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典型模式和案例调研分析

2017-11-21章春媚张惠薪郑志强郑玲子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户村民土地

章春媚 张惠薪 郑志强 郑玲子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典型模式和案例调研分析

章春媚 张惠薪 郑志强 郑玲子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土地流转是连接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纽带,通过对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的土地流转。研究中基于424户浙江农户的问卷调研,辅以实地考察,对浙江省的余杭、嘉兴、义乌等三个地方的土地流转现状进行分析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土地流转主要有转让、转包两种模式,流转途径主要是通过村集体组织和政府组织,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土地流转;问卷分析;模式分析;结论

1 引言

土地流转,是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简称[1],是连接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纽带[2]。美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现代化农业程度最高的国家,也得益于其土地流转制度。如其土地主要分为私有、联邦政府所有以及州政府所有[3],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出售国有土地,二是市场交易等[4]。随着时间的推演,我们逐渐发现土地流转制度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5]。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也在2015年引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文件主要涉及产权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大大的推进了土地流转的进程[6]。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出租、低压、入股等集中模式[7]。随着土地流转改革行动越来越热,我国近几年也有大量的学者在对农地流转的模式进行探索[8]。得出的结论大致为:目前流转市场非常的不完善,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大不一样,流转的制度更是各有千秋[9]。另外,通过文献查阅我们发现,对于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查阅文献进行参考借鉴,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建议。比如蔡忠宝等就是在借鉴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土地流转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再结合中国国情,为完善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提出建议[10]。而孙小龙则是在收集了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对浙江、河南、四川等地劳动力问卷的调查基础上,辅以定量分析,得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从对为中国的土地流转制度提出建议[11]。接下来,我们在文中将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浙江省内的余杭、嘉兴与义乌等三个地方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相应结论。

2 余杭、嘉兴、义乌土地流转案例的模式和成效研究

2.1 余杭土地流转案例

2.1.1 余杭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余杭区地处浙江省北部,以农业发达著称,辖14个街道。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余杭区截至2015年年底,农业人口达到了41.01万人,占到总人口的43%。余杭区共流转土地25.68万亩,其中,流转耕地20.05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3.08%。流转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①转包,从事非农经营而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户一般采用这种形式。因流转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同村村名代耕,一般是口头协商。二是大户承包经营,大部分有书面合同,转包期限多数是3到5年,转包费自行协商。②租赁,租赁的土地中,以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业主,以经营花卉、苗木、果蔬、养殖为主。都订有合同,有的还经过公证。租金大都每亩每年800到1500元,有的更高。③转让,以“四荒地”居多,一次性将其经营权转让给业主经营。④互换,主要是农户之间便于耕种,相互间自发调整互换土地。

2.1.2 余杭土地流转过程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发现,余杭区的土地流转以租赁和转包为主,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宅基地流转的比例越来越大,集体所有土地房屋的拆迁征用越来越常见。针于现状,我们选取了仁和街道奉口村作为调查对象。

仁和镇奉口村位于余杭区中部,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田面积1450亩,人口1802人。奉口自然村土地流转大概始于2007年到2008年,村委会发现土地荒废情况越来越严重,就开始实施土地流转承包。

①收益评估。村委会派人去了解了土地流转市场,发现在允许种植经济型作物的条件下每亩地一年可以得到1500到2000元,有利可图;②流转意愿调查。意识到土地流转能给村子带来好处,村里的领导班子特地开了一场会议,详细阐述了土地流转的好处,另外,村里还决定给每家每户按人口每个月都发一笔钱,专门用于大米的采购,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③确定流转用途。有了村民的同意,村里开始讨论土地流转的对象,一开始因为村委会也是处于尝试阶段,所以都是流转给种植经济性作物的大农户,后来发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放宽了对土地流转对象的要求,现在村里的流转大户有经营花卉、苗木的,也有养殖水产的,甚至有人经营和整个村融为一体的农家乐;④方案提交镇政府。村里初步拟定了土地流转的方案并提交到镇里,镇里的领导认为这是全村的决定,镇政府不做硬处理,但是要求奉口自然村做好群众工作,再多数群众同意的基础上再由镇里具体协调;⑤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村委会与承包商在土地流转的方式、时间、价格以及收益支付等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合同。⑥后续工作。合同签订之后,村里还组织实行监督工作,确保土地流转的安全实行。

