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哲学
——从现象到本质》评介

2017-11-23曹诗图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7年5期
关键词:伦理哲学旅游

曹诗图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书评】

《旅游哲学
——从现象到本质》评介

曹诗图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一书由约翰·特赖布教授等撰写,赖坤、张骁鸣、李军等5位旅游学者翻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7月出版。约翰·特赖布教授、保继刚教授分别为该书的译本撰写序言。作者约翰·特赖布是英国萨里大学的旅游学教授,并担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与科学委员会的联合主席以及世界著名旅游学术期刊《旅游研究纪事》的主编。该书由约翰·特赖布教授主编,共有21位学者参加撰写,实际上是一本旅游哲学研究的论文集。该书共由4部分(绪论;真实:现实、知识和学科;美:健康、审美与艺术;美德:伦理、价值与善的生活)16章有机组成。作者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将哲学和旅游学科结合,为旅游学术界提供一个旅游哲学问题的分析和应用框架。该著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审美和价值观3个关键领域,实际上是围绕“真、美、善”3个基本哲学命题展开论述的。按照特赖布教授在序言中解释说,“真”是要知道关于旅游的不同的可能描述,“美”在于培养强烈的旅游审美感,“善”则是去清晰地说出一个符合我们梦想的旅游世界。作者撰写此书的用意旨在呼吁我们正确认识旅游的本质,用“深思熟虑的旅游”去替代“失控的旅游”,积极创造一个理想的旅游世界。此书可以说是西方旅游哲学研究的开山著作,西方学界第一本集大成、系统性的旅游哲学专著,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的译者用功颇多,各部分都翻译得较好,阅读并不感到困难。此书原著和译本的出版是旅游研究领域一件很值得称道的学术要事。

旅游哲学研究在国内外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在国内旅游学术界有争议的领域。特赖布教授利用他的学术影响力组织一些对旅游哲学研究有所造诣的学者撰写这本旅游哲学著作,这种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称羡。该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从哲学视角反思旅游现象,探索旅游本质问题,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对于该书的主要优点,保继刚教授在序言中指出:此书立意很好,角度新颖,内容全面,文献翔实,组织有条理,探讨有深度,论证严密且具有西方哲学传统。

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了此书译者赖坤博士赠送我的译本,读后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但因手头事务较多,直到现在才挤出时间写下这篇书评。对于该书的特点和学术价值,保继刚教授已经在译本的序言中进行过一些论述,我就在此不予赘言,为帮助读者阅读,鉴于该书是由多位作者合撰的论文集,不同章节各有风格,现逐章简要介绍作者的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旅游哲学研究谈谈一点粗浅认识,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旅游中的哲学研究议题”,属于全书中的导言,概要介绍了全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并介绍了该书编写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作为旅游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与积极倡导者,特赖布教授发现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开展,他日益被哲学中3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即“真、美、善”所吸引。实际上,特赖布教授在过去已经涉足这些领域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些著述。这本书也是按照“真、美、善”的框架组织系列论文的。他认为“去对旅游哲学议题做完整且综合的考量,就代表了这样一个需要填补的重要知识空缺”(见该书P3)。对于上述观点,本人深表赞同。我在2008年出版的《旅游哲学引论》一书中设有专章“旅游本体论——论旅游的真善美”,许多观点与特赖布教授不谋而合。

第二章“谁是旅游者?概念及理论发展”。这是“旅游之真”部分的第一个章节,主要从理论与实践概念的角度探讨旅游者作为一个术语与当代旅游研究的关联。作者斯科特·麦凯布对世界旅游组织有关旅游者的概念进行了评论,指出了明确旅游者定义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要性。应该说,这一研究是很有见地的。因为,旅游概念的不断泛化导致对旅游者的定义越来越困难,并直接影响到旅游统计的信度与效度,有必要在概念上进行澄清。近年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作者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定义旅游者,强调了“愉悦体验”“摆脱日常责任”“自由休闲旅行”等观点,应该说是很正确的,这与我国一些学者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基于此观点,我认为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分类中将“商务、政务、医疗、船员”等列入旅游者范畴是有问题并经不起逻辑推敲的,遗憾的是作者未发现或回避了这一重要问题。

