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永不忘却的民族记忆
2017-11-22李昌森
文/李昌森
为了永不忘却的民族记忆
文/李昌森
80年前,一个漆黑的雨夜,日本侵略者突袭了卢沟桥边的宛平城。为了纪念这个苦难的日子,全国各地相继采取了不同方式进行公祭。美国洛杉矶侨界社团在大洋彼岸举行了“碧血丹心浩气长存”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活动。(7月6日中新网)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留下永恒的痛。为了再次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7月7日被定为国家公祭日。习总书记说过:“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是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奋斗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记忆。
纪念活动是一种补课,重新补上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历史课。惨烈的保卫战已然过去,亲历那场战争的先辈也越来越少,但那段历史刻骨铭心,搞纪念活动就是要让后来人永远记住那段历史。在南通至今保存较好的“日登陆南通警示牌”、“血泪滩“、“十总大屠杀”等抗战史迹,诉说着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记载着江海儿女救亡图存的可歌可泣,作为整个抗战画卷的一个分支,已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没人愿意总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更不愿意在过往的事件中撕扯没完,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南京大屠杀等一段段历史被扭曲、被抵赖,当有人一直不断地在中国的钓鱼岛、南海制造麻烦的时候,我们即使想“放下”,可有人就不让你“放下”。“补课”只是为了不忘。
纪念活动是一种警示,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和平时代,人们容易被歌舞升平所麻木,被物欲横流所迷惑,很难想到莺歌燕舞的来之不易,容易忘记当亡国奴的卑躬屈辱。公祭,不是要记仇,但要有记性,历史记忆应处于苏醒状态,不应出现哪怕片刻的休眠和麻木,时刻保持对那些亡我之心不死者的警惕。无论抗战神剧对历史的强暴拆迁,还是现实中出现的对历史选择性遗忘,都反映出“好了疮疤忘了痛”的轻浮和“不知我从哪里来”的浅薄。对历史闭上眼睛的人,看不到未来。不能任由岁月的尘埃掩埋仁人志士的忠烈,不应让历史虚无主义蚕食抗战英雄用热血染红的传统,“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勃兰特),公祭是最好的清醒剂。
纪念活动是一种激励,激励人们图强自立、开创未来。每一次回望,就是一次震憾: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必招欺凌。人们光有和平的愿望远远不够,必须拥有和平的力量。力量来自自强不息,力量来自国泰民安。国家强了,军队强了,人民强了,别人才不敢轻举妄动。公祭不是发发思古之忧愁,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越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就越能超越时代,引领民族走向未来。慰藉先烈,才能获得自我保护的力量;看清真相,是为了不懈怠肩上的责任;记住灾难,才能在伤痛中激发勇往直前的信心。以自强祭奠不朽,以不朽激励未来。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在复兴路上的前行,需要众志成城的国民,需要同舟共济的人心,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魂。民心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
拂去尘沙,穿越迷障,诸多历史真实显现出坚硬的质感。卢沟桥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身护栏顶端刻有众多的石狮。当年乾隆亲自数过三遍,结果越数越多,于是就有了“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这也许是一种暗喻,石狮是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数不清”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