2.1.3 余杭土地流转效果

土地流转效果

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土地流转解决了村集体对土地荒废的顾虑,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每个村民每年都能从村里领取1200元的土地流转收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受到土地的约束,开始自发地外出务工获得收益。有的村民甚至自己当起了种植大户,租赁土地种植经济型作物,每年净收入达上万元。

促进城镇化以及工业化建设。土地流转使用于耕种的土地更加集中,农村布局更加规范化,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此外,农村二、三产业劳动力的增加也吸引了许多公司来村子附近建厂,使村子的工业气息越来越浓重。

2.2 德清土地流转案例

2.2.1 德清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德清县为为浙江省湖州市辖,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县治武康街道。全县辖4个街道、8个镇。截至2015年底,德清县全县农业人口为284528,占总人口的65%;钟管镇位于位于德清县东北部,区域面积76平方公里,钟管镇总户数为13213,农业人口为34255,占总人口的83%。从1978年到2007年,德清县的耕地面积基本在33万亩左右,而人均耕地面积从0.9亩逐渐减少到0.78亩左右。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瓜熟蒂落”才能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德清土地流转主要途径是转让、转包,互换,入股等几种方式,其中转让、转包方式所占比例最大,入股方式占比例最小。转让、转包是村民将耕地经营权转让出去,转让出去让人代耕或转包给一些经营大户。自愿流出土地的农户“不稼不穑”都能拿到一两百到一千,甚至更多的转包费。土地互换是村民之间自发兴起,方便各自耕种土地的流转方式。入股方式又称“股票田”,由村经济合作社将土地登记在册,然后进行公开招标,与中标人签订为期3年的租赁合同,租金扣掉电力水利等费用后按数据分给村民。

2.2.2 德清土地流转过程

德清县土地流转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有些村民觉得传统农业无法发家致富,也无法改变村庄贫穷面貌,而去厂里上班打工的收益远高于务农,于是村民纷纷选择外出,很多田地因此抛荒。到了2000年,现代农业发展起来,村里有了很多经营大户。经营大户开始向一些村民租被抛荒的土地。如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刚开始的土地流转是一些经营大户自己找村民租土地,时间成本太大,于是村干部一集体的名义,把村民的田地的经营权转让给这些经营大户。2000年,五四村第一轮600多亩的土地进行流转,年租金是400元每亩。到2005年,全村2800多亩土地就已实现百分百流转。到如今,2800亩土地由7家农业公司经营,大部分种植苗木花卉,村庄俨然成为一片森林。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是最早实行股票田的,管镇沈家墩村以集体的名义把村民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与农民签合同,倒包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统一反租给种养大户经营。养殖户租到农田后,养殖效益有了规模,每亩田地可获得2000多元净利润。到2009年,沈家墩“入股”的耕地流转率就达到了75.1%。村民将土地租给养殖户后,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还能外出工作,将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村民收入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2.2.3 德清县土地流转效果

德清的土地流转是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加速的。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五四村近2000亩的土地被7个经营大户承包,优化了种植结构,提高了经营效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就五四村而言,已有85%的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还间接促进了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农民不仅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土地租金,还能安心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获得比原来更高的收入。

2.3 义乌土地流转案例

2.3.1 义乌土地利用现状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金衢盆地东缘,以丘陵为主,东南北三面环山,是一个土地资源小省。截至2015年底,义乌市土地总面积110453.09公顷,其中耕地22558.63公顷,园地5596.61公顷,林地48666.75公顷,草地755.8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682.3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904.6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001.16公顷,其他土地2287.08公顷。

随着义乌城镇化的发展,全市70%以上的劳动力稳定转向二三产业,大批工商业主反哺农业,土地流转市场得到较快发展。

近年来,义乌市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深化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3.2 义乌土地流转过程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义乌稠江街道楼下村是义乌市以合作社方式股份制进行土地流转的典型代表。

