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以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
2017-11-22张伟平王继新
张伟平 王继新
(1.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以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
张伟平1王继新2
(1.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究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和影响因素,构建了IFE(Influence Factors&Effectiveness,影响因素和有效性)模型。该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资源及其它;有效性表现维度包括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学习效果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为参照,学生发展包括社会心理、认知发展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高校新生研讨课中开展的实证研究,使用SPSS和AMO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访谈的文字材料,以检验IFE模型。新生研讨课使用的网络平台是基于微信企业号构建的云环境下的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通过该平台发布和分享资源、交流和互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推送技术因素对教学有效性无显著性影响,资源推送机制和资源内容对教学有效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对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
云环境;IFE模型;教学资源;有效性;微信企业号;新生研讨课
技术更加先进、竞争更加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的终身学习者是当下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在“21世纪学习框架”中,要求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具有创新精神和革新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纲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2]。
21世纪以来,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日益普及,构建云环境下的教学平台,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将从教学资源着手,探讨云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开展,弥补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在各类文献中,既有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探讨,也有在课程教学中对教学有效性进行检验的实证研究。从文献资料来看,近几年国外对其的研究以实证型居多,主要围绕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技术如何促进有效教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如,Sibongile在大一新生的数学课中开展实证研究,从学习风格、教学策略、技术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技术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他认为只有把技术与教学策略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有效教学[3]。Venkatesh运用Web2.0技术开展教学实验,从学习者对教学有效性的感知及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学生的参与程度、工具使用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4]。Xu从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5]。
现有国内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包括理论型研究和实证型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以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含义、特征等的探讨为主。孟琦构建了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分析的模型,探讨信息化教学中有效性的含义和对策[6]。胡晓玲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含义、表现层面和特征进行了分析[7]。刘斌探讨了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本质,认为“追求人的发展是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核心价值诉求”,“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要从封闭的主体二元对立关系,走向互动对话的交互主体性教学”[8]。
实证方面的研究大多以大学课程教学为依托,对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性检验,分析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张伟平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开展教学实验[9],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袁小红对信息化教学中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教学对比实验[10],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终身发展和教师的发展等几个维度,研究了资源利用的效益。
近年来,随着网络在线课程的兴起,学者们围绕MOOC和SPOC展开了有效教学的实证研究。如,Guo对edXMOOC的教学视频进行了用户参与度的实证研究,发现短视频比长视频效果更佳,有的教师讲课头像的视频更受欢迎[11]。黄美初和沈敏敏从“开放性管理”、“开放性评价”、“开放性教学”和 “开放性”课程四个维度,提出了“太极四重嵌套式的翻转课堂与MOOCs相结合架构”,探索提高MOOC教学有效性的途径[12]。黄光芳分析了 SPOC有效教学的内涵、特性和干预要素,从教学过程、知识整合、课堂交互及教学平台等方面,探讨SPOC有效教学的设计过程,并以“网络时代的新阅读与新写作”课程的学习为实践案例,阐述基于SPOC在线课堂的实践过程和相应的教学策略[13]。
整体而言,学术界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国内在研究理论方面的探讨居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涉及的范围亦不够广泛,对于数字资源的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比较少。为此,本研究计划在新生研讨课中开展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并从以下几方面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第一,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角度入手,对信息化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有效性表现维度进行理论建模,包括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有效性表现的维度等。第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开展教学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第三,采用传统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 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二、相关模型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IFE (Influence Factors&Effectiveness,影响因素和有效性)模型
在云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有效性该如何界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并无现成的理论可供参考,我们通过文献梳理,分析相关概念和理论,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和影响因素,从而构建理论模型。
1.教学资源的概念界定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广义上讲,教学资源可以是一切可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这些都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狭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系统[14]。钟志贤将资源作为教学环境中的七要素之一,其余六要素是活动、情景、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15]。在本研究中,云环境下的教学资源是指微信企业号课程平台上用于教学和学习的电子材料,即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存在的电子资源。
2.教学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对“教学有效性”目前学界并无公认的定义,“有效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16]是其中接受度较高的观点。我们以定义中的“促进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为依据,从学习科学和学生发展理论的角度深入探讨教学有效性的概念,为IFE模型的构建提供依据。
