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风险源
2017-11-21王义桅
王义桅
有评论人士主张,今年以来,欧洲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此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联合声明推迟发表,就已经预示着中欧两种全球化之争激化:中国主张的发展导向全球化与欧洲主张的基于“规则”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强调推行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可持续的全球化,倡导将分裂的世界、分割的市场互联互通起来,形成平等、横向的合作架构,解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度开放,或主要是发达国家抱团的既有模式所催生的不公正、不均衡;倡导战略对接,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广泛连接在一起,真正实现东西、南北、中外、古今的融通。
然而,这种理想正遭遇现实的严峻挑战。据统计,“一带一路”之六大经济走廊沿线65国中,有8个最不发达国家、16个非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24个人类发展指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如何能一刀切地实行欧洲倡导的所谓高标准市场原则?
“一带一路”成功的基础在于实事求是,其倡议源于开发性金融实践,旨在弥补市场经济发育不良与基础设施短板的双重困境。不同于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不只是金融活动,还是一种制度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中国则希望通过金融服务的推广,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制度建设。这就是开发性金融。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中国有“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又有“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要闪富,通网路”的脱贫致富经验,让世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很容易为“一带一路”四个字所打动。38年改革开放,中国让7亿人脱贫,占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脱贫贡献的七成,这是激励许多发展中国家跟着中国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最直接动因。没有基础设施,就很难实现工业化;没有实现工业化,民主化也难以成功。
中国主张,发展是解决所有难题的钥匙。规则当然重要,但要不断成熟、循序渐进地形成。中国探索出的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正在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短板,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桶金,同时培育新的市场。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内陆国家,按欧洲人的逻辑是“没资格”获得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但它却获得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彰显“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中国模式的灵活性。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中国之所以力压日本,关键在于绕开了印尼政府担保的前提,背后有中国国有银行的助力。
在笔者看来,“一带一路”遭遇的最大风险并非来自沿线的欠发达国家,而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加以质疑的理由,有债务问题、标准问题、地缘政治、透明度问题、公开采购等,五花八门。然而,这些质疑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模式及中国模式走出去的方式、成效的不信任,只有当它们最终认识到中国模式具有普适性时,质疑才会逐渐消失,而这又是对发达国家標榜的“普世价值”的巨大冲击。这些质疑通过发达国家对国际舆论的影响,也深入影响国内舆论,甚至形成国内外“一唱一和”的局面。
今年的G20峰会设立了“可持续基础设施”专题,这是个好消息,但东道主德国又放话说“希望形成各方遵守的原则”。那么问题来了:是以G20统筹“一带一路”,还是以“一带一路”统筹G20?是发展导向的全球化还是“规则”导向的全球化?二者的博弈还将继续。
(摘自《青年参考》)
原子弹发明后,可能所有人都觉得人类的末日就快要到了。但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因为这会毁灭掉所有的人,人们知道如何来控制。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我也是非常乐观地认为,它所带来的主要是正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则完全是可控的。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