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党报“沙场点兵”亮点 做好重大报道谋划创新
2017-11-22□文/李辉
□ 文/李 辉
挖掘党报“沙场点兵”亮点 做好重大报道谋划创新
□ 文/李 辉
朱日和三军亮剑,彰显军改成果,尽显国威军威,提振民族自信。全国新闻媒体浓墨重彩,重磅报道,精彩展现,其实也是一次新闻媒体队伍的“大检阅”。“枪杆子”和“笔杆子”时刻听党指挥,才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当前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的大环境下,新闻队伍绝不能成为意志消退、信念迷失的散兵游勇,当以“士兵突击”之锐气,在重大宣传报道中认真做好新闻谋划与创新!
朱日和 十九大 笔杆子 媒体融合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全国党报、都市报立体交叉、全方位报道,采取版面的可读性和全媒体的可视性,大镜头聚焦、大手笔报道、大框架比拼,充分检验了各路媒体特别是升级转型的党报在重大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引领力和传播力。党报面对新的挑战,必须激活和挖掘自身潜力,“笔杆子”不能妄自菲薄,只要不忘初心,紧随时代,创新发展,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中依然能够树立新的标杆,书写新的华章,担当历史使命。
一、以“士兵突击”之锐气,忠实履行党报职责使命;以新锐元素之“兵器”,全面提升新闻传播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沙场阅兵,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连日来,笔者对全国近百家党报主流媒体进行系统研究,看到一些党报策划厚重给力,在图片摆放和版面语言上俨如纸上“三军”行,似闻千营呼。《人民日报》4个版面的阅兵特刊,以“主席同志,请您检阅”为题,全方位展现出人民军队的威武英姿。《解放军报》则用30个版面,对解放军各兵种厚重解读,有大漠列阵、沙场点兵的震撼视觉。《解放日报》的一、四通版,在视觉设计上更有冲击感,有大风呼啸起,金戈铁马隆隆来之大气。二、三版以“突击!铁甲傲然列阵虎贲动如雷霆”“重器!动于九天之上东风卷起狂飙”为主题,分别对铁甲铿锵、铁阵生威和空中作战群、战略打击群厚重解读,翻看报纸似有金属而鸣。
在标题制作上,《广州日报》《郑州日报》可圈可点:《广州日报》“沙场大点兵”八块版面以“英雄交响”“铁甲隆隆”“奇兵突进”“海天纵横”“东风长啸”“实战演兵”“大漠砺兵”“广州振奋”为题,整体观感气势磅礴,如定格的列阵,留给岁月检阅。《郑州日报》12个版以“点兵朱日和”惊艳亮相,每一版标题制作都颇见功力、充满阳刚之气:“大漠列阵黄沙百战穿金甲”“塞上点兵大风起兮云飞扬”“气吞山河金戈铁马铸军魂”“标兵就位钢铁洪流蓄势发”……读后热血沸腾,自然而然会产生共鸣,内心涌动浓浓的爱国情怀。
另外,《中国青年报》“军魂不朽”、《人民日报·海外版》“大漠旌旗红”、《北京日报》“沙场点兵”、《成都日报》“向前向前向前”等许多党报以“士兵突击”之锐气,在宏观报道和微观层面上都做到了立场坚定、观点鲜明,忠实履行了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点兵朱日和,更是各家党报在融媒体平台全面提升自身传播力和影响力、吹响全媒体“阅兵”集结号的绝佳机会。据报道,《广州日报》“两微一端”此次报道阅读量超千万,在媒体融合中持续扮演“排头兵”角色;《河南日报》“两微一端”同步播放阅兵式时,有近50万网友同看;《人民日报》利用Html5技术制作一个叫《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的网页产品,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后,火遍朋友圈,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年轻时”的军装照,据统计浏览量超过5亿人次。可见,党报利用“两微一端”强筋健骨,多些科技创意,在重大事件时融入更多互动环节和新锐元素,必能加速跑进“融”时代,释放出媒体融合带来的生产力。
二、打造多维化报纸矩阵,媒体融合要实现多向度“深读”
做好重大报道谋划创新,要具备不走寻常路的意识,在深度报道中走系列化和集成化这条以质取胜的路子,在版面创新中以视觉冲击力的大小来衡量是否成功的标准,在新闻内容上则要站在时代高度、社会维度、思想厚度、人文温度的高度,优化新闻产品,做大做强党报的软实力。做好重大报道谋划创新,要“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在新闻可视化解读上要灵活运用图解数据表述、图解空间架构、图解逻辑关系、图解局部重点、图解文本提要上做好提前策划、精心设计。[1]在地方“两会”上,许多党报在新闻呈现可视化上都有一些尝试,在迎接十九大召开和宣传“砥砺奋进的五年”等新闻策划中,各党报也多采取可视化的新闻图表丰富版面内容,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时代热点。
做好重大报道谋划创新,同时还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舆论场要具备新闻“磁场”功力。党报的权威性不是靠一味地说教和高高在上的做派取得的,在新闻版面上拓宽舆论场,要牢牢构筑和守好意识形态的阵地,在忠实履行党的“喉舌”“耳目”职能中,要像受阅官兵一样牢牢把握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丝毫不能分心,丝毫不能出现差池、丝毫不能越雷池半步。舆论场同时也是另一种沙场,坚持政治家办报,必须找准自身坐标定位,像战时雷达随时捕捉和锁定时代风云的目标,采取多种手法和报道方式,全力谋划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把舆论场打造成新闻“磁场”,用选材、策划、版式等“大国重器”的影响力感染受众,势必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宣传效果。
