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如何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以《浙江日报》生态报道为例
2017-11-23梁国瑞
□ 文/梁国瑞 郭 萍
党报如何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以《浙江日报》生态报道为例
□ 文/梁国瑞 郭 萍
地方党报如何更好地让生态报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正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浙江日报》在生态报道上的积极探索和持续创新,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主旋律 党报 生态报道 浙江日报
近年来,《浙江日报》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增加生态报道的比重,充分关注这场以环境治理倒逼经济转型的变革,以打造精品栏目为抓手,多媒体、可视化呈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报道。尤其是2016年初开始,《浙江日报》推出生态版,开出常设版面,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一、紧扣中心,主动作为,助力政府生态治理
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不是简单地紧跟党委政府、被动地宣传中心工作,而是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生态治理的有力臂助、推动基层问题解决的舆论力量。
《浙江日报》生态报道的最大特色,就是新闻舆论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党报不是简单地宣传展现中心工作,而是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发挥作用,成为推动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这在《浙江日报》自2014年开栏并持续至今的《治水拆违大查访》栏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2013年开始,浙江陆续在全省范围内重拳推出“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两项行动,以雷霆之力整治城乡水陆环境。紧随其后,《浙江日报》在要闻版推出常设栏目《治水拆违大查访》,开展持续的舆论监督报道。截至2016年10月底,栏目共计推出报道近千篇。
《治水拆违大查访》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舆论监督的栏目定位和任务,通过监督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共性难题,探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为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找出盲点、痛点,最终促成问题妥善解决。
《治水拆违大查访》栏目的报道线索,主要来自省“三改一拆”办、省治水办、省信访局等部门,以及记者跟随省督查组在基层实地发现,还有大量读者来信来电举报信息。通过记者的实地调查核实,这些扎实的监督报道迅速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多次批示,有力推动了基层问题的解决。栏目曝光的大部分问题,特别是一些延宕多年的“硬骨头”,也因为舆论监督的介入,很快得到了妥善处置。很多基层干部和群众感叹说:“笔头比榔头更有力,摄像机比推土机更有效!”
将新闻舆论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浙江日报》的生态版上同样有着清晰体现。生态版的两大核心栏目《将“三改一拆”进行到底》《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聚焦的正是党委政府的两项中心工作,这两个核心栏目,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版面上,对浙江各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景式、深层次、多角度、高频率的呈现。
二、深耕基层,小处着眼,记录地方“生态风云”
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不仅要“眼睛朝上”,传播党委政府的生态发展主张,更应该“目光向下”,善于发掘和记录基层的生态治理实践,引领正确的发展导向,用生态理念成风化人。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既是经济发达省份,也是较早践行生态发展理念的省份。生态发展的理念,从提出到普及再到深入人心,这一过程看似平静,实则波澜壮阔。观念的变革,往往需要刮骨疗毒的勇气、痛彻心扉的领悟,而这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背后,最生动的故事。
为了真正记录好这一“时代风云”,《浙江日报》生态报道深耕基层,从小处着眼,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这种种变迁。
一是紧跟各级党委政府一系列生态治理重大创新、政策举措,这是生态报道的主旋律。2016年6月6日,《浙江日报》刊登《为官一任,生态家底知多少》,湖州编制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提供依据,从制度上扭转和校正“唯GDP”的发展观、导向观和政绩观。这是浙江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的又一突破。与此类似,《浙江日报》还报道浙江启动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富阳首创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安吉发布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水环境地方标准等一系列省、市、县各级的重大生态治理举措。
