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捞尸队
2017-11-22编写郑后生
编写 | 郑后生
一个人的捞尸队
编写 | 郑后生
每天早晨天刚微微亮,陈松就泡杯茶,坐在趸船船头的椅子上。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盯着江面,偶尔绕着船边走走。如果看到有尸体顺流而下,就立刻发动小木船追上去,然后用长钩钩住尸体,捞上来后,用绳子绑在船上,接着再将其拖回岸边:一个大家唤作“浮尸地”的地方。
43岁的陈松是一名专业的长江捞尸者。每年,因意外溺水、感情问题、家庭矛盾等原因命丧长江的人,都会从长江上游顺着江水漂到唐家沱水域。这艘重庆市江北区朝阳河打捞队的趸船,在这里停泊了半个多世纪,每年从江里打捞上来的尸体不下200具。
可是,打捞队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从未超过3个。陈松从父亲陈显明手中接过打捞队后,队员只剩下了他自己。
将尸体拖到“浮尸地”后,陈松会将尸体翻身头朝下,因为他怕“不好看”。如果尸体有人来认领,他还会拿布轻轻地把尸体擦拭干净,再替家属包裹尸体。这些,往往是家属都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动作,他重复了十几年。可即便如此,有时候仍免不了会生理干呕。“很远就能闻到尸臭,发胀的尸体手脚僵硬地张开,眼睛鼓起,舌头吐出来。”
这还是最普遍的情况。要是在夏天,高温加剧尸体的腐烂,那味道就更难闻了。但夏天往往又是江面浮尸最多的季节。最多的时候,陈松一天能够捞上来五六具。他只有通过不停地抽烟来缓解弥漫在周围的尸臭,“这样会感觉稍微好一点”。
这十几年,陈松就像是被“钉”在了趸船上,活动范围仅是这艘96平方米的趸船。因为如果他不在趸船上,就追不上顺流而下的尸体了。
真正在江上陪伴陈松的,是一只名叫“小黄”的土狗。“狗最通人性,我以前养过一条特别听话的狗,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陈松享受这种亲近,自从来到船上,他几乎每年都要养狗,最多的一年,养了7只。
江上的生活既孤独又过于漫长,陈松用“孤长”来形容。这个季节,他仍然一早就起床坐在船头瞭望江面,中午吃完饭后又同样如此。晚上天黑尽之后,陈松才钻到被窝里看电视。从2013年开始,他打捞上来一具尸体,民政局会支付500元的补贴费,如果尸体有家属来认领,家属还会给他点辛苦费。这需要他和家属私下协商。
多年前,陈松曾收到过家属的感谢信,虽然这封信早已不知道放到哪儿去了,但他还是觉得欣慰。现在,虽然没人再写感谢信,但几乎所有的家属都会当面道谢。
陈松认为,他在做着一件行善积德的事情。“人死了都要把尸体找到,要归位的嘛。”而陈松就是把一个个亡灵送回家的人。
见惯了死亡,陈松对生死看得很淡。可每次看到家属哭,他还是会觉得可惜。2013年,有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男孩到江里游泳淹死了,尸体都没找到,“都是过来人,养个孩子太辛苦了”。
除了死人,陈松还不止一次救过活人。2008年10月13日凌晨4点多,陈松在睡梦中听到江上有人叫“救命”。意识到有人落水后,陈松立刻从床上跳起来,发动机驳船,打着应急灯,从江里救起几名采砂船船员。
在船上工作的十几年里,陈松很少与外界联系,“平时跟坝上的人没什么交流,有人落水的时候才会有人来找我”。土生土长在唐家沱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打捞队,不过只有熟悉陈松的,才知道是他在打捞尸体。
陈松虽然还年轻,但将来很可能会面临“无人接班”的现实。这个工作不仅需要水性好,熟悉长江水域,更需要胆子大。这不是谁都能干、谁都愿意来干的工作。
年轻的时候,陈松从未想过会一辈子待在船上。可现在,他觉得,就算是一辈子待在船上也没什么,孤身一人面对这滚滚江水。打捞队是他,他就是整个打捞队。
如果尸体有人来认领,他还会拿布轻轻地把尸体擦拭干净,再替家属包裹尸体。这些,往往是家属都不愿意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