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津加河岸的破坏者
2017-11-22张云广
知识窗 2017年11期
张云广
乌干达卡津加河岸的生物种群众多,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乍一看去,与周围环境最不和谐的动物大概就是庞然大物——大象。和其他地區一样,在这里生活的野生大象,无论是摄食量,还是破坏力,都达到了十分惊人的地步。
为了满足自身对食物的需求,凡是被象群相中的灌木丛都不可避免地要“享受”到剧烈的“整容服务”。大象所过之处,不仅树叶遭到洗劫,树枝遭到折毁,就连一些树木也可能会被无辜地拔起,尤其是那些公象,似乎具有搞破坏的天性。
从表面上看,大象无疑扮演着环境破坏者的角色,然而,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大象的破坏举动其实也惠及了当地许多其他生物。
正是大象对树木的吞食和破坏,让树木不致于长得过于茂密,才能留出一定的空地来长草。这样一来,河马、水牛、疣猪和野猪等以草为食的动物才能在这里生存和繁衍。
大象的粪便富含纤维,除了是植物生长很好的养料,还为蝴蝶等昆虫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此外,就是对于树木本身而言,也不无益处。在这里不少树木的种子种皮坚厚,必须经过大象的消化道才能生根发芽,一头移动的大象简直就是一台天然的播种机。
特别是金合欢树,营养丰富的金合欢树种荚是大象的最爱,而钻入种荚中的一种小甲虫却对种子构成了致命威胁。还好,大象的消化液是极好的杀虫剂,可以把这种可恶难缠的小甲虫杀死。于是,遭到吞食的金合欢树种子不仅远离了虫害,还被带到了几千米外的空旷地带,开辟出了新的生存空间。
以破坏者身份出现的大象也是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如果“破坏者”消遁,卡津加河岸大概要变成另外一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景象了。破坏者与贡献者身份重叠在一起,这的确是一种值得人们深思的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