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导类中成药治消化不良5例

2017-11-21陈金伟

家庭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稀粥痞满消食

陈金伟

凡能消化饮食积滞的药物称消导药;以消导药物为主,具有消导饮食、消痞化积作用,治疗积滞痞块的中成药,称消导类中成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在喜庆日子和节假日,常见因大吃大喝引发的消化不良。为此,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使用消导类中成药治愈消化不良的5个案例,供大家在选药时参考。

保和丸(片、合剂):成人单纯消化不良最适用

35岁的黄先生因暴饮暴食、久坐不动出现上腹胀、嗳腐吞酸、呕吐、纳差、看见食物就反感等症状,自我诊断为“急性胃炎”,自服吗丁啉、大黄苏打片5天未见效。到某私人中医诊所求诊,医生诊断为食滞,给予保和丸口服。口服此药1天,上腹胀、嗳腐反酸缓解;4天,呕吐、纳差、看见食物就反感等症状消失。效不更方,继续巩固用药3天,与此同时进食稀粥。随访1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保和丸(片、合剂)由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陈皮、莱菔子(炒)、茯苓、连翘、麦芽(炒)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主治食积停滞引起的胸脘痞满、嗳腐吞酸、厌食呕恶、食少纳呆、腹胀便秘,以及素有消化功能紊乱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水丸,每次6~9克;大蜜丸,每次1丸;合剂,每次10~30毫升;片剂,每次4片。均为每天2~3次(早、晚或早、午、晚各1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体虚(体质虚胖、疲倦无力、自汗、舌质胖白等)无积滞者忌用。

除此之外,还可酌情选服健胃消食片、疳积散、枳实消痞丸等。

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单纯消化不良最适用

4岁的苏小小因过食零食,大吃鸡腿出现腹胀、呕吐、便秘、自汗、手足心发热的症状,其母诊断为“饮食不节”和“发热”,给予保济丸口服2天未见效,带他到某卫生院求诊。医生诊断为脾胃虚弱,给予健儿消食口服液口服。口服此药半天,腹胀、呕吐缓解;2天,腹胀、呕吐和便秘消失;3天,自汗、手足心发热消失。效不更方,继续巩固用药1天,与此同时进食菜汤、稀粥。随访1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健儿消食口服液由黄芪、白术(麸炒)、莱菔子(炒)、黄苓、山楂(炒)、陈皮、麦冬组成,具有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的功效,主治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所致的纳呆、腹胀、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畅,以及素有厌食、挑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口服,3岁以下,每次5毫升;3~7岁,每次10毫升;7岁以上,每次15~20毫升。均为每天2次(早、晚各1次),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胃阴不足(胃痛、烧灼感、口渴、少津和舌红等)者慎用。用药期间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

除此之外,还可酌情选服婴儿健脾散、化积散、理中丸等。

开胃健脾丸:伴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最适用

60岁的李大妈素有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症状。不久前的一天因过食肥甘出现上腹痛、痞满反腐、嗳气吞酸、大便溏薄症状,自我诊断为“慢性胃炎发作”,自服奥美拉唑、黄连素、枸椽酸铋钾6天未见效,到某医院中医科求诊。医生诊断为食滞兼胃脘痛,给予开胃健脾丸口服。口服此药1天,大便溏薄停止;2天,上腹痛消失;5天,痞满反腐、嗳气吞酸缓解;10天,诸症消失。效不更方,继续巩固用药14天,与此同时进食蛋汤、牛奶、稀粥。随访1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开胃健食丸由党参、白术、茯苓、木香、淮山、六神曲(炒)、山楂、砂仁、肉豆蔻(煨)、黄连、麦芽(炒)、甘草组成,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主治肥甘食滞引起的脘腹疼痛、痞满、反腐、嗳气、吞酸、大便不通或溏薄,以及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6克。均为每天3次(早、午、晚各1次)。小儿酌减。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胃肠实热(上腹剧痛、肿块、胃肠嘈杂等)者慎用,高血压、糖尿病者禁用。

除此之外,还可酌情选服归脾丸、健脾丸、胃得安胶囊等。

清宁丸:伴咽喉肿痛、便秘者最适用

28岁的何小姐因饮食不节、娱乐熬夜出现腹胀不适、大便秘结、咽喉疼痛、目赤牙痛等症状,自我诊断为“饮食娱乐过度”,自服健胃消食片、喉痛灵胶囊3天未见效,到某医院中医科求诊。医生诊断为胃实热兼便秘(食滞型),给予清宁丸口服。口服此药1天,腹胀不适、大便秘结缓解;3天,腹胀不适、大便秘结和咽喉疼痛、目赤牙痛消失。效不更方,与此同时进食青菜汤、稀粥和面条。随访15天未见症状复发。

清宁丸由大黄、绿豆、车前草、白术(炒)、香附(醋制)、黑豆、桑叶、厚朴(姜制)、麦芽、陈皮、半夏(制)、侧柏叶、桃枝、牛乳和黄酒组成,具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能,主治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目赤牙痛、便秘型食滞、腹胀不适,头晕耳鸣,以及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尿道炎、胆囊炎,还可用于血脂异常、糖尿病等。

用法: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丸、水丸,每次6克。均为每天2次(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除此之外,还可酌情选服导赤丸、清肠通便胶囊、十五制清宁丸等。

舒肝平胃丸:伴精神抑郁、肝胃疾病者最適用

40岁的邓女士素有抑郁、两肋胀痛症状,不久前因心情不佳、大吃大喝出现痞满不适、胸胁胀痛、呕吞酸水、胃内嘈杂、大便不通和失眠症状,到某医院中医科求诊。中医师诊断为肝胃不和、湿浊中阻,给予舒肝平胃丸口服。口服此药7天,抑郁、食滞痞满、胸肋胀痛、胃内嘈杂、呕吞酸水缓解;14天,大便不通和失眠消失。效不更方,继续巩固用药1个月,与此同时进食香蕉、牛奶、稀粥。随访6个月未见症状复发。

舒肝平胃丸由苍术、厚朴(姜炙)、法半夏、枳壳(麸炒)、槟榔(炒焦)、陈皮、炙甘草、生赭石粉组成,具有疏肝和胃、化湿导滞的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湿浊中阻引起的食滞、痞满、胸胁胀痛、嗳气嘈杂、呕吞酸水、大便不通,以及失眠、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胆囊炎、反流性食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每次4.5克,每天2次(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肝寒犯胃(胁痛,遇冷加剧,遇暖缓解,伴胃痛、反酸、呕吐或欲呕等)者不宜服;孕妇忌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食物。

除此之外,还可酌情选服舒肝和胃丸(口服液)、舒肝丸(片、散、颗粒)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稀粥痞满消食
消食药膳方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我家秘方
各有其土 (外一首)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论《伤寒论》桂枝汤将息法中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