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天山的亲情
2017-11-23于晓燕
于晓燕
跨越天山的亲情
于晓燕
在新疆奎屯,有这么一个银发群体,他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活跃在关爱未成年人的第一线,甘为各族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在他们的努力下,塔县班的学生多了爱心陪伴,学困生多了鼓励帮教,困难学生有了生活保障……
亲情延续。塔县班的孩子远离父母在奎屯上学,关工委爱心老人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认亲后,就尽心尽责地担当起了这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的责任,用责任心、亲情和行动温暖这群来自帕米尔的孩子。
银发群体的老人们退休金并不高,平时生活都是省吃俭用,但对待塔县班的孩子却一点也不吝啬,每逢节假日去看望,总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精心挑选带给孩子们的礼物。关工委关爱团组长石宝茹平时去超市、商城也不忘记这个结对的塔吉克族“小孙子”,隔三差五给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书籍、水果。爱心爷爷奶奶通过走访看望,电话联系,给予孩子们思想上以引导、心理上以安慰、生活上以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与温暖,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帮教谈心。塔县班学生刚到奎屯时多数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关工委爷爷奶奶和生活老师像家人一样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教他们洗衣服,整理衣物。在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找他们谈心,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孩子们坚持下来的信心和勇气。关工委副主任陈定荣得知一个孩子特别想父母,下学期不想来奎屯上学了,就在校园里开起了外地少数民族学生的谈心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外地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言传身教:1954年我12岁,跟你们一样的年纪,也是一个人到外地上学。那时候我们睡的是稻草铺的大通铺,条件比现在苦多了。我当时也非常想家,每天夜里都做梦,梦里都是回到了家乡。陈定荣鼓励这些外地少数民族孩子把同学当成兄弟姐妹对待,友好相处,多跟结对爷爷奶奶、班主任说说心里话。陈定荣还在临走前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表示虽然自己结对的是古丽,但同时也是大家的爷爷,以后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就打电话过来。通过多次沟通开导,这些学生都表示:奎屯的内初班给了我们关爱和锻炼,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以后争取考到内高班,接受更好的教育,长大后建设家乡。
接“孙子”回家。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塔县来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显得瘦小,棉纺厂退休干部周传先和苗东新了解到结对的孙子一年回一次家,商量着带家庭新成员到各自家中做客,让自己的塔吉克族“小孙子”和家人一起度周末。还为外孙女、结对孙子排了兄弟姐妹,嘱咐他们要互相关心、共同进步。在关工委爷爷的带领下,吾木图瓦尔和沙尔瓦尔汗来到奎屯市西公园、涵养林,使孩子们真切体会到来自家人的关怀和温暖,打心眼里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边看边玩中,孩子们不但了解了奎屯的历史,而且了解了奎屯未来发展的蓝图,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关工委爱心老人们,热情地为来自高原上的塔吉克少年送去温暖,默默地为他们的前程搭桥铺路,为塔县乃至全疆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生力量。老人说:党和国家未来靠各族青少年,为国家富强培育好少数民族孩子是我们老共产党人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