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语宁海方言语音特点及其内部差异*

2017-11-21赵则玲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对照表宁海韵母

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吴语宁海方言语音特点及其内部差异*

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吴语宁海方言处于太湖片与台州片的交汇地带,基本归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在以宁波方言为代表的甬江小片中,语音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一是止摄开三等精组和见晓组字声母读音相同;二是遇摄见晓组字声母仍保留[k]组读音;三是曾梗两摄开口字韵母混读;四是鼻化韵比较丰富;五是完整保留中古四声八调。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行政建制沿革,宁海方言内部呈现出一定的语音差异。

宁海方言;语音特点;内部差异

一、引 言

狭义的宁波方言专指宁波市(包括六区)方言,广义的宁波方言除宁波市六区外,还包括宁海、象山、慈溪、余姚、奉化等五县。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宁波方言大部分区域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因其与吴语代表点上海方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关系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往宁波方言研究,主要着眼于宁波市区为主体的方言研究,对其属县方言的研究则很少涉及。宁波市属县宁海,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的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北纬29°17′,东经121°25′,北接宁波,南连台州,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宁海方言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宁海方言是宁波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吴语太湖片与台州片的交汇地带,它除宁海岔路镇以南归属吴语台州片外,基本归属甬江小片。本文以中片的跃龙、桃园为主要调查点,重点记述宁海方言中派(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语音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行政建制沿革,使宁海方言语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内部差异,暂且分为北中南3个小片加以描述,以西店话为北片调查点;以跃龙话为中片调查点;以桑州话为南片调查点。运用音韵学理论从古今两个视角揭示宁海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内部差异。语料来源于笔者为续修《宁海县志·方言卷》[1]而作的田野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二、跃龙街道方言声韵调系统

本文国际音标注音凡例:

1.零声母用0标记。

3.声调调值采用“五度标记法”*所谓“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声调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4.送气符号用 [h]表示,如:[kh]。

5.鼻化元音用“~”表示,如:[ã]是[a]的鼻化音。

7.有文白两读的,白读用下划单线表示,文读用下划双线表示。

(一)声母

声母29个,包括零声母在内,各声母及例字见下表1:

表1 声母表

(二)韵母

表2 韵母表

表注: ①有音无字,读[u13], 落~:丢失。②有音无字,读[23],肉肉~:小猪。

说明:

(1)元音[a]单独作韵母时,实际读音接近[A],在韵母[ua]中a的实际音值为[];

(三)声调

单字声调共有8个(不包括轻声),其调类、调值及例字见下表3:

表 3 调类调值表

三、宁海方言语音特点

(一)一般特点

宁海方言语音上具有与以上海话[2]为代表的吴方言的一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基本保留古全浊声母读音

宁海方言声母29个,上海话28个,没有[dz]声母。基本保留了古汉语声母的全浊音,比普通话多了11个全浊音,见下表4斜杠后浊声母。

表4 声母对照表

如布/步、到/道、救/舅,普通话三组六个字分别读清声母p、t、,斜杠前后无分别;宁海话斜杠前分别读清声母p、t、,斜杠后分别读浊声母b、d、,清浊对立分明。又如“刀、掏、桃”,宁海话声母分别读[t][th][d],既有[th]送气音与 [t]不送气音之分,又有[t][th]清音与[d]浊音的对立,普通话声母只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掏、桃”读[th],“刀”读[t],没有清浊对立,只有送气与否的分别,全浊声母已经清音化。

2.基本保留古入声韵

宁海方言基本保留古入声韵,古清塞音韵尾 -p、-t、-k,已演变为带有喉塞韵尾的“”,元音韵母发音短促,舌位比舒声韵里的稍后些。普通话古入声韵已消失,并入其他三个舒声韵中。与上海话、普通话对比见表5:

表 5 入声韵对照表

3.单元音韵母比较丰富

宁海方言有11个单元音韵母,上海话10个,普通话只有6个。普通话有的读复元音韵母的字,宁海话读单元音韵母。如普通话读ai、ei、ɑo、uo、iɑo等韵,宁海、上海一般读作单元音韵母,如下表6所示:

表6 单元音韵母表

(二)个性特点

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语言地图集》,1988年,香港朗文出版公司出版。,宁海方言除宁海岔路镇以南归属吴语台州片外,其他属于太湖片甬江小片。与甬江片代表点宁波话相比,宁海方言语音有其自身特点,以城关、桃园[3]为代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止摄开口三等精知庄章组和见晓组字声母读音

