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草文稿的那些“败笔”
2017-11-22梁远启
梁远启
生搬硬套 违背农时出洋相
大家经常调侃:“秘书秘书,秘密抄书。”这话其实不无道理,写材料本来就需要学习借鉴。然而,如果生搬硬套,不顾实际,就可能闹出笑话。
2005年9月上旬,我县遭受“泰利”台风侵袭,强降水造成巨大灾害。灾情稍有稳定,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抗灾自救大会。当时,我负责起草县领导讲话中的农业生产自救部分。恰好两年前我县也发生过严重洪灾,当时县委县政府同样召开了抗灾自救大会,县领导的讲话还放在案头。因为材料要求急、时间紧,于是我把2003年的讲话稍加修改便交了上去。
后来发现,文中有一重大失误:在号召群众生产自救、补种受灾作物时,居然要求群众补种秋玉米。原来,2003年我县是7月初受灾,7月中下旬正适合补种秋玉米,而2005年是9月初受灾,早已过了秋玉米种植时节,这时再号召群众种秋玉米,就是违背农时了。此事虽因及时更正而没有酿成严重后果,但也成为一时笑谈,让我羞愧不已。
想当然 工作报告出疏漏
起草领导讲话重复固然不好,漏项更不应该。
2012年9月,我县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屋拆迁项目——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会议,县委主要领导讲话,县分管领导作动员报告。我从前期房屋确权情况、拆迁中需要把握的重点焦点、强化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入手,起草县分管领导的动员报告。
初稿提交后,县分管领导提出,首先要讲一下本次拆迁的重要意义,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我却想当然地认为,讲意义讲认识应该是县委主要领导的事,分管领导只要把工作安排好就可以了,如果再讲意义认识,会和主要领导讲话重复。由于我的坚持,县分管领导就没有再要求。
结果,在动员大会上,县委主要领导重点强调了工作方法、保障措施、纪律要求等,对本次拆迁的重要意义并未多提。虽然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分管领导也对认识意义部分作了些补充,但从文稿起草者来讲,漏掉这么重要的一块,没有予以充分论述,是非常不应该的。
不分场合 此山唱起彼山歌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指出:“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起草领导讲话,一定要注意场合,注意参会人员的身份,尽可能地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2012年9月,我县为推进农村金融綜合改革,召开了大规模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动员大会,会议一直开到村一级,包括各村书记、文书等近700人参加。动员报告由我负责起草。当时,我没有考虑到参会的主要是村一级人员,起草讲话还是老一套,不外乎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之类,与基层实际结合不够。事后看,通篇没有过多新意。
当时,领导出差在外,没有时间细看,回来后也没有时间再改。结果,开起会来,村干部的反应自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后,领导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借此机会,如果能多用大白话和“土话”,应更能拉近基层干部的心,对整个工作安排部署的推进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会后,我懊恼了很长时间。
情况不明 整出一本糊涂账
《反对党八股》里还指出一条做文章易犯的错误,就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我县农村金融改革启动之初,一次,上级领导来县里调研,县领导安排我起草汇报材料。由于金融专业性很强,平时接触的不多,我对基本情况及金融术语等都非常陌生,因此很为难。无奈,只得请人民银行的同志先起草初稿,再把文字加工一下,我又从网上找了一些材料作为参考,勉强凑成一篇自己也没弄明白的文稿,交给了领导。
那个材料,通篇充斥着正确的废话,而无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如提了很多请求,但都很空洞,没有讲清具体的支持措施;还有很多请求“看上去很美”,但很脱离实际,难以办到,提了也是白提。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面对这样的文稿,领导只得亲自操刀,全盘推倒重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