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柳

2017-11-23陈爱萍

中国火炬 2017年4期
关键词:折柳咏柳柳条

陈爱萍

赏柳

陈爱萍

春到柳先翠。柳是春天的象征,是报春的使者。清明节又称柳节。古往今来,清明时节,人们插柳、戴柳、折柳、赠柳、咏柳,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风俗、逸闻趣事和诗词佳赋。

插柳、戴柳,就是将柳枝插于门户、房檐等处,或者将柳枝、柳絮及柳枝做成的柳圈、柳球等戴在头上或佩于身上。早在南北朝时期,已有对于插柳习俗的文献记载。而唐代以后,寒食清明节插柳、戴柳就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民众的常见做法,以至于清明节还有“插柳节”的别称。柳木很早就具有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习俗。《齐民要术》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这就是“三月清明门插柳”习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节已“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说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门。后世沿袭了插柳的风习,如近代寿春“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俗话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民间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此语含有愿春色常留人间、珍惜春光的良好心愿。北宋画家张泽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杨柳枝,可见宋代此风俗之盛。相传,黄巢起义时,曾规定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勃易于成功之意。

柳枝在古代还是传情的信物。古时送别,有折柳(柳谐“留”音,意谓挽留)相赠的风俗,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意思是说,天下最令人感到伤心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在此送别的劳劳亭。那柔柔的春风,一定也知道离别的痛苦,才不使亭旁的柳枝变青,诗人对离别的无限悲伤,于此可见。李白的另一首《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春天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子吹着《折杨柳》充满感伤的曲子,又有谁能不兴起思念故乡家园的心情呢?诗人借杨柳曲,抒发了浓郁的乡愁。宋·吴文英《风入松》:“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条摇曳,分手在即,轻折一枝柳枝在伊人的手里,那一条细嫩的柳丝,是情人们刻骨相思的柔情。寥寥数语,把情人间折柳送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

咏柳诗中最著名的当属唐·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眼里,春天的柳树就像用碧玉装饰过一样,无数柳条像绿丝带一般低垂飘动着,二月的春风如一把利剪,裁出了细细的柳叶。作者通过对柳树的生动描绘,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风柔柔地吹着柳树,柳色青翠嫩黄似金,柳枝条条轻软如丝,写出了柳树的婀娜曼妙。清·高鼎的《村居》,则描绘了江南春天乡间的风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早春二月,春草开始生长,黄莺自在飞翔,杨柳拂堤,远远望去,迷蒙的春烟令人心醉。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春赏柳时。走进清明,拥抱诗情画意的柳色吧。

猜你喜欢

折柳咏柳柳条
孙钢坪
折柳寄情
柳芽
捣练子·春
咏柳
一斛珠·灞桥折柳
拔河
咏柳等
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