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介石与日本:爱恨意难平

2017-11-21朱信明张珺

领导文萃 2017年21期
关键词:蒋介石日本

朱信明++张珺

人生暮年,蒋介石依旧保持着在日本军队的习惯,冷水洗脸,清淡饮食。他也变得颇喜回忆,屡屡谈起自己在日本时的经历。他认同日本的“强大”,却认为这是“窃取”;他崇尚日本的生活习惯,却在日记里怒骂日本人“无耻”;他觉得日本政坛“背信弃义”,却想让“白团”团长留在台湾……

纵观蒋介石的一生,他与日本的爱恨痴缠,班班可稽,而种种复杂情感,贯穿其中。

“留学日本,是最好的选择”

1907年,保定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中,日本教员正在给一众中国青年上课。教员拿出一个土块,将其比作中国,学生们迷惑不解,他解释道:“中国有4亿人,而这里刚好有4亿个微生物……”

此时,一个短发青年勃然而起,不顾军纪走上讲台,把土块掰成差不多大小的八份,怒视教员,责问道:“日本有5000万人,是否也像5000万个微生物,寄生在这土块的八分之一中?”

他是蒋介石,当时只有20岁。

不过,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当时最盼望的是成为一名日本留学生,去日本著名的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杀敌的技艺”。

渴望去日本学军事,源于一位同情革命的私塾教师顾清廉。顾清廉称,“当今青年欲成大器,留学日本,是最好的选择。”在他的影响下,蒋介石离开家族世代居住的“丰镐房”,决心投笔从戎。1906年,他“咔嚓”一声剪断脑后清式长辫,只身一人,东渡日本。1910年年底,蒋介石从振武学堂毕业——虽然62个人里,他只考了倒數第8。

日军管理严格,中国留学生们多有抱怨,蒋介石几乎不参与其中,若被问到,他也只是草草回答,真正的战场会更残酷。

台湾历史学家黄自进认为,日本军队的生活经验,成为了蒋介石日后建军的参照蓝图。他认为军队应重尊卑、讲服从,政治训练和中心信仰也极为重要。日后忆起,蒋介石曾提到,“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整军建军的工作,实在有一日千里的进步,是值得我们中国效法的。”

他在军队过的节衣缩食、冷水洗脸的清淡日子,也在日后成为例子,希望中国百姓能过上“整齐、清洁、简单、朴素”的生活,认为这样才是符合国民生活“军事化”的现代生活模式。

“对日本当局作一点说服工作”

1927年,宁汉分裂,蒋介石被迫下野,他再次东渡日本,这一次,“我是来赢得和寻求我的新娘的。”

蒋介石此时已得宋美龄芳心,他赴日本正式拜访宋美龄的母亲、正在镰仓养病的倪桂珍。倪桂珍同意两人的婚事,但不赞成在日本结婚;这使蒋介石在此地完婚后与妻子共赴美国的愿望落空。不过,蒋介石赴日并非只为儿女情长,也是来寻找几个故友和“新交”。

而最重要的一个人,则是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11月5日下午1点半,东京青山的田中义一私邸,蒋介石与其重要幕僚张群到达此处,按张群的说法,是来“对日本当局作一点说服工作”。

蒋介石提到自己关于统一中国的抱负,可田中义一并没有好脸色,他劝蒋介石,“宜专念南方一带之统一”,“一旦被摘掉嫩芽之共产党再度萌芽生叶,此忧甚大”;而北方军阀之争不必去管,“自己便会有所结果”。

蒋介石则坚持继续北伐,当他提出日本若放弃支持张作霖,全国有望统一,并希望日本“协助吾等同志早日完成革命以解除国民误解”时,田中称只望维持“满洲”治安,并草草中止会谈。

三个小时的对话基本全无共识,让蒋介石颇为抑郁。当天的日记中,他愤愤然写道,“可断言田中毫无诚意,中日亦决无合作之可能,且知其必不许我革命成功。而其后必将妨碍我革命军北伐之行动,以阻止中国之统一,更灼然可见矣!”