二是从基层的创新实践中找亮点,这是广大群众智慧的结晶。2016年3月24日,《浙江日报》以《绿水青山入股 治水资金不愁》为题,报道了衢州市常山县将山水折价入股的环境治理新模式——由村集体与全体股东商定,将河道、山林资源及基础设施等集体资源折算为股份,入股到独立的法人公司。根据股权协议约定,开展治河清塘、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按照门票抽成,给予村民红利。这一基层创新做法,不仅为环境治理找到了持续的资金支持,更为全体村民创收,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非常生动的注脚。
三是从群众的生产生活细节中探究和挖掘理念变化。2016年3月14日,《浙江日报》以《小山村的生态“大手笔”》为题,报道了宁波鄞州区龙观乡李岙村的生态故事。李岙村的村民在新村建设中,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除草”的习惯,反而在新居的房前屋后“种草”。这是记者在走基层时发现的新鲜事儿。村民不仅拿出80多万元做生态景观,村集体还拿出360多万元,给新居屋顶装上分布式光伏电站。小山村的大手笔,展现的正是发生在浙江基层群众身上生态理念的深刻转变。
四是深耕相关行业领域,从动态中发现新趋势。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不断推进过程中,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趋势,需要记者真正扎根一线才能敏锐察觉。2016年4月19日,记者在宁波象山港采访时敏锐地发现,这个马鲛鱼的重要产区,马鲛鱼正面临资源枯竭的窘境。记者从马鲛鱼出现个体变小趋势、洄游通道阻塞严重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重点介绍了当地政府成立保护区、增殖放流、开展“一打三整治”等努力。
五是为给“生态达人”们画像立传,树立榜样的力量。《牛粪堆里养蚯蚓一亩产值8万元》《云和“甲壳虫大王”养成记》《钱塘江边,有支小小测水队》《“无声河长”,护水7年不“失声”》《云和农妇的“花街梦”》《外籍环保志愿者结缘莫干山》……《浙江日报》在生态版上开设“生态达人”栏目,专门呈现这些在生态领域默默坚持、探索的平凡人的故事。
类似的选题和呈现方式,在浙江日报的生态报道中俯拾皆是。这些报道,带着新鲜的泥土气,凝结着基层实践的蓬勃活力,更体现着生态理念在浙江人心中的深刻转变。
三、拓宽视野,放眼国际,展现生态保护成就
唱响“绿色主旋律”,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曲调”的同时,也要拓宽报道视野,既可以在空间上放眼国际寻找坐标定位,也可以回溯历史借鉴传统的古老智慧,唱好这些“协奏曲”,“绿色主旋律”才能更丰富、更有力。
关注自然界的变化,介绍生物多样性知识,聚焦珍稀动植物保护,这是传统生态报道关注的主要领域。在新形势下,这一报道领域同样值得关注,既可满足广大群众对生态知识的需求,又可以展示和呈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成效。
《浙江日报》生态版开设后,一直留足版面,用以呈现全省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主要分为两类题材:一是各地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动植物作出的努力。如《(肩)为平阳海岸线筑起绿色堤坝——(主)南麂列岛引种红树林守护生态》《(主)百艘沉船变身鱼虾乐园 (副)探秘浙江最大人工鱼礁群》《(肩)德清首次实现朱鹮自然繁殖大量存活 (主)湿地深处朱鹮蹁跹》等。二是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发现,如《象山发现成片野生海滨木槿》《曹娥江发现诸多珍稀鱼类资源》《中华秋沙鸭频频光顾浙江》《野生梅花鹿现身龙王山》等,以珍稀动植物的新发现为由头,介绍和普及生态知识。
在呈现全省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的同时,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功能,曝光盗猎、偷捕等违法行为,也是媒体守护生态安全的职责之一。《浙江日报》在生态版上专门开辟监督栏目《生态瞭望哨》,专题关注全省各类珍稀动植物盗猎、偷捕行为,以及各地积极作为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的努力。2016年年初,栏目开栏首篇就推出《六横岛,偷猎野鸟何时休》,曝光了舟山第三大岛盗猎野鸭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并配发编辑评论《善待大自然 守护生态链》,提出“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加强对飞鸟走兽的保护。只有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和谐,才是健康、可持续的自然界”的观点,这正是栏目的核心宗旨。
关于生态,浙江一系列先行先试的做法成为焦点。2016年以来,这类题材在《浙江日报》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如《世行为浙江农村治水点赞》《台州小伙登上联合国讲坛》《温州一企业家3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世界展现中国环保民间力量》等。关注此类题材,不仅可以提升浙江生态治理在国际上的认知度,更在于进一步介绍了生态治理的新尝试、新理念。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境内多山,丘陵遍布,河流纵横,生态条件非常多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在这里上演了数千年,不少古老的做法和理念一直传承、影响至今,值得学习推广。《浙江日报》将这类内容纳入生态报道,推出了一系列稿件,如《(肩)这里,有保存数百年的排水系统,也有影响至今的好家风 (主)仁义沈家,小山村有大智慧》《(主)500年前暗堰为何能沿用至今 (副)——探秘诸暨明朝水利工程遗迹》等。这类报道,并非单纯地挖掘传统做法,而是从古为今用的角度,寻找先民智慧对于当下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社)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