为深化所在国与中国的伙伴关系筑牢根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把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结合起来,使用好这两个杠杆,使之相得益彰。例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运营,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顺利启动,沿线国家积极探讨建立或扩充各类双多边金融合作基金,一大批重点项目在各国开花结果,同时辅之以人文交流项目,一个志同道合、互信友好、充满活力的“朋友圈”基本形成。
总的说来,与其他大国相比,中国公共外交事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可以与一些公共外交经验成熟的国家相比肩。中国结合自己的制度特色、发展特色、文化特色,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开展人文交流,塑造国家形象,开展公共外交的自觉性、主动性、技术性都得到空前提高,形成了公共外交的中国模式。展望未来,中国公共外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大力培养公共外交专门人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把丰富的公共外交资源合理配置到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以成为中国文明型崛起的有力助推器。
王秋彬: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