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谋发展,实干兴业谱新篇—专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袁利
2017-11-22李宇英祁首冰李苹洁
本刊记者 李宇英 祁首冰 本刊特约记者 李苹洁
创新驱动谋发展,实干兴业谱新篇—专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袁利
To Develop with Innovation-driven and Diligence: an Interview with Yuan Li,Director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Control Engineering
本刊记者 李宇英 祁首冰 本刊特约记者 李苹洁
甄小云/摄
编者按:
研究所长期从事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程控系统、推进系统及其部件研制,以及控制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基础和前沿研究。成功研制了我国在轨90%以上的星船控制系统、推进系统及其产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研究所大力推动技术革新,先后攻克了返回再入技术、交会对接技术、大型组合体控制、地外天体着陆、上升和星际返回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在航天器小型化、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方面取得快速进展;敏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单机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全部实现国产化,继续引领着空间控制和推进技术的发展。
记者:您好!感谢您百忙中接受《国际太空》杂志的专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历史沿革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成就。
袁利: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迄今已有61年发展历程,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而生;1968年,我所正式划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之一。
1970年,研究所研制的东方红-1卫星乐音装置让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之后的40余年间,研究所砥砺奋进,相继突破了地球轨道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及月球探测器的控制技术,掌握了冷气推进、化学推进和电推进的全系统的空间推进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研究所在空间飞行器控制和推进技术领域全面发展,研制的光学、机电、电子、推进四大类核心单机产品在质和量上都有了巨大飞跃,每年交付单机产品2500~3000台套,成功用于百余个空间飞行器,成为我国空间飞行器控制与推进系统研制的龙头单位。
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所大力推动技术革新,先后攻克了返回再入技术、交会对接技术、大型组合体控制、地外天体着陆、上升和星际返回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在航天器小型化、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方面取得快速进展;敏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单机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全部实现国产化,继续引领着空间控制和推进技术的发展。
记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建成国际一流航天企业”发展目标的强大支撑,请问研究所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目前运行情况如何?
《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49号)也将“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农村公路、城乡社区事务”纳入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与这部分公共服务有关的,以消费税形式表现的公共服务收益应当适当地由地方取得。这有利于促进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和财权的内在统一,有助于实现“属于地方的财政事权原则上由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安排”的改革目标。
袁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未来的空间任务将更加复杂,有人参与的空间活动将更加频繁,在轨建造和在轨服务等将成为热点,这些对空间飞行器的控制与推进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我所提出“谋划长远、聚焦重点、完善体系、释放活力”的创新发展思路,以创新驱动国际一流研究所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整体效能,看准方向、自主投入、长期坚持,牵引外部优势资源集智攻关,将“控制和推进技术研究和创新”始终保持在最前沿。我所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举措主要有以下三点。
研究所提出“谋划长远、聚焦重点、完善体系、释放活力”的创新发展思路,以创新驱动国际一流研究所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整体效能,看准方向、自主投入、长期坚持,牵引外部优势资源集智攻关,将“控制和推进技术研究和创新”始终保持在最前沿。
一是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确保重点研发方向快速突破。按照“重大任务谋划和推动立项、核心技术快速攻关突破、战略性前沿技术抢占先机”的目标,加强规划论证力度,梳理出面向未来、层次清晰的技术体系与发展路线图,提前开展布局谋划。整合资源精细管理,加大研发工作投入,确保重点研发方向快速突破,将看准的研发方向变成所级重大研发项目,持续自主投入,整合资源专项调度管理,促进项目落地,确保核心技术突破。
二是完善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精准对接协同创新。调整建立六个所级专业技术实验室,覆盖研究所核心专业,以前瞻性和战略性技术深化合作为目标,在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领域拓展国防重点实验室和专业技术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与技术优势院系精准对接,广泛合作汇聚人才,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三是完善研发创新支撑机制,释放研发创新活力。进一步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岗位评价机制、创新课题研究机制、优化成果管理机制。通过“四项机制”,盘活资源,释放活力。
近年来,我所发挥系统与单机的技术禀赋,挑战国际领先水平。在控制方面,提出“粗精分层、快慢结合、主被一体”的多级复合控制技术,实现控制“稳、快、准”矛盾的统一,并完成了主动指向超静平台样机研制,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三轴气浮台全物理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指标的可达性,通过颠覆创新,在“三超”控制领域确立显著的技术优势。
在推进技术方面,开展千瓦级电推进的工程应用研究、5千瓦级新型电推力器的开发工作和微推进技术研究,突破制约电推进寿命和可靠性的瓶颈技术;突破了微重力循环加注流体管理、加注燃料贮箱等核心技术,研制的基于表面张力贮箱的在轨加注试验系统完成在轨验证,使我国太空燃料补加技术跨入国际领先行列。
在单机研制方面,研究所得益于长寿命空间活动部件和长寿命润滑等技术基础的长期研究和积累,成功研制并在轨应用系列化的控制力矩陀螺等高性能空间执行机构,使空间飞行器具备了可靠的高速大角度敏捷机动能力。研究所研制的首台激光视觉敏感器完成了在轨远距离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与测量试验,该产品的成功研制和在轨验证将大幅提升研究所在“十三五”及未来空间操作任务中的竞争力。
研究所加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坚持宇航优势技术延伸与转化应用,先后成立了轩宇空间、轩宇信息和轩宇智能公司。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锁定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两大方向,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全力开拓,精准发力。
记者:今年,我国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此军民融合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研究所在军民融合、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方面有什么规划?取得了哪些成绩?