政策实施当年,村政府安排专业人员对村民的土地一一进行丈量及公示,随后通知村民来到村合作社办公楼领取股权证书。村民核对好信息后签名并按手印,一本可以流转的新的股权证书就正式发到自己手中。而村民们的土地由村政府统一进行流转,承包给农业大户或农村经济合作社。村民则凭自己手中的股权证书领取当年的股权分红。

楼下村新的股权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农民手中的股权,允许交易、继承、流转、抵押、赠与等。楼下村经济合作社股东分为社员股东和非社员股东,社员股东按所持股权享有相应的自益权和共益权,而非社员股东不享有村股东经济合作社的共益权。

2.3.3 义乌土地流转效果

楼下村以前的股权只分配到个人,且产权不可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经济合作社的发展。通过股份制改革,把股权搞活,更加明晰了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保障了股东的个人收益分配权,还可以提高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楼下村深化股权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据了解,楼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有综合大楼、菜市场等经营性资产3980余万元,全村共发放股权证945本。此次楼下村深化股份制改革,目的就是通过股权的科学配置、管理运作,提高村经济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据悉,目前,义乌市已有累计794个村经济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占全市809个村经济合作社的98.1%;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7.47万亩,流转率达65.2%,已有148个村参加了土地流转养老保险,累计投保约2.3万人。总的来说,义乌市切实把农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来统筹谋划、积极推进,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拓展,更好地发展了义乌以小商品市场经济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3 结语

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结合余杭、德清、义乌三个土地流转典型案例,利用浙江省土地流转的问卷调查数据,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土地流转主要经营模式、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浙江农户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转让、转包,德清、义乌两个流转典型案例也是如此;流转途径主要是通过村集体组织和政府组织,占了59.41%,通过完全自发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相对较少,而且,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对象也主要是村集体或合作社;在被问及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做什么时近1/3的受访农户表示需要政府的组织,其次是成功样板和成立交易市场,可见政府和村集体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若土地能够自由流转,近一半的受访农户表示愿意租出土地,只有14.39%的受访农户表示愿意租入土地,说明浙江农户靠土地生活的越来越少,若政府积极引导,有利于提高浙江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

研究发现,浙江农户土地流转过程中通过完全自发的行为很少,这可能是因为土地流转市场很不成熟,农户就算想流转也找不到流转的途径,因此流转的市场的建立显得越发重要。各部门机构应共同发力培育流转市场主体,引导各类资本下乡,合理经营土地,为土地流转注入技术活力。另外土地流转市场需要合理的价格导向机制,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并稳定其波动情况,保障农户的利益,积极推动土地流转。

而且,目前,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受访的浙江农户中一半以上都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风险。土地流转必须确权,要有书面证明,政府应积极引导,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进行确权并颁发证书,这有利于增加农户的安全感,也有利于土地流转程序更加规范化,农户的利益也能收到更好的保障。

[1]梁芷铭.政府规范与市场交易:土地流转的国际实践与经验[J].农业考古,2014,06:193-196.

[2]李晓鹏.城镇化过程中的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

[3]陈祥帅.美国土地流转政策及其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12-13.

[4].美国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J].农业工程技术,2016,20:78.

[5]马喜珍.发达国家农村土地流转实施经验分析及其借鉴[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3,10:33-36.

[6]刘英.美国土地流转制度研究[J].世界农业,2015,08:92-96+101.

[7]张海峰,齐巍巍.“日韩台模式”农地流转的内在逻辑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0,12:52-54.

[8]窦希铭.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9]程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5.

[10]蔡保忠,曾福生.亚洲部分国家农地流转制度比较及启示[J].世界农业,2015,08:53-57.

[11]孙小龙.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

本文为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章春媚,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学生。E-mail:390462733@qq.com

张惠薪,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学生。E-mail:447366082@qq.com

郑志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学生。E-mail:1160555346@qq.com

郑玲子,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学生。E-mail:747020895@qq.com

猜你喜欢

农户村民土地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爱这土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