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我们可以用学习科学中“深度学习”的概念进行探索。现代学习科学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者必须具有对复杂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掌握利用复杂概念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产品、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对阅读材料做出批判性评价,并能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清晰表达自己理解的能力[17]。深度学习,则是一种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掌握非结构化的深层知识并进行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有效的迁移应用及真实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元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发展[18]。
国内有学者对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深度学习评价与一般学习评价基本一致,可借鉴布鲁姆目标分类体系,从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角度来评估学习目标及调控学习过程,即测量学习结果[19]。
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可以用学生发展理论进行探索。学生发展是人的发展概念在教育语境中的具体应用和延伸。诞生于上世纪30-40年代的学生发展理论,对学生发展的概念、阶段、向量(方向和大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考察,包括个体与环境类理论、社会心理类理论、认知价值观类理论和综合型理论等[20]。个体与环境类理论强调学生与大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揭示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规律。社会心理类理论解释学生的个体认定和群体认定(Evans,1996)[21],描述学生是如何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认识了解自己的,这种认识和了解是基于不同情境中的人格识别和体验来实现的。
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林(Arthor Chichering)提出的学生发展变量理论,是其中颇具影响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人格发育的向量有七类:发展能力、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确立同一性、管理情绪、成长目标及成熟的人际关系[22]。认知和价值类理论解释了个体认知能力和价值观从简单到复杂各阶段的发展。其中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有:Perry的学生智力和道德发展理论(William Perry,1968)和 Kohlberg 的“前遵循—遵循—后遵循”模型 (Lawrence Kohlberg,1976)。
Perry认为,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基本二分阶段;(2)多元化阶段;(3)相对主义阶段;(4)信守阶段[23]。 Kohlberg认为,价值判断和道德推理的思维模式是随着学生个体的发展逐渐复杂化的,他把学生的认知和价值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前遵循型;(2)遵循型;(3)后遵循型。 综合型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学生发展理论是研究者将学生发展不同方面,放在整合的理论模型中提出的理论成果[24]。
综上所述,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包括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学习效果以布鲁姆认知目标维度中的各级标准为参照。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 “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类。我们将这六类分成三种层次:知道和理解为第一层;应用和分析为第二层;综合评价为第三层。学生发展则依据学生发展理论,从“认知发展”、“社会心理”和“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考量。
2.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是在一定环境中,教师通过教学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如环境、教师、学生、内容等,都影响着教学效果[25]。如前文所述,钟志贤将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环境中的要素之一,国内外关于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均可作为教学资源对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参考依据。这类研究集中体现在对关于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理论的探讨中。
国外学者对教学有效性标准的界定,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26]。例如,Yong和Shaw认为,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有七项:教师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教师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教师善于鼓励学生学习、教师有效组织课程、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价值、尊重学生[27]。Brophy和Good认为,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并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教学有效性进行衡量:教学质量和进度、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提问、反馈、作业[2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将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概括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因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组织等)和环境因素。另外,资源是否有效的前提,在于能否在技术上实现资源、成功推送资源,因此,技术因素是影响资源有效性的基础性因素。资源内容本身是否与课程相关、与学习者相关,本身是否有较好的科学性、逻辑性,也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构建了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由两大模块构成:影响因素和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影响因素包括:技术因素、资源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后四种因素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本研究关注资源的有效性,主要探讨这些因素对资源使用效果的影响,我们把这四种因素概括为其它因素。因此,IFE模型中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三类:技术因素、资源因素和其它因素。我们将该模型简称为云环境下教学资源的IFE模型,即影响因素和有效性(Influence Factors&Effectiveness)模型。
图1 云环境下教学资源IFE模型
(二)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
新生研讨课是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主导教师,专门为全校本科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术品质、感受研究的乐趣、接触著名教授、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认识大学和熟悉学校环境、资源,以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阶段的转换过程[29]。
新生研讨课的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一般不用常规教材,教学方式可以是研讨、与主讲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交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参观等,课程考核以定性评价为主,如,只给“通过”和“不通过”两级。
研究小组利用微信企业号搭建云环境下的网络课程平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新生研讨课中采用该模式开展教学,详情如图2所示。在该模式中,教师除了主讲教师、助理教师外,还包括由主讲教师邀请到课堂上与新生进行交流的领域专家、优秀学长。教学环境包括真实的物理环境和云环境,真实环境有教室、实验室和科技馆;云环境指微信企业号搭建的网络课程平台。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演示、指导、示范;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讨论、练习、参观和操练。