第三章“什么是旅游?定义、理论阶段与原则”。作者亚历山大·帕诺索·内托基于他对目前的旅游定义“强调旅游的经济影响而忽视了旅游的本质特征”的看法,对旅游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作者从达成旅游概念一致性的困难着手,展示和分析了由一些组织和研究者提供的旅游解释,强调了旅游的基础原则(主体、位移、返回、接待、体验、沟通、科技等原则)和理想原则(可持续性、平等、公共与私人权力、相异性、伦理等原则),并对旅游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笔者认为,该书作者能基于旅游的基础原则、理想原则探讨旅游的定义应该是很有价值的。遗憾的是,这一章写得不够到位。本章参考的文献以西班牙语为主,而对旅游的定义探讨的文献均为英语,因此作者的观点不能代表国际学术界对旅游定义探讨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我国一些学者对旅游定义或概念的研究水平超过这本书中的研究水平。本章的主要问题是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例如,本章将“商务”列入旅游动机或目的(见该书P44),这与该书第十章中旅游是“出于休闲的动因(除商务和与工作相关的旅行之外)而离开惯常环境的访问活动”的观点明显矛盾。而且,书中的一些论述,将旅游与旅游业、旅游系统等混淆了,偏离了旅游主体(旅游者)。最遗憾的是,作者对旅游所进行的新的定义很不理想。作者认为 “旅游是出于可知或不可知的原因,离开并返回其常住地的现象。它包含接待、人际交流和沟通,以及为出行这一活动成为可能而提供服务和技术的公司。它同时产生感知和心理体验,并带来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见该书P57)。我们悉心阅读这一定义的文字,不难发现这一定义似乎有些冗长而不得要领,尚未抓住旅游的本质,并与旅行活动混淆不清,并未跳出遭人诟病的“关系总和”定义的窠臼。

笔者认为旅游的概念是旅游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理应将这一章放在“旅游者”的前面,按逻辑应先论述“旅游定义”然后论述“旅游者”,这样更顺理成章。不知出于何种考虑,特赖布教授这样进行编排。

第四章“知识论、本体论和旅游”。作者莫琳·艾伊克鲁在这一章中指出了旅游知识生产中研究范式所起的重要作用,按照范式所涉及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三大基本问题,阐述了科学(后)实证主义和阐释哲学这两类研究范式,并对批判理论范式进行了评述,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了对各种本体论和知识论视角的彻底反思是如何能够使得社会研究在知识创建过程中居于恰当的哲学视野之中的。这一章的理论性较强,哲学意味较浓,但与旅游结合不够密切,读者难于把握实质。

第五章“后学科旅游”。这一章由科尔斯、霍尔、杜瓦尔3位作者合作撰写,主要探讨了旅游的学科性和旅游知识生产的问题。作者论述了旅游知识生产认知情景和应用情景两种模式,并进一步论证一种“后学科”旅游研究路径的观点,认为为应对旅游的学科困境,“多学科”尤其是“跨学科”优于“单一学科”路径,但也表明即便是“跨学科”路径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并提出了“后学科”路径这一解决方案。作者登高望远,视野开阔,阐述的一些观点对于旅游学科研究与发展富有启示意义。阅读本章有一定难度,读者应对单一学科、多学科、跨学科和后学科几个概念区别和联系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笔者对本章中对“医疗旅游”的论述(见该书P90-91)存在质疑。个人认为非休闲性的医疗如去做手术、住院治疗、求医治病等旅行活动不宜视为旅游,而具有休闲性的康复休养旅行才能视为旅游,用“康养旅游”的概念比“医疗旅游”更合适一些。

第六章“旅游的结束?游牧论与多重流动范式”。这一章由凯文·汉纳姆撰写。笔者以为,作者撰写这一章旨在从深层次的哲学层面论述旅游的本质问题。凯文·汉纳姆认为旅游意味着流动。作者不厌其烦地讲述了流动和游牧的意义,试图让人们深刻理解流动和旅游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旅游研究的社会理论语境及开拓旅游研究的视野奠定基础。本章对传统哲学形式中的各种固定结构和稳定秩序提出了本体论的挑战,提出了“全球流动体”的世界本体概念,认为流动视角下的旅游研究需要对旅游活动或移动过程的时空进行重新定义和理解,包括不同流动和社会空间下的旅游体验和实践、流动背景下的更为复杂的人地关系等。笔者认为,虽然这一章的理论性较强,但局限于地理或空间的视角,未能很好从哲学或人的本质来深入认识旅游现象与本质。众所周知,在交通发达的当今世界可谓一切皆流动,与旅游有着本质区别的旅行、人口迁移、通勤等都属于流动范畴。笔者认为,旅游是地理空间上的“自由流动”或“非强制性流动”,是“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离开了“自由”这一始基,研究旅游本质就没有多大意义。再说,当今诸多旅游现象如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等则是处于相对“非流动”状态。作者局限于空间视角和基于流动观点难以真正认识到旅游的本质。

