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农为什么被特朗普抛弃?
2017-11-21赵灵敏
赵灵敏
8月18日,白宫宣布首席战略师、特朗普高级顾问史蒂夫·班农离职。不到一年时间,班农从炙手可热、权倾朝野的“国师”渐渐滑落为不受待见、投闲散置的边缘人,最终遭到抛弃。他的命运跌宕,有他的个性因素使然,更重要的是,白宫和美国的政治主流没有他那些极端观点的位置。
1952年出生的班农是爱尔兰裔天主教徒,生长在一个典型的蓝领家庭,父亲是一名电话接线员。班农毕业于弗吉尼亚理工和哈佛商学院,曾在美国海军和高盛银行任职,又在好莱坞混迹多年,但都表现平平。有一次他帮人做并购时因为买方不够钱自己搭顺风车成了小股东,结果拥有了后来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剧集”的《宋飞正传》部分版权,自此衣食无忧。2004年,班农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着手编写、导演并出品了几部右翼纪录片,这些片子吸引了不少底层民众,但并未在主流群体中引发共鸣。出身普通加上不算成功的职业生涯,使得班农的立场日趋激进。也就是在这时,他认识了著名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Drudge Report)的前编辑安德鲁·布莱巴特,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建立一个宣扬“另类右翼”思潮的网站,以反建制、建立清一色的白人社会为主要诉求,向所有自由主义者、传统保守共和党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正确性”宣战。
2005年,以布莱巴特命名的新闻网站breitbart.com开始运营,班农担任网站的执行主席。2012年,布莱巴特因心脏病去世,班农决定继续把网站办下去。在他的领导下,Breitbart发表了一系列带有强烈偏见的文章,比如“节育让女人失去魅力变疯狂”“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女权主义者还是宁可其得癌症?”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需要,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右翼新闻网站之一。据Breitbart公布的数据,2016年10月,该网站点击量创下了2.4亿的历史新高、独立访客数量达3700万,超过了大部分主流媒体。
特朗普是在2011年认识班农的,之后几次到班农的Breitbart电台接受采访,共同的价值观使得他们越走越近。去年8月,在获得共和党提名后,特朗普正式聘请班农出任竞选团队的首席执行官,班农的加入强化了特朗普的极端色彩,他的政治不正確让主流不齿,却打动了“铁锈地带”那些因为失业而身陷绝望的白人蓝领。最终,特朗普虽然输掉了普选,却因为在几个传统上倾向民主党的“铁锈地带”州份的胜利而锁定了胜局。
赢得大选之后,居功至伟的班农被特朗普任命为白宫首席战略师和高级顾问,特朗普还力排众议,签署行政令指定毫无相关经验的班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首席委员会”固定成员。特朗普宣布退出TPP、推出“禁穆令”等激进举措,背后也离不开班农的推动。鉴于班农在白宫的影响力,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在封面给班农冠上“大操纵者”的名号,暗示特朗普是班农的傀儡。
美国媒体对班农有意无意的过分抬举,显然犯了特朗普的忌讳。于是从4月份开始,特朗普明确强调 “我的战略专家就是我自己”,他也不承认自己是依靠班农才赢得了总统大选,认为是自己先锁定了胜局,而后班农才加入。
不仅如此,班农自大暴躁的个性让他在白宫树敌众多,他自己也坦言在白宫“每天都面临和人干仗(的局面)”,特别是他一直和他口中“该死的全球主义者”、特朗普女婿库什纳不睦,从而埋下了走人的伏笔。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自就任以来施政困难重重,他的那些极端政策面临出不了白宫的尴尬,两次的“禁穆令”均不了了之,而 “通俄门”的调查更是美国建制派套在特朗普头上的绞索,不知几时会收紧。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要把这个总统当下去,就必须向主流靠拢,班农的极端,正在成为特朗普的负担。而特朗普在弗吉尼亚骚乱后不肯直接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已经遭到了美国主流社会铺天盖地的讨伐。
在此时开除班农,可以为自己解套,又能清理白宫,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