微信企业号课程平台的学习统计功能,记录了学生登陆平台、使用资源、参与主题讨论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能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法、策略、资源提供依据。学生可在真实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场所中,利用或不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开展接受式、协作式、自主式和探究式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图2 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
三、基于IFE模型的教学研究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围绕IFE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实证研究方法开展教学实验,对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影响因素、有效性的表现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检验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该学院新生以不分专业的形式招收入校,第一学期的新生研讨课面向全院学生。
(三)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
研究框架如图3所示。首先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课程性质、平台性质,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资源推送方案,开展教学实验实施方案,利用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网络课程平台上的统计数据、学生提交到平台上的作品,以及教师的教学体验获取资源使用的效果,对效果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问题调整优化方案。如此往复,直至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结果。以此教学实验为依托,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理论进行检验和优化。
图3 实证研究的框架图
2.问卷调查
我们在IFE模型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调查工具和研究成果 ,结合研究目的以及案例高校的具体校情,研究编制了预调查问卷。在预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依据项目、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对问卷进行了调整,最终形成问卷定稿。正式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基本背景信息,对课程平台的看法,对课程平台资源的看法,影响资源教学效果的技术因素,资源发送机制和内容因素,其它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对教学资源使用效果的影响;教学资源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
问卷正式实施于2017年初,在案例高校发放问卷212份,实际回收212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填写问卷学生男生占57.78%,女生占42.22%。课题组采用了网络在线平台发放问卷,并利用平台在线分析工具和SPSS、AMOS专业分析工具,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问卷使用克隆巴赫 (Cronbach)Alpha系数评估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表明:总体的信度系数为0.906,各部分信度系数均在0.9以上,问卷信度良好,各部分题项设计合理,测量工具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高。
对问卷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正交方差最大法进行主成分分析,检测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KMO (Kaiser-Meyer-Olkin) 系数值为 0.741,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为2284.189,表明问卷各部分适合作为因素分析。在指定特征根大于1的条件下,得到题项共同度最小为0.604,最大为0.808,其余值均在0.6-0.7之间。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按照正交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问卷各部分(影响因素、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提取出若干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 (旋转后)分别为:60.012%,65.465%,70.667%,说明问卷各部分题项设计合理,效度良好。
3.访谈
研究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分别于课程教学中和教学结束后对随机抽取的20-3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教学中获取的信息作为修改资源推送方案提供依据,教学结束后的访谈用于获取教学实验的实际效果,为研究提供质性文字材料。访谈前设计了粗略的问题提纲,涉及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对课程平台的态度,教学效果、使用情况的看法和建议;对资源的内容和推送机制、效果的看法和建议等。
(四)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如图4所示。根据研究目标,提出研究假设,构建量表。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访谈获得实验结果的有关数据和质性文字材料。进而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图4 研究过程图
(五)研究假设
H1:资源推送技术因素对教学有效性无显著性影响;
H2:资源推送机制(时机、频率、形式、量)和资源内容(与教学活动和任务、学习者的相关性)对教学有效性具有显著性影响;
H3:其它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对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
四、教学实验研究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的分析采用了两种方法:频数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1.平台使用总体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的题项旨在了解微信企业号课程平台使用的基本情况,包括对平台和资源的评价、使用情况,对资源发布时机、数量的看法,对这一部分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各类选项的百分比。此部分的分析结果与访谈结果基本吻合,绝大多数同学对平台及资源持正面肯定态度。结果显示:67.45%的同学使用平台频率较高;46.23%的同学每次使用平台少于20分钟;41.98%的同学大于20分钟。77.83%的同学喜欢使用平台进行学习;87.26%的同学认为平台在课程的教学中起到较大或很大的作用。微信课程平台资源分为课前发布的预习资料和课后发布的学习纪实。
关于这两类资源的发布时机,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距离上课时间1-3天内发布比较合适。14.15%的同学选择课前资源当天发布;66.04%的同学选择课前1-3天发布;17.45%的同学认为可以在课前1周发布。22.17%的同学认为当天发布学习纪实比较合适;70.28%的同学选择课后1-3天内发布;只有7.55%的同学认为可以在课后1周发布。
关于资源推送的频率,绝大多数同学(81.13%)认为每周2次左右比较合适;少数同学(18.87%)认为每2周推送1次比较合适。发布数量方面,绝大多数同学(80.19%)认为发布最佳数量是1;少数同学 (15.57%)认为最佳数量是2;只有极少数同学(4.25%)认为最佳数量大于2。
2.资源使用效果的分析
第二部分的题项包括有效性影响因素调查和教学效果调查。对这部分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后的结果显示:问卷中列举的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42.45%的同学认为微信平台的操作是否便捷、资源使用的格式(图片、文字、视频)会影响查看资源的意愿;75.47%的同学认为更倾向于接受及时推送、数量合理的资源;但89.62%的同学认为影响查看资源意愿的主要因素是资源内容本身与课程的关联性,与学习者自身的关联性和与学习任务的关联性。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对资源使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因素(学习动机和学习的自主性)会影响资源使用的效果。45.28%的同学认为教学因素(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对资源使用的效果具有影响,但同时也有47.64%的同学认为并不存在影响。36.32%的同学和68.87%的同学分别认为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会影响资源使用的效果。
对资源有效性的表现维度方面,大多数同学持正面肯定的态度。82.08%的同学认为微信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对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75.47%的同学认为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帮助,66.03%的同学认为对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社交能力有帮助;42.45%的同学认为对转变人生价值观有积极作用。
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对第二部分的题项进行数据处理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处理的过程如下:(1)在SPSS中对原始数据表A按技术因素、资源因素、其它因素和学习效果、社会心理、认知发展、价值观等几个构面的题项得分取均值,生成新的数据列;(2)将数据表导入到AMOS中,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适配度评估与参数估计;(3)对模型评估数据和参数进行分析,验证假设。