第七章“旅游和修复”属于该书的第三部分“美:健康、审美与艺术”的开篇一章。作者包文德·考尔·克勒重点考察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者所具有的注意力修复功能以及那些有修复功能的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特征(如魅力、逃离、延伸、兼容),并对几种自然环境修复功能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此章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于旅游开发特别是休闲度假区的开发具有启示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

第八章“审美愉悦:灵性旅游之沉思”由沙丽妮·辛格、泰吉·维尔·辛格合撰。作者从哲学的重要命题生命的意义的角度探索了灵性旅游,领悟人存在的意义。认为灵性旅游所追求的或许正是某种领悟,正是某种诗意的栖居,旅游的意义在于实现心灵的成长。旅游是一种审美愉悦,不仅关乎到脚更关乎到心,休闲旅游活动激发人的精神去品尝一种修复、康复和健康的感觉。精神旅居的神圣体验能放飞旅游者的心灵,以领悟生活的意义。灵性旅游的基本主题体现为敏感、美感、可持续。这些见解都很精辟,与我国旅游学界的一些学者的研究(如谢彦君的愉悦体验研究,王柯平的审美体验研究,曹诗图与孙天胜关于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九章“自然、美与旅游”由凯恩·塞缪尔·托德撰写。作者结合旅游研究由传统美学本身从艺术审美向自然审美和其他审美活动拓展,对当前的几种自然审美模式(自然环境审美模式、参与模式、唤起模式、超然模式、相对主义模式等)进行了评述,并表明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不能把形式美或“如画性”当作自然旅游中唯一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标准;二是人们对于自然、旅游和美的态度是多变的、相互混合的、模糊不清且混乱的,肯定了自然旅游体验本身的丰富性。这对旅游审美研究有着深度拓展。

第十章“旅游与人工环境美感”由罗伯特·梅特兰和安德鲁·史密斯合作撰写。作者重点探讨了旅游、美感和城市人工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探讨人类如何从美的角度回应和改变世界以及如何与环境互动。作者认为“城市美化”运动、现代城市建设成为一种旅游景观对游客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旅游对地方审美、城市美感也具有一定影响。旅游在城市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旅游、美感和城市人工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讨论可以为我们发现一些新的哲学立场。

第十一章“旅游与艺术”由布莱恩·威勒撰写。本章写得有些随意,论述的诸多艺术内容(如小说、诗歌、音乐、雕塑、涂鸦、影视、媒体等)与旅游的关系不够密切和深入,相对来讲,我国旅游界的有关研究(如旅游与音乐、文学等艺术审美)更加严谨和深入。与其说作者在讨论旅游与艺术的相关的哲学议题,倒不如说他在机敏地观察、大胆地调侃、辛辣地讽刺关于旅游与艺术的一些社会现象,旨在促使人们反思(如旅游对艺术的庸俗化、商品化等负面影响)。

第十二章“伦理与旅游”是该书最后一个部分“美德:伦理、价值与善的生活”的开篇一章,由大卫·芬内尔撰写。笔者认为这是该书较为精彩的一章。作者针对一些旅游现象(如生态旅游、性旅游、奢华度假旅游等)并基于价值观哲学命题阐述了一些基本伦理知识并介绍了几种主要伦理传统,认为更好地理解价值观以及理解价值观与伦理和伦理传统之间的联系将有利于我们决定什么是应该做的,只有从伦理视角努力才有利于实现可持续、替代性和负责任的旅游形式等旅游发展的崇高目标。笔者非常赞同作者关于“旅游行为的内在本性都是自由的,是个人最自我的表达”“应从伦理立场尤其是基于对人性的更好理解来对旅游研究进行定位”“伦理理论为探讨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应建立的共同责任提供了最合适的方式”等观点。这些与我的旅游哲学研究不谋而合,我曾经在《旅游哲学引论》《哲学视野中的旅游研究》两本专著设有“旅游伦理论”章节,表述过类似观点。

