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双创”激活城市创新

2017-11-23王陛佳

今日海南 2017年7期
关键词:海口市双创市民

文|王陛佳

海口“双创”激活城市创新

文|王陛佳

2015年7月31日,海口市正式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海口通过“双创”,激活了城市创新,创新促进了发展,发展惠及了民生。

“双创”激活了城管理念的创新。海口的“双创”创新了“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城管理念。通过多种渠道的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双创’促发展、‘双创’惠民生”“海口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双创’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积极参与‘双创’,建设美好家园”等具体化、形象化的“双创”理念,在广大市民群众的思想中已经形成。城管理念的创新,为市民群众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凝聚了全方位的正能量。城管理念的创新,鼓舞了全市人民的斗志,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

“双创”激活了组织体系的创新。一是创新了组织领导机构。海口“双创”工作一开始,就成立了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全盘负责全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指挥部由1名市委副市记担任指挥长,3名市级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具体负责“双创”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工作部署、检查落实等工作。指挥部内设8个工作小组,采取“强抽人、抽强人”的行政手段抽调165名精兵强将担任指挥部各组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强化责任、严明纪律、落实措施,确保“双创”工作高位推进、高效运转。二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成立了市城市管理督察支队,统一和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同时,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资源向街道、乡镇基层单位倾斜,充分发挥属地及基层主体的作用。三是成立市旅游警察支队。主要负责办理涉及侵害游客活动参与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事件,查处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强买强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案件,进一步规划旅游市场。四是实行全市环卫PPP一体化全覆盖。将环卫具体工作实行企业化,清扫工作逐步实现机械化,确保环境干净整洁。

“双创”激活了城管平台的创新。建立“诚信海口”平台,弘扬诚信企业和个人,将失信者列入黑名单并曝光,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实守信;建立“公益海口”平台,推行“菜单式”志愿服务,目前,全市各类注册志愿者团队3203支,实名注册志愿者26万余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之城;建立“海口城市管家”平台,让市民、游客了解海口城市信息,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问题;搭建智慧海口大数据平台,将“12345”热线和“双创”工作深度融合,30分钟办理或答复群众投诉,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让“双创”工作为民排忧解难。

“双创”激活了活动载体的创新。海口在“双创”工作中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有力推动“双创”工作持续推行。一是在中小学校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30万个中小学生,带动30万个家庭、150多万人参与创建,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双创”工作新格局。二是开展“随手拍”活动,发动市民参与“双创”,通过手机将不文明现象拍下并上传到相关平台,严肃查处违反“双创”案件,克服和抵制不文明现象。三是开展“好人就在身边”、“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街道”等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善行义举社会正能量,激发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四是开展共建联动活动,省市联动,通过省直机关工委积极协调组织省直机关单位参与海口“双创”活动;军民联动,发动驻军警部队先后出动官兵、民兵3万余人次对重点区域进行环境整治;上下联动,以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张琦为班长的市四套班子成员坚持深入挂点单位调研、暗访和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市区直机关单位联手做好基层单位的督查、指导和帮扶工作。基层单位立足实际,围绕“双创”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整治活动。五是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海口广播电视台开设“双创”频道、“双创”频率,全天候播放“双创”工作信息。在《海口日报》开辟“‘双创’新闻”,平均每天用3块版面报道创建工作。设置2.3万杆公益道旗、28块大型户外广告、3014块LED屏,覆盖全市各个主次干道进行“双创”宣传,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投入“双创”宣传。还通过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知识竞赛、创作等深入宣传“双创”内涵,使“双创”工作在全市市民中入心、入脑、入行。

“双创”激活了考核举措的创新。海口市在“双创”工作中创新考核举措,做到了全覆盖。一是考核对象全覆盖,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既对四个区及桂林洋开发区、三江农场、各镇(街)落实“块”的主体责任进行考核,又对市区职能部门履行“条”的职能作用进行考核。二是考核内容全覆盖,围绕“双创”测评体系,将考核内容进行归类、细化,明确了20余项考核内容。三是考核程序全覆盖,规定了考核过程先听取汇报,接着查阅有关资料、现场考察、咨询了解,再进行综合评分,集体议定,报指挥部批准,并将结果予以通报,严格把好考核程序关。考核全覆盖,既有效地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干部作风的转变,又有效地落实存在问题的整改,使“双创”工作扎实推进。

“双创”激活了城市环境创新。“双创”既讲“里子”,又讲“面子”,不断创新城市环境。以美舍河凤翔路段治理为主要样板,将全市31个水体整合划分为6个路段集中治理,目前水环境治理功能均已达标。改造小街小巷2615条,新建改造公厕167座;新建改造综合文化站447个;打造居仁坊、龙舌路、玉沙社区、博桂社区、施荣村等一批示范点,带动各区域的环境美化;在龙华区、琼山区各创建一个“双创”广场,把城市装扮得更加美丽;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增市场面积3万平方米,妥善安置流动商贩3200多名,使农贸市场成为海口城市窗口的新名片。

“双创”激活了惠民工程的创新。海口“双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创新惠民工程,让市民共享“双创”成果。对标取缔各类占道经营点和马路市场181个,方便交通和市民出行。完成225所中小学校“改薄”,增加中小学学位6262个、公办幼儿园学位990个,解决市民子女上学难问题。深化医疗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解决市民看病就医难问题。对574个“三无小区”进行整治,专门配备保安员、保洁员、宣传员,既解决“三无小区”无业人员1700多人的就业,又有效整治了“三无小区”的乱象。组建海口“菜篮子”集团公司,推出“一元菜”,解决市民的日常生活问题。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40处、特色餐饮街10条,既方便市民游客的生活,又解决市民的就业。完成棚户区改造2.85万户,提升市民城市生活品位。

“双创”激活了长效机制的创新。要形成“双创”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务必创新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长效机制。海口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海口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海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综合条例》等文件,经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决定通过《海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海口市进一步深化市、区、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还通过市直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海口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海口市电动车“九不准”》等一系列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推进“双创”工作提供了法制和机制保障,使“双创”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作者系海口市委党校)

本文责编/钟瑜 邮箱/zy200928@qq.com

猜你喜欢

海口市双创市民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送清凉
海口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海口市秀英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