古止摄开三等精组和见晓组字声母,宁波话读音有分别,精知庄章组字如“资知死师匙指字耻事时”等读舌尖前音[ts]组;见晓组字如“寄奇戏肌器纪起机气希”等读舌面音[]组。而宁海话精知庄章组和见晓组字声母读音没有区别,均读[ts]组声母,如“资=机”读[ts44]、“耻=起”读[tsh53]、“师=希”读[s44]。

2.遇摄见晓组字声母仍保留[k]组读音

宁海话中,古精组字仍保留古读音[ts]组,见晓组字仍保留古读音[k]组,使得两者在细音前仍有区别,即所谓声母分“尖团”*“尖团”音是指古声母精组(精、清、从、心、邪5母),称为“尖音”;见组(见、溪、群、晓、匣5母),称为“团音”。所谓分尖团,是指精、见两组声母字在今细音前读音不同;不分尖团,是指精、见两组声母字在今细音前读音相同。音,一般只限于今音[y]韵头前的遇合三精组和见晓组字,如趣[tsh34]≠去[khy34]、需[s44]≠虚[hy44];而[i]韵头前的流摄精组和见晓组字均已腭变为[]组。宁波话绝大多数乡镇的古遇摄精组字声母与宁海话一样在细音前仍保留[ts]组读音,见晓组字声母已发生腭变,读[]组声母。普通话中古精组和见晓组字全部腭变为[]组声母,已不分尖团音。如下表7所示:

表7 尖团音对照表

3.古曾梗两摄开口字韵母混读

宁海方言曾开一等端组“登灯凳藤邓”,三等知组“征蒸绳升承”等字,与梗开四等端组“丁钉顶停”,三等知组“程郑声圣盛”等字同韵,均读[i]韵;如“灯=丁读[ti44] ”“邓=定读[di13]”“藤=停读[di213] ”。梗开四等泥组“宁灵零铃拎”等字与曾开一三等泥组“能楞陵凌菱”同韵,均读[];如“宁=能读[n213]”“灵=楞读[l213]”。宁波话则曾摄开口一等端组读[ɛ]韵,梗摄开口四等端组读[i],两组字韵母读音不混;曾开一三等和梗开四等泥组,读音也基本不混。对照如下表8所示:

表8 古曾梗两摄开口字例对照表

4.鼻化韵比较丰富

宁海方言的古咸山两摄少部分字读鼻化韵,而宁波话绝大部分字的鼻音韵尾已经完全脱落,对照见下表9:

表9 鼻化韵对照表

5.完整保留中古四声八调

宁海方言老派有8个单字调,平上去入四声以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调,仍完整保留中古的“四声八调”格局;宁波话老派保留7个声调,除了阳上归阳去外,与宁海话一样,体现了“声调分阴阳、舒促分明、调类存古”的特点,但具体调值两者存在差异。普通话古入声已完全消失,体现出“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三声”的特点,如果沿用传统说法,其声调从古代的“四声八调”演变为“三声四调”。三者对比如下表10:

表10 古声调对照表

四、宁海方言语音内部差异

宁海县建制的历史沿革较为复杂,自西晋太康元年建宁海县后,几经撤并,曾先后并入过临海县、章安县*章安县,古代所辖之地相当于今台州、温州、丽水及福建北部的一部分。、象山县,以及台州专区;1961年12月15日以后才归属宁波市。因宁海复杂的行政建制沿革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宁海方言语音内部存在一定差异。虽有新派与老派之间的细微差别,但主要还是地域之间的差异,为方便比较,下面选取南部桑洲(与三门接壤)、东部长街(与象山接壤)和北部西店(与奉化接壤)三个代表点与中部跃龙语音进行比较。

(一)止摄开口三等精见组字声母

宁海方言中,止摄开口三等精见组字今读存在着地域差异,跃龙读舌尖音[ts]组声母,桑洲读舌根音[k]组声母,西店和长街点,舌面和舌尖音混读,清读从邪母读舌面音[t]组,心母读舌尖音[s]。如下表11所示:

表11 止摄开口三等精见组字声母对照表

(二)宕江臻通摄知庄章组字声母

宁海方言中,古宕、江、通、臻摄知庄章组字声母今读存在地域内部差异。跃龙、桑洲、读[t]组舌面音声母,西店读舌尖前音 [ts]组声母,长街点舌面和舌尖音混读,除生书两母读舌尖音[s]外,其余均读舌面音[t]组。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宕江臻通摄知庄章组字声母表