第十三章“旅游中的善行”由塔兹姆·贾马尔、克里斯托弗·曼泽尔合作撰写。作者从与旅游比较相关的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尊重人的康德主义伦理学、亚里士多德派的德行伦理学这3种伦理学范式的分析比较和精要阐述入手,并结合旅游案例深入讨论了旅游中的善行(我们应该做什么)问题,对于克服旅游异化和促进旅游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十四章“反对‘伦理旅游’”由吉姆·布彻撰写。作者以批判思维和幽默而反讽的语言挑战了诸如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小众旅游、某些文化旅游等伦理旅游这一主流价值取向。认为某些伦理旅游从人道主义上看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倒行逆施的,对大众旅游进行了辩护。个人认为作者比较偏向于经济增长立场,观点有些偏颇且对伦理旅游有些误解,论述有些以偏概全,但有些观点还是有启发意义的。这一章与前一章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该书主编特赖布做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旅游哲学研究的学术自由精神。

第十五章“发展及其不满:缺失伦理或思(理)想的自我满足?”由米克·史密斯撰写。作者撰写此章的意图在于捍卫伦理旅游这个主张,基于对伦理的不同理解和对弗洛伊德伦理立场的澄清,史密斯对布彻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对布彻反对伦理旅游的主张进行了深入、系统、尖锐的批评,并从正面直接对伦理旅游进行有力的辩护,认为伦理是旅游发展中的必然存在。本章的思辩性较强,文字比较晦涩,需要细心阅读,才能较好理解。

第十六章“超现代性:重塑我们(旅游)的世界?”由伊莲娜·爱特杰维克撰写。作者本着用“深思熟虑的旅游”去替代“失控的旅游”并积极创造一个理想的旅游世界的思路,指出了旅游致力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可能性与可能方向。认为旅游具有新的强大功能与力量(旅游业真正有力量帮助世界达到更高的意识水平,具有强大的改革社会力量),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旅游业在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新范式的建立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尽管目前它还处于概念形成和局部实验的阶段,然而其积极前景已经足够让人们去“等待和盼望”。此章读后让人们看到未来旅游的美好前景,使人充满信心。

总之,《旅游哲学——从现象到本质》一书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旅游研究中切关宏旨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是西方迄今为止最系统、最深入研究旅游哲学问题的一本学术著作。特赖布在该书中更多强调旅游哲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注重具体旅游哲学问题分析而进行多维研究,在西方旅游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令人称羡。作者出版此书、学者们翻译此书功不可没。但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保继刚教授在序言中提到的:没有界定旅游哲学的属性;主要反映西方哲学立场,东方哲学反映薄弱(更没有中国哲学立场);与哲学母体的对接不太明显——没有考虑旅游哲学如何反哺哲学母体,更多是基于“用”的哲学思想来审视旅游现象(包括实践)。此外,该书对旅游的本质探讨还不够到位,部分内容逻辑不够严密,各章的水平和写作风格差异较大,对旅游哲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架构、研究方法等也缺乏必要的探讨,不少方面与我国的旅游哲学研究还存在一些差距。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旅游哲学的研究已经取得可喜的进展,许多方面与西方相比并不显得落后,我们应有自己的自信,研究旅游哲学学科大有可为。我们应具有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精神,致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表达的旅游哲学。诚如特赖布教授在该书中的序言中所希望并指出的“中国文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哲学传统。我希望该书能够激发中国旅游学术界把中国和其他哲学带到旅游哲学这个领域中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该领域,更有效地实现‘深思熟虑的旅游’这一目标”。相信这本书将会对于我国旅游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希望能有更多的作者喜欢和研读这本旅游哲学著作。

[责任编辑:吕观盛]

[责任校对:陆宝福]

2017-03-21

曹诗图(1954- ),男,湖北宜都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二级),研究方向为旅游哲学、旅游开发。

猜你喜欢

伦理哲学旅游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菱的哲学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小包哲学
旅游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