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城市群保持稳增长态势

2017-11-23朱玲燕

中国国情国力 2017年9期
关键词:经济指标零售总额城市群

◎朱玲燕

长三角城市群保持稳增长态势

◎朱玲燕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效益有所提高,经济增长迈入新阶段。同时随着城市发展的合力推进,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保持稳增长,对全国发展贡献增强。

长三角;经济发展;稳增长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和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区域经济发展平稳,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经济增长迈入新阶段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2016年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在高平台基础上实现再增长,各项指标在新常态下企稳回升,在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对全国经济的贡献度稳步提升。

1.多项指标高平台上稳步增长

2016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实现了高平台基础上的再增长,城市群经济继续保持着健康有力的发展态势,多项经济指标跃上了新台阶。初步统计,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72万亿元,较2015年增加1.19万亿元,增速均值为增长8.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2万亿元,增长8.6%;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2.04万亿元,增长6.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万亿元,增长10.3%;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万亿元,增长10.3%;实现到位注册外资666.55亿美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为41443元,增速均值为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为20841元,增速均值为增长8.6%。主要经济指标中仅进出口总额与2015年相比略有下降。总的来看,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绝大多数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2.部分指标增长趋势呈现回升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3%,较2015年回升5.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回升0.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9%,回升4.0个百分点,虽然回升的指标数量不多,但力度较大,为区域经济整体回暖奠定基础。

3.多项指标全国贡献率保持稳增

长三角地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一方面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份额稳步提升: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创造了全国19.8%的经济总量、14.4%的固定资产投资、20.2%的房地产开发投资、34.6%的进口总额、36.1%的出口总额和51.6%的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较2015年分别提升0.2个、0.3个、3.9个、0.7个、0.8个和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国的贡献率持续攀升: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增量1.18万亿元,对全国的贡献率为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54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率为17.2%;固定资产投资增量67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率为19.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量为12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率为18.2%。与此同时,长三角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明显好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均值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27元和8478元,是全国城市群中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第一圈,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又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中取得积极进展,工业服务业呈现双轮驱动。从产业结构来看,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5∶42.9∶53.6,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较2015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来看,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增加值增速扭转了近年来增速下滑的趋势,增长7.9%,较2015年提升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从服务业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89万亿元,增速均值达到10.2%,比2015年提升2.8个百分点。长三角城市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0.5%,高于同期GDP占比0.7个百分点。

“一市三省”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扩容后的长三角城市群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市三省四大板块26个城市。从总量看:以江苏为首;从增速看:安徽增长较快;从区域协调看,差距逐步缩小。

1.江苏板块总量稳步壮大,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支撑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6年江苏板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91.27亿元,较2015年增加5100亿元,占长三角城市群的比重超过四成,达到43.9%,浙江和上海占比分别为26.5%和18.7%,安徽板块占比最低,为10.9%。从固定资产投资看:2016年江苏板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603.40亿元,较2015年增加2000亿元,占长三角城市群比重为43.6%,浙江和安徽占比分别为27.6%和21.0%,上海占比最低为7.8%。从进出口总额看:2016年江苏板块实现进出口总额4903.98亿美元,占长三角城市群比重为38.5%,浙江和上海占比分别为24.4%和34.1%,安徽占比仅为3.0%。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16年江苏板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25.05亿元,占长三角城市群比重为40.2%,浙江、上海和安徽占比分别为30.7%、18.9%和10.3%。

2.安徽板块增长较快,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新引擎

2016年安徽板块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在一市三省中处于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值为9.0%,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较最低的上海板块高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值为9.5%,高于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领先增速最低的上海8.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高于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较最低的上海板块高5.1个百分点;实际到位注册外资增长9.1%,高于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较最低的上海板块高8.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3%,高于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较最低的上海板块高4.3个百分点,安徽板块的扩容为长三角城市群注入新鲜血液,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引擎。

3.苏浙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差距在融合中缩小

江苏和浙江均处于以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但其内部的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2016年,在区域一体化的带动下,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差距在缩小。江苏板块与浙江板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差绝对值从2015年的3.5个百分点缩小到1.8个百分点;到位注册外资增速差绝对值从2015年的23个百分点缩小到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差绝对值从2015年的1.4个百分点缩小到0.2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差绝对值从2015年的1.3个百分点缩小到0.8个百分点。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增速,江苏板块快于浙江板块,到位注册外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与之相反。

城市群发展合力推进

从26个城市发展情况来看,经济运行总体稳健,经济体量稳步壮大,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对外贸易有所复苏,增长效益呈现攀升,城乡收入持续增加。

1.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体量稳步壮大

从总量看,26个城市中4个城市总量超过万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加1个,占城市总数的15.4%;24个城市总量超过千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加1个,占城市总数的92.3%。从增速看,1个城市增速达到两位数,9%-10%之间的城市达10个,8%-9%之间的城市有6个,7%-8%之间的城市有7个,低于7%的城市2个。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26个城市中,上海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万亿元,18个城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从增长速度看,15个城市增速达到两位数,占城市总数的57.7%,9%-10%之间的城市有7个,低于9%的城市有4个。

2.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对外贸易有所复苏,市场消费逐渐回暖

26个城市中18个城市总量超过千亿元,23个城市增速达到了两位数,其中增长12%以上的城市8个,增速在11%-12%之间的城市8个,增速在10%-11%之间的7个,低于10%的城市仅3个。对外贸易呈现复苏。26个城市中13个城市出口总量超过百亿美元, 11个城市对外出口实现正增长,15个城市同比下降,其中13个城市下降超过5%。

3.增长质量效益攀升,城乡收入持续增加,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6个城市中24个城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超过百亿元,5个城市总量超过千亿元,从增长速度看,10个城市增速达到两位数,较同期增加1个。与2015年相比,14个城市增速有所提升。市场物价稳中有涨。26个城市全部呈现上涨态势,但差距不大,涨幅在2%以上的有14个城市,涨幅在1%-2%之间的有12个城市。与2015年相比,24个城市物价较2015年有所提升。居民收入稳定增加。26个城市中14个城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均超过4万元,14个城市的农村居民收入均超过2万元。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关键领域改革的推进,国内经济将出现更多积极的变化。长三角城市群有望随着国家定向调控的深入,改革红利进一步显现,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等一系列积累释放中继续保持平稳前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统计局)

TU984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9.006 ■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经济指标零售总额城市群
2018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
2018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
2018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本周重要经济指标
本周重要经济指标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