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的分析①
2017-11-21孟繁荣朱光宇王汉卿
徐 涛,孟繁荣,朱光宇,王汉卿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的分析①
徐 涛,孟繁荣,朱光宇,王汉卿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探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的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10~2017-02共80例在我院就诊检查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高磁场MRI检查,对照组患者传统的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不同分型的诊断准确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诊断半月板撕裂伤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诊断的效果更显著,不仅对疾病的分型有较高的诊出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从而降低了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该检查方式也为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
膝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本身较复杂,且承载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同时膝关节也是非常容易出现损伤的重点关节之一。在膝关节部位的损伤中,半月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几率相对于其它部位较大。该疾病发生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出现疼痛感、关节肿大及功能障碍等,如在行走时无法自动伸直膝关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对于大多数疾病均采用CT扫面进行检查诊断,由于CT检查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够完全清晰的反映膝关节部位半月板的损伤情况,从而会影响检查诊断的正确性。伴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临床实践检查。该检查方式适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它与CT扫面检查相比有较高的分辨率,且诊断准确率也更高[2]。本文主要选取我院8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核磁共振影像诊断后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10~2017-02共80例在我院就诊检查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机会审核通过就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样本,排除患有其它的关节损伤患者,及有患有精神、智力认知、意识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并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5±1.1)岁;试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8~66岁,平均(47±0.9)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一致。
1.2 检查方式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CT检查,采用型号为飞利浦BrillianceCT 64进行平扫,给予患者仰卧位,必要时也可以将膝关节部位进行垫高,对关节部位进行充分的暴露,然后设置参数为:速度:0.5~143mm/sec,功率:60KW,扫描层厚度3mm,层距把握在5~10mm,主要对矢状位及冠状位等平面进行二维及三维图像的重建。试验组则给予核磁共振影像检查,首先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检查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积极主动配合,采用型号为飞利浦全数字磁共振igenia 3.0T 进行检查,给予患者仰卧位,并使用鸟笼状的16通道头颅专用线圈进行膝关节部位进行平面扫描,扫描顺序为矢状位的T1WI,参数设置为TE 15ms、TR 500ms,然后是进行T1WI的横轴面平扫,其设置参数为TE 120ms、TR 4000ms,然后再应用T2W_DRIVE_HR序列进行扫描,其参数 TE 值为248,TR值为 1550w ,每层扫描厚度为3mm,不同的平扫方式对患者各个平面的检查结果不同,经检查后,根据参数图像可以清晰的显示,膝关节半月板病变部位的图像,并在检查后经两位专业医生进行影像学图像的诊断判定[3]。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的诊断方式后,各小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版进行本次实验所研究的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统计指标显示存在差异(P<0.05),并纳入了统计学范畴。
2 结果
2.1 不同分型的诊断准确率分析
不同的检查方式后,试验组患者不同分型的诊断准确率为100%远高于对照组的67.5%,比较显示,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分型的诊断准确率[n(%)]
2.2 检查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分析
3 讨论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的关节损伤疾病之一,该疾病发病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4]。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膝关节疼痛感、关节功能障碍及肿胀,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伸直不便,来判定是否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疾病具有一定的困难。对于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多采用CT进行检查诊断,CT检查价格较低,是众多患者在各项疾病进行检查时所考虑的首要检查方式,但是由于CT检查图像不能够完全反映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程度及病理变化分型,且对疾病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对于半月板损伤疾病的检查诊断性较低,会给患者疾病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差错影响,比如会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5,6]。临床各项操作技术的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确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检查结果所提供的理论依据的正确率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7]。误诊或漏诊等情况的发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对疾病的预后及康复均产生了不良影响[8]。伴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核磁共振影像技术在临床各类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进行MRI 、T2W_DRIVE_HR序列扫面检查后,可以显示高信噪比的图像,从图像中可以清晰的反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部位的血管、神经及韧带的变化,在应用3D TOF 扫面检查后,可以更加明确的反映半月板不同程度的病变损伤图像,如半月板的纵向及横向撕裂伤损,从而便可以清晰的显示半月板周围组织是否发生病理变化[9,10]。核磁共振影像技术属于一类无创检查技术,在疾病检查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较小,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损伤,且还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本文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影像进行检查诊断,其诊断准确率为1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67.5%,且检查灵敏性100%、特异性97.5%也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和80%,经对比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针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诊断的效果更显著,不仅对疾病的分型有较高的诊出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从而降低了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该检查方式也为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1]王银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716
[2]欧阳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 2015,3(30):98
[3]郑志峰,常俊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5(34):158-159
[4]刘学良.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222-223
[5]王涛,黄文光,王金洪.低磁场核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价值[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5(19):173-175
[6]王文广.磁共振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延边医学, 2014,22(36):191-192
[7]张欣贺,杨红耀.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06(18):56-57
[8]王赢.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32):73-74
[9]游小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21(3):184
[10]王孟良.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1):307-308
徐涛(1972~)男,黑龙江佳木斯人, 学士,副主任技师。
王汉卿(1972~)男,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主治医师。E-mail:jmswhq@163.com。
R445.2
B
1008-0104(2017)05-0038-02
201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