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之善庄学
2017-11-22
今日文摘 2017年21期
有些事情,不大,也不起眼,在纷繁的世界里犹如细碎的微尘,一晃即过。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也许就如雕刀深入纹理地一划,留下不易磨灭的痕迹,散发出经年的醇厚味道来。
一个夏日的上午,树影婆娑,我用轮椅推着96岁的父亲上街。在一条小街的路口,没有红绿灯,但有斑马线。在我推着父亲走在斑马线上的时候,一辆小轿车驶过来。是继续行走,还是让小轿车先过?我还在思忖中,小轿车停在了斑马线的一侧,车窗降下来了,年轻的司机探出头来,微笑着向我们摆手,示意让我们先行。推着父亲走过斑马线,我回头向司机报以微笑,司机也回以微笑,然后启动车辆,缓缓前行。
还有一次,我行走在西苑路的街心人行道上,环卫部门的洒水车沿着西苑路给路面洒水,洒水车喷出来的扇形水幅覆盖了整个路面。这时,路边走来一个一步一斜的偏瘫患者。看那人行动不便,我不由暗暗担心喷出的水会洒他一身。就在洒水车快到这人跟前时,忽然停了下来,也停止了喷水。直到偏瘫患者慢慢地一步一斜走过洒水车很远,洒水车才重新开始工作。
想起了前不久洛阳发起的“礼让斑马线”活动,无论是倡导者,还是响应者,都秉行“礼让、尊重、友善、和谐”的社会理念,莫以善小而不为,刮起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春风。这些马路上的感动,不惊天不动地,也许过后谁都不会在意,可是对于当事的普通人,会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
善,即美好;善事,即好事。與善人为伍,“与之化矣”。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来传递践行这些美好,多做好事,就会形成一个美好的氛围。咱们这个社会,虽然还有诸多的期待、诉求甚至不满,但是这些美好的感动会积累起我们向善的基础,也将成为社会向着和谐幸福发展的动力。
(岳扬荐自《洛阳日报》)
责编: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