此时,他倒已经窥见日本侵华政策之一斑。

“留一团死守,以感动中外人心”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敌人。美国历史学者、政治传记作家布莱恩·克洛泽认为,这时蒋介石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为了避免这一事件的任何扩大,必须坚决执行不抵抗政策。”蒋介石指示张学良。

赴日多次,于学堂、军营、私教中习得“杀敌的武艺”,深谙两国经济与军事实力的悬殊,蒋介石面对冲突,大都选择隐忍、避让。

自领兵起,蒋介石就不曾对中国军队怀有信心。他提醒自己要“受人之所不能受,忍人之所不能忍”,“非至最后之时,不与决裂”,还在日记里抄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自我激励。

与其外显的退缩不同,蒋介石在日记中多次痛斥日本人。1927年5月赴日前夕,他始称日本人为“倭”与“寇”,直至1943年开罗会议,日本人在他眼里便是该被辱骂的对象。

但是,战争并不会因蒋介石暗里的咒骂而暂停。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无论是被逼无奈也好,还是痛下决心也好,蒋介石此时终于开始反抗。

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正面大军伤亡惨重,蒋介石觉得“不得不变换阵地”,但他命令88师第524团团副谢晋元“留一团死守,以感动中外人心”。那时,《九国公约》国家正在开会,据当时任作战组组长的刘斐称,蒋介石告诉众人只要我们在上海继续顶下去,《九国公约》国家可能会出面制裁日本。

蒋介石相信日本的军事实力、忌惮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他即便“恨”,仍选择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期待英美苏的辅助。

“充满令人感动的温柔敦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终认战败。

可在日本爱知县幸田町,有一座中正神社,专为“打败”他们的蒋介石而建。碑上写着,“大恩无以为报,特立斯社于此,以表诚挚感谢,永世不忘。”

神社内也树立与蒋介石有关的名言“以德报怨”。有日本人说,“因为日本,才有蒋介石;因为蒋介石,才有战后的日本。”

天皇确认战败当日,蒋介石也发表《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号召中国人“不念旧恶”“与人为善”,“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

阎锡山闻听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妇人之仁”。而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看到文告时,第一反应则是“宽容”。

对此,冈村宁次的“回馈”是,指示日军守住国民政府军尚未接收的地盘,“所有武器、装备、器材一律移交给中央政府,不但不接受中共的任何要求,且必要时将断然采取自卫武力行动”。

1945年12月23日,蒋介石见了冈村宁次一面。十几分钟的交谈,他始终保持着笑容,给冈村宁次留下了“充满令人感动的温柔敦厚”的印象。

“视贵国如弟昆,求两国之共荣”

197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特使、自民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即将到达戒严的台北松山机场。当月月底,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要访问北京。讨论邦交正常化问题。椎名悦三郎来台北是想“和平分手”“让台湾保有面子”“到最后一刻仍与台湾维持礼仪和信义”,并且想向蒋介石表达断交后,希望双方仍能保留贸易、经济等实质关系。

不过,椎名悦三郎没能见到蒋介石。当代表团一行灰头土脸地入住台北圆山饭店后,等到的是“行政院长”蒋经国的一顿呵斥,他说这是日本“继侵华战争后第二度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行”。

其时,蒋介石身处医院,椎名托蒋经国转交了首相的亲笔信。在蒋介石的回信中,他指责日本“背信绝义”——这只是一封代笔信,但蒋介石对日本的失望依然跃然纸上:“战后中华民国对日本之信任,不可谓不坚,亲仁善邻,春秋之义。本人关怀日本,与人为善,五十年如一日。无他,视贵国如弟昆,求两国之共荣而已。”

(摘自《看天下》)endprint

猜你喜欢

蒋介石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蒋介石对江湖习气的爱与恨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蒋介石搓麻将也是玩政治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