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朋友”氨茶碱
2017-11-22陆基宗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文/陆基宗(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危险的朋友”氨茶碱
文/陆基宗(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氨茶碱为抗哮喘老药,临床使用已有60多年的历史,因其良好的扩气管(解痉)、抗炎及确切的止喘效果,且价格低廉、应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氨茶碱兼有解痉平喘、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三重作用,能扩张支气管,促进气道黏膜纤毛的清除,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改善膈肌效应及血液循环等,对各型哮喘均有效,为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有口服、静脉滴注、吸入等多种剂型,可供不同病情患者选用。
茶碱类药物易中毒
茶碱类药物的最大特点是药物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治疗窗窄(即安全范围小)。它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清除速率的个体差异较大,如使用不当,易致毒副反应和中毒反应。氨茶碱服用过量可致中毒,中毒表现复杂,早期有隐匿性,不易发现,常被误认为是疾病本身加重,而加大剂量,致中毒症状继续加重;中毒中期有蓄积性,日积月累,直至严重中毒时才有表现,此时可危及生命。
氨茶碱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致抽搐,乃至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多见于快速静脉推注)。有条件者应实施血药浓度监测(TDM),以及时调整剂量,个体化联合用药,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避免中毒。
导致中毒的因素
为什么氨茶碱易于中毒?因其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治疗窗窄,安全系数小。其血药浓度为10~20微克/毫升时,止喘疗效确切;超过20微克/毫升即会中毒,发生危险。换言之,治病和中毒仅有一步之遥。鉴于此,医药界形象地将氨茶碱称为“危险的朋友”。说明它既是治病的朋友,又有危险;既可用,又要特别提高警惕。
除用药剂量过多外,还有体内代谢消除的影响因素多,个体差异大等,许多因素可引起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氨茶碱在各人体内的吸收、代谢程度很不相同,即代谢清除的个体差异很大。作个比喻,同样剂量给予2个人,一人可能无效(血药浓度太低),一人可能中毒(血药浓度太高)。机体方面因素,如甲减、甲亢、肝硬化、肥胖、心力衰竭和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疾病患者以及小儿、老人,因氨茶碱代谢缓慢,血药浓度升高,易致中毒。还有药物影响,有许多药不能与氨茶碱同时使用,否则可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速尿、诺氟沙星、雷米封、维拉帕米、别嘌呤醇、西咪替丁、环丙沙星、托氟沙星、流感疫苗、口服避孕药、普萘洛尔和干扰素等,必须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时要由医生酌情减量使用。
更为严重的是,氨茶碱过量中毒会表现为极为严重的哮喘,病人会误以为用药剂量不足而再加量,最终使心脏极度兴奋而骤停,导致猝死。
如何防治氨茶碱中毒
为避免不良反应和中毒反应,氨茶碱应饭后服(因碱性强),以减少胃肠道反应;用药中导致失眠不安者,可用镇静药;静脉给药应缓慢注射,以免心脏过度兴奋而致猝死;忌与麻黄碱、肾上腺素和咖啡因等合用,因可增加毒性。应用氨茶碱期间,应谨慎应用其他药物,避免因合用某些药而致血药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加重不良反应。
氨茶碱中毒后的急救要点如下:口服者洗胃、导泻;注射者立即输液,以利排泄。并吸氧、止痉,抽搐严重者加用脱水剂。忌用咖啡因、麻黄碱和尼可刹米,否则将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