在AMOS中绘制混合模型路径分析的假设模型,如图5所示,其中x1、x2、x3分别代表技术因素、资源因素、其它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等观测变量;y1、y2、y3分别代表学习效果、社会心理、认知发展、价值观等观测变量;资源使用效果和教学效果作为潜在变量。理论上,其它因素中的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教学效果是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但本研究仅集中考察它们对资源使用效果的影响,暂不考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图5 混合模型的路径分析图
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自由度等于7(=17-10),整体模型适配度的卡方值为3.929,显著性概率p=0.785>0.05,未达显著水平,接受虚无假设,表示模型与样本数据可以契合。卡方自由度比值=0.323<3.000,RMSEA 值=0.000<0.080,AGFI值=0.974>0.900,GFI=0.945>0.900,均达模型匹配标准,表示假设因果模型图可以被接受。表1为路径分析模型的适配度检验,结果表明,在绝对适配指标、增值适配指标与简约适配指标计量中,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标准,表明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适配情况良好。
表1 路径分析模型检验结果
表2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模型的非标准化递归系数和标准化递归系数均达到0.001的显著水平,除“技术因素<——资源使用效果”和“学习效果<——教学效果”这两项外,其余几项的统计量t值均大于1.96,p值均小于0.001,达到显著性水平。
表2 路径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1)资源推送技术因素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在表2路径分析模型估计结果中,技术因素对资源使用效果的影响未达显著性水平,资源使用效果对教学效果达到显著性水平。由此,技术因素对教学效果不具有显著性影响,由此验证了假设1,即资源的推送技术对教学有效性无显著影响。
(2)资源推送机制和资源内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在表2路径分析模型估计结果中,资源因素对资源使用效果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资源使用效果对教学效果达到显著性水平。这里的资源因素包括资源推送机制和资源内容两部分,资源推送机制包括推送时机、推送频率、推送形式、推送量,资源内容包括与教学活动和任务、学习者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资源的推送机制和资源内容对教学有效性具有显著性影响,由此验证假设2。
(3)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因素对资源的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表2中的其它因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因素。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资源使用效果达到显著性水平,从而验证了假设3。
(二)访谈结果概述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同学对微信企业号课程平台及资源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经常性地利用平台进行学习,但在访谈中也显现出一些也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
访谈的结果概述如下:(1)新生研讨课这种教学方式很新鲜,很有意思,到科技馆参观,与领域专家和优秀学长的接触和交流,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2)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和所要选择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促使自己对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有了更多积极的思考。(3)平台适应了当前智能手机使用越来越普及的趋势,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阅学习资源和交流沟通的新方式,对促进学习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对发布到微信企业号上的课程资源,资源的内容与课程非常契合,推送也都比较及时,在课程学习中起到比较大的作用。资源本身的主题和内容决定了大家的查阅兴趣,也就是越是与课程关联紧密、与学习任务关联紧密的资源更受大家关注。(5)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会影响学生对资源的接受程度。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会影响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6)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比较独特,老师让学生每次课后都要提交一份心得体会到课程平台上,这样既强化了对学习的反思,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平台上查阅其他同学的作品也利于相互借鉴和学习。(7)目前,课程平台上的资源还不够丰富,而且只有针对课程学习的资源,其它类型的资源比较少,可以考虑增加专业课程介绍、专业就业介绍、行业发展热点等方面的资源。(8)新型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发展越来越快,但在教学中应用还比较少,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
研究结果表明,云环境下的微信企业号课程中的资源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影响资源有效性的因素包括:资源推送技术、资源推送机制、资源内容与课程学习者和学习任务的关联性、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心理、认知发展和价值观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启示和反思
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影响因素和有效性表现维度的模型,即IFE模型,并在新生研讨课教学中开展了教学实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教学实验的效果进行检验,基本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教学实验和研究也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技术因素是次要的,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有效教学并非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后才存在,在非信息化的传统课堂环境中,粉笔+黑板+教材的简陋条件,同样会促使有效教学的发生。技术进步也不意味着能够改变了教学规律和人学习的规律,重视人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才是有效教学实现的关键。
第二,影响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首要因素并非技术因素,如,资源推送的时机、量、频次,而是包括资源的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等在内的其它因素。这也说明,要实现教学有效性,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课堂的交互设计、资源内容的设计等方面。
第三,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资源的推送,能让学生及时了解教学信息,获取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微信、QQ、微博等应用广泛的社交媒体,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简易、获取方便,只要合理使用,是能够在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
当然,本研究的教学应用和实验是在特定的课程、特定的环境下开展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本研究中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应用情景比较特殊,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以知识、技能学习为目的的课程不同,新生研讨课是以研讨、交流、参观的方式开展,让学生通过与社会的接触,与教师、专家及学长的深入交流,了解大学生活与学习,转变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系统了解所接触到的人和物,起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以纪实的方式记录教学过程,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反思;让学生在平台上发表作品,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写作能力、学习反思能力。知识型和技能型的课程学习,可以借鉴本研究中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推送方式,但能否取得相同的效果仍需实践检验。