(二)不让评论“坐而论道”,要有“华山论剑”的思想锋芒。要打造多维化报纸矩阵,评论无疑是多元传媒生态中的灵魂,是“检阅”一家党报是否具备传播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全国很多党报的评论引领着地域舆情,但也部分存在“坐而论道”、隔靴搔痒的现象,评论如果呈“散兵游勇”状,自然难有“英雄交响”“大漠砺兵”“沙场点兵”的磅礴阵势,因此党报打造出团队性“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时评矩阵,由“闭门造车”转向精锐出击,就能做优做强评论。《人民日报》在5月18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时,配发一篇《倾情书写砥砺奋进的这五年》评论员文章,正像开头所言:“国家的伟大,莫过于以改革和奋斗成就逐梦传奇;记者的荣光,莫过于用笔墨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全文有“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之气势,见报后受到读者好评。
2016年7月9日,新乡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作为本报评论员,我和记者来到抗洪现场感受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不屈精神,在第一时间写出《抗洪救灾唤起和衷共济的精神力量》的评论:“为抗洪熬红的一双双眼,在黎明时化为驱散暴雨的日出。加油声、欢呼声唤醒沉睡的牧野大地,成为‘早安、新乡’的最高音”。这篇评论凭借激扬的语言、深厚的感情、催人奋进的主旨,在第三十四届河南新闻奖评选中斩获一等奖。说到底党报评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当旁观者和高谈阔论者,必须置身于所评所论的“旋涡”中心,在精神上融进抗洪的队伍里,用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的豪情来感染读者、打动心扉,这样的评论自然会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三)媒体融合“浅耕”难有收获,多向度“深读”方能一网打尽。如今一些地方媒体还存在打着“融合”旗号其实是“凑合”的现象,这些全媒体普遍缺乏多向度“深读”的功力,仅仅是在“互联网+”的肥田沃土表面“刨食儿”,并没有有效发挥“深读”优势,诚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宝善所说的那样,媒体融合要用“理念创新提高融合生产力”“靠技术创新丰富新闻表现力”“以机制创新扩大媒体传播力”。如果只满足于内容数字化、报网联动、台网互动,而组织架构上“肉动骨不动”,不敢真正在内容、理念、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也很难释放融合带来的生产力,占据舆论制高点。[2]
在媒体融合的“新闻战场”,网络媒体人也必须如受阅将士一样,骁勇善战,用铁血军规塑就职业精神,紧跟热点、创意表达、深度剖析,发力传播,如此才能让热点现场新闻”跃然“指”上,直抵人心。
三、用“主席同志,请您检阅”的豪情提升战斗力,积极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是今年新闻宣传战线的头等大事,各党报都要积极践行“党报姓党”的重要理念,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用“主席同志,请您检阅”的豪情提升战斗力,积极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要有创新的“亮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从这次很多党报加大“主席同志,请您检阅”报道力度收到的宣传效果看,都起到了催人奋进、激荡人心的作用。可见,增加党报亮点,增强内容活力,以厚重内容取胜,是迎接十九大、宣传十九大、贯彻十九大“秀”出的肌肉,是打好宣传战的一次“亮剑”。近期,《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党报在突出报道迎接十九大时都有全新突破,在要闻版面上多次采取“1+1”形式推出报道,在头版简述报道要点和亮点,并通过加红框、双头条、通讯加言论等形式,打造出一个个头版的“视觉高地”,使读者在创新如峰的版面上看到了更出彩的“风景”,这些无疑是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一种积极创新。
(二)用“主席同志,请您检阅”的豪情提升战斗力,积极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要有出彩的头条。
头条好似思想的头颅,必须有真情、有思想、有分量才能昂首于版面。努力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开好局、起好头,没有好的头条就像打仗缺乏“头炮”,就难以形成声势。以今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栏目为例,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合作社里更红火》《大路修进深山里》《日子开始甜起来》如条条“活鱼”作为“驻村蹲点话脱贫”喜“跃”头版头条。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100多名记者,深入全国100多个扶贫点,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感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显著成效。记者坐农家炕头,听脱贫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而生动的头条,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中央政策落地实,基层干部干劲大,读后真切体会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达到了打响“头炮”的宣传效果。
(三)用“主席同志,请您检阅”的豪情提升战斗力,积极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要有“强兵”素质。
当前,在宣传报道中要形成全方位的“传播矩阵”,必须具有权威、高端、深度、特色的优质新闻产品,才能有“受阅”的实力,才能赢得亮相的优势、强势和气势。在媒体融合的当下,仅仅有过硬的“笔杆子”已难以达到时代要求,党报新闻工作者在融合传播中,必须紧跟时代,拿得出策、采、摄、编、播“几把刷子”,才具备“奇兵突进”“海天纵横”的“强兵”素质。
(作者是河南《新乡日报》新闻编辑中心主任)
【注释】
[1]艾方容.地方两会如何可视化解读时政新闻[J].中国记者,2016(03)
[2]姜赟.媒体转型,加速跑进“融”时代[N].人民日报,2016-08-23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