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
2017-11-23胡鞍钢鄢一龙
文 胡鞍钢 鄢一龙
国情观察
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
文 胡鞍钢 鄢一龙
中国人口健康指标明显改善,已经超过世界主要健康指标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健康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人类生存的卫生环境明显改善,人类医学及医疗技术更加先进,人类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长寿。
1820-1900年间,世界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从26岁提高至31岁,平均每年提高0.063岁;1900-1950年期间这一指标又提高至49岁,平均每年提高0.34岁;1950-2000年期间,又提高至66岁,平均每年提高0.34岁。
中国在1949年之前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只有35岁。经过60多年之后,中国人口健康指标明显改善,已经超过世界主要健康指标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对此做出了高度评价:欧洲和美国花了150年时间才从高死亡率的阴霾里走出来,达到今天平均寿命超过70岁的高水平,而中国则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这种变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全民健康型社会,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主要健康指标接近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供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需要,制定和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构建广泛可及的健康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信息系统;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城市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卫生健康需求。
建设全民健康型社会。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重点做好食品安全(包括餐饮、饮用水卫生)、职业卫生、精神卫生、血液安全、慢性病防控、卫生应急等工作。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疏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建设全民健身型社会。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人人体育锻炼,日日体育锻炼”。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指导、社会承办、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网络,管理体制,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全民健身辅导站,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体育人口比例,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更加科学化、普及化、生活化。
建设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构建老年健身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文化娱乐体系,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状态,使得老年人不但享有更长的预期寿命,同时更享有健康的、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此外,还应当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国特色的、成本低、疗效好、广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产业链体系。
(胡鞍钢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鄢一龙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