其次,研究结论对其它同类研究是否具有借鉴价值,亦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佐证。因为本研究以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为背景,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方式以及样本数不够大的问卷调查数据,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研究中使用的是比较大众化的技术,不能代表当前技术的最高水平,因此,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亦不能代表所有的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是否也能够得出相同或者类似的结论,还有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1][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7-06-03].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Sibongile Simelane A,Andile Mji.Impact of Technology-Engagement Teaching Strategy with the Aid of Clickers 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 (136):511-521.
[4]Venkatesh V,Croteau A M,Rabah J.Perceptions of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Uses of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an Era of Web 2.0[C]//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IEEE,2014:110-119.
[5]Xu,Anxin|Chen,Guisong.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J].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Technology Education,2016.
[6]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58-61.
[7]胡晓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33-37.
[8]刘斌.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思考——对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2013(3):26-30.
[9]张伟平,杨世伟.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03-106.
[10]袁小红.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有效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90-94.
[11]Guo P J,Rubin R,Rubin R.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C]//ACM Conference on Learning@Scale Conference.ACM,2014:41-50.
[12]黄美初,沈敏敏.翻转课堂与MOOCs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研究——太极四重嵌套式的翻转课堂与MOOCs相结合架构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15(2):62-70.
[13]黄光芳,吴洪艳,金义富.泛在学习环境下SPOC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5):50-57.
[14][美]巴巴拉·西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
[15]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6]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8):56-71.
[17][美]R.基思·索耶.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8]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
[19]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7):51-55.
[20][22][23][24][美]克里斯汀·仁.学生发展理论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J].李康译.高等教育研究,2008(19):19-27.
[21]Evansn J.Theories of Student Development[C]//S R Komives,D B Woodard,J R Associates.Student Services:A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6:164-187.
[25]姚利民.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26]张亚星,胡咏梅.国外有效教学研究回顾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109-114.
[27]Young S,Shaw D G.Profiles of Effectiv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9,70(6):670-686.
[28]Brophy J,Good T.Teacher Behavor and Student Achievement[M]//M C Wittrock.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New York:MC-Millan,1986.
[29]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Cloud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Freshman Seminar Course
Zhang Weiping1&Wang Jixin2
(1.Co-innovation Center of Informatizat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o explore the dimens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cloud environment,the IFE (Influence Factors&Effectiveness) model is proposed.Influence factors include technology, resources,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Effective performance dimensions include learning effect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e learning effect takes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Bloom’s cognitive goals as the refe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clude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social psychology,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values.The paper introduces a teaching experiment, which adopts design based research methods,carried out in freshman seminar cours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The experiment gets results from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analyzed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 with SPSS and AMOS, to validate the model.WeChat is famous social software widely used in China.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publish and share teaching resources,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platform.The article finally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summary,thinking making reasonably use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al services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and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has some particularity and it is worth exploring whether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Cloud environment;IFE model;Teaching resources;Effectiveness;WeChat enterprise number;Freshman seminar course
G434
A
1672-0008(2017)06—0057—09
本文系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支持实现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MCM20160409)的研究成果。
张伟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王继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
2017年8月26日
责任编辑:陈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