袁利:国家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重大成果、重大决策、重大举措”。这都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我所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军民能力共享平台,快速发展产业,提供了有利契机。研究所发展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速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开创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研究所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创建产业孵化平台,加大产品选育和孵化投入。提出“前司后所”的管理模式,在研究所和所属公司之间搭建技术转化和产品孵化的共享平台。设立光学、机电等事业部作为孵化中心,从软件到硬件、从单机到系统发挥合力,打好组合拳,培育更多的产品“种子”,提升航天技术转化效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牵引重点业务快速发展。完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考核体系,加强目标导向作用,建立考核激励及收益分配制度。从顶层设计好机制,既尊重知识价值,又尊重市场规则,激发研究室及所属公司发展动力,提升公司发展规模和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三是创新发展方式,加快产融结合进程。加大资产证券化相关政策研究,统筹制定总体方案,利用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发展,实现自我滚动发展与产融结合发展并重。
研究所坚持宇航优势技术延伸与转化应用,先后成立了轩宇空间、轩宇信息和轩宇智能公司。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锁定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两大方向,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全力开拓,精准发力。
一是大力发展特种智能机器人产品。突破了高放射性环境机器人构型设计及高耐辐射机器人控制系统技术,高辐射及水下高磁环境智能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技术,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机电一体化关节技术,突破了机器人智能感知、非合作目标测量与三维重建、位姿耦合跟踪控制、柔顺捕获控制、大回路精细遥操作等关键技术。
二是大力开拓机器视觉及视觉测量领域相关业务。攻克了大气层内白昼观星技术、高动态下微弱星光信号提取与处理技术,研制出星光定向仪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
三是掌握了高性能系统级芯片(SoC)、系统级封装(SiP)和抗辐照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核心技术。研制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芯片,并批量应用。此外,还向客户提供微系统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系统解决方案。
四是突破了大功率伺服驱动控制、高速转子动平衡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多型高速电主轴产品。
记者: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人才是关键。研究所是如何激发科研人员及团队的创新发展能力的?对人才队伍的培养,研究所有哪些举措?
袁利:我所坚持“人才强所”战略。人才是企业成长的第一资源。目前,研究所有职工近2000名,拥有国家级、部级专家近60人,高级技术人员50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职工占总人数的50%以上,35岁以下职工占总人数的60%,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针对人才培养和选拔,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坚持多元化的人才选用模式,集聚各类高素质人才。将人才引进工作同宇航产业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两大产业能力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招贤纳士,加大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建立重要岗位胜任素质模型,优化招聘流程,确保人才引进质量。在中关村所区设立“融智创新空间”,为客座研究学者入住创造条件。
二是依托重大工程及创新项目,为人才提供广阔舞台。坚持重大工程与人才培养同步。给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压担子,形成科技创新攻关团队。通过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等为科技创新攻关团队快速成长保驾护航,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快速成长为研究所科研生产的主力军。
三是完善岗位体系设置,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将技术人才岗位横向按型号、研发、专业、产品和技能分为5大类,每一类中按照“专业人才”、“骨干人才”、“核心人才”和“领军人才”从低到高设置等级。如,“专业人才”到“核心人才”三个阶段被划分为10级,员工上升渠道明确,积极性被有效调动。
四是依托自动化学院,系统提升人才队伍能力与素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阶段滚动培训机制。以研究所建立的“自动化学院”为平台开展专业性强的学习培训,实施“知识转移”工程,实现了隐性知识显性化;充分发挥专家作用,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老专家、产品首席、博导等担任专业授课老师,提高教育培训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教育培训专业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