(三)见晓组与齐撮两呼相拼声母今读

“齐齿呼”和“撮口呼”,是用以指称近现代汉语介音系统“四呼”中的两呼。i或有i介音的韵母称为“齐齿呼”,y或有y介音的韵母称为“撮口呼”。一般而言,“齐齿呼”对应中古开口二三四等,“撮口呼”对应中古合口三四等。宁海方言中,见晓组后拼细音时,随齐、撮两呼的不同,声母有区别。当见晓组声母与齐齿呼韵母相拼时,一律腭化读为[t]组声母;当见晓组声母与撮口呼相拼时,跃龙、桑洲和长街仍保留[k]组声母古读音,西店已变读为[t]组声母。如下表13所示:

表13 见晓组与齐撮两呼相拼声母今读对照表

(四)效摄开口字韵母的今读

在宁海方言中,古效摄开口字韵母今读存在差异。桑洲和长街开口一二等字韵母今读复元音韵母[au],三四等字今读[iau],这与台州片的三门、天台和仙居等地读音基本相同;跃龙开口一二字今读单元音韵母[],三四等读[i];西店开口一二等与跃龙相同,三四等与桑洲音和长街音相近,读[iu]。如下表14所示:

表14 效摄开口字韵母今读对照表

(五)流摄开口三等字韵母的今读

宁海方言中,古流摄开口三字韵母的今读存在差异。流摄开口一等字,跃龙、桑洲、长街和西店均读[u]韵母;而三等字,跃龙、桑洲和长街三地均读[iu]韵母,西店则读撮口呼韵母[y],与宁波话的[iY]接近。如下表15所示:

表15 流摄开口三等字韵母今读对照表

(六)老派声调调类相同,调值有差异

宁海75岁以上发音人,单字声调均为8个,基本保持中古“四声八调”的格局,各地方言点调类基本相同,调值略有差异。对照如下表16所示:

表16 老派声调调值对照表

跃龙点部分单字音阳平和阳去有混读现象,阴平和阴去部分字调值实际读为45,有相混的趋势;西店点的阴平和阴去有明显的混读情况,有30%左右的阴平调字读为阴去调,也存在合流的趋势。

五、余 论

与宁波方言相比,宁海方言境内语音上有比较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这跟宁海行政建置区划有密切联系。宁海古属越地,建制上时而属会稽郡,时而又属临海郡。即便到了近代,也是时而属宁波府,更多的则属台州府。从地理分布上看,白溪水系所经过的村庄:白溪、岔路、前童、竹林、城关、马婆园、水车到越溪,语音比较接近。宁海北部西店、大堰与奉化接壤,语音接近奉化;桑洲镇与台州的三门话接近,岔路镇的王爱山岗、桑洲镇的麻岙则与天台语音接近。可见,宁海方言语音由南部台州片逐渐向北部甬江小片渐变过渡,部分特色词语如人称代词单复数式称谓,也体现了宁海方言南北地理分布上的差异,详见笔者《浙江宁海方言人称代词说法的地理分布及其类型》一文[4](P33-35)。

[1] 赵则玲.宁海县志·方言卷稿[Z].

[2] 李荣. 上海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 胡需恩.宁海方言特点及其文化探析[D].宁波:宁波大学,2012.

[4] 赵则玲.浙江宁海方言人称代词说法的地理分布及其类型[J].台州学院学报,2015(5).

[责任编辑铁晓娜]

OnthePhoneticCharacteristicsandtheInternalDifferencesinNinghaiDialectsoftheWuLanguage

ZHAO Zelin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China)

Ninghai Dialects of The Wu Language are spoken in the the intersection zone of coastal areas of Taihu Lake and Taizhou District, which mainly belongs to its Yongjiang areas of TaihuLake. Its distinctive pronunc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1) Words of both Stop intake opening Third Xiao Jing group and Jian Xiao group have same pronunciation in initials; 2) The initials of words in Yu She Jian Xiao group remain[k] set pronunciation; 3) The mixed pronunciation of vowels in Zeng Geng Liang She Kai Kou Words; 4) Its nasal vowels are rich; 5) Its medieval four tones and eight intonations have been preserved. Special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complicate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al system evolution resulted in some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Ninghai Dialects of the Wu Language.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honology theory to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Ninghai Dialects of the Wu Language.

Ninghai Dialects of the Wu Language; phonetic characteristics; internal differences

2017-06-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地理学视域中的宁波方言调查与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BYY052)。

赵则玲,教授,从事汉语方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

H17

A

1009-1734(2017)09-0072-07

猜你喜欢

对照表宁海韵母
声母韵母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ISO?9001:2015与ISO?9001:2008之间的对照表
本刊常用符号对照表
本刊常用符号对照表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