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药物治疗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分析①
2017-11-21郭媛媛
郭媛媛
(信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河南 信阳 464000)
新生儿科药物治疗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分析①
郭媛媛
(信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科药物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因素,从而为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生儿不同标本送检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的3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多重耐药菌新生儿的重要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株多重耐药菌中,30例为痰液标本(83.3%)、胃液标本2例(5.6%)、血液标本4例(11.1%);在耐药菌检出率方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于普通儿科病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阴性菌多于革兰氏阳性菌,在耐药菌株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数量最多,对于不同的耐药菌通过药敏试验后选择出合理的抗生素药物。结论:新生儿科存在着一定的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对重症儿科监护室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规范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确保新生儿科的用药安全。
新生儿科药物治疗;多重耐药菌;耐药相关因素;研究分析
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许多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而且还会造成抗生素药物资源的浪费。新生儿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差,各项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对于临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以危重患儿为主,这些患儿在抢救过程中,除了自身抵抗力不足外,通常还需要较多的介入性操作,这无疑增加了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1]。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科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保证多重耐药菌的有效治疗,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工作,本文结合我院儿科病房接收的新生儿相关资料,就新生儿科药物治疗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以及普通病房,病例选择的时间为2014-05~2016-05,选取36例出现多重耐药性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7例,出生时间3~28d、平均(16.8±2.1)d,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感染。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并实施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新生儿的感染进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1)新生儿母体伴有胎膜早破,同时结合母体的感染病史、胎龄、有无宫内缺氧、羊水、阿氏评分、白细胞等;(2)对于怀疑有细菌感染的新生儿,需要进行细菌的涂片镜检以及培养;(3)新生儿感染的血液检查,进行常规的血培养;(4)新生儿的血清学检查,对血清中的抗原以及抗体进行检测[2]。
1.3 方法
本次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主要有美国ABI公司生产的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同时还有Therm公司生产的二氧化碳培养箱。美国Gibical公司生产的分子级无菌水,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克力双抗琼脂平板,青岛海博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生化鉴定所需试剂,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药敏分析仪。采用的质控菌株都来源于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ATCC25923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为ATCC25922、肠球菌为ATCC29212[3]。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从患者的股动脉或者是桡动脉抽取2mL的血液,将其置入PF培养瓶中,保证其充分摇匀,做好相关的标记,然后将其置入全自动血培养仪中进行检测,对于检测显示为阳性的,将其接种的血平板上完成细菌的培养和分离,在培养结束后选出涂片进行染色处理,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出现革兰阴性双球菌的患者,分类出来的细菌需要借助于API细菌鉴定系统以及对应的配套设施,完成细菌的鉴定,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操作均由我院经验丰富的临床检验医师完成操作,对于同一新生儿在同一部位、同一时间检测完成后的重复菌株视作同一菌株。新生儿提取的感染液在培养后同样使用上述仪器进行检测。
在耐药性检测方面主要借助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药敏分析仪对培养完成的细菌实施药敏试验,主要操作流程为:取菌苔、配置菌液、接种试条、保温孵育、上机检测以及自动判断等操作[4]。整理上述检测过程中的细菌培养、检测以及药敏试验的重要资料,使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按照该软件的处理方法,利用卡方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利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标本类型
本次研究中36株多重耐药菌中,30例为痰液标本(83.3%)、胃液标本2例(5.6%)、血液标本4例(11.1%),痰液标本明显多于胃液标本以及血液标本(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耐药菌新生儿来源
36例耐药菌新生儿中有28例来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所占比例为77.8%,8例来自普通儿科病房,所占比例为22.2%,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耐药菌检出率高于普通儿科病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耐药菌株分布情况
耐药菌株分布情况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革兰氏阴性菌株为30株,革兰氏阳性菌为6株,革兰氏阴性菌多于革兰氏阳性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众多的菌株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菌株数量最多。
表1 新生儿耐药菌株主要菌种分布情况[n(%)]
2.4 耐药性分析
通过药敏试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抗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药物主要是碳青霉烯类药物,比如:亚胺培南,此外,采用头霉素药物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也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以万古霉素为主。见表2。
表2 主要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分析[n(%)]
3 讨论
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在达到抗菌的同时也产生了多重耐药性细菌,尤其是一些母体在使用大量抗生素后会造成新生儿出现多重耐药性,使得新生儿在出现常规感染后使用常规的抗生素药物已经失去了作用。根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新生儿感染,因而在临床上应重视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处理工作,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生儿发病后的治疗难度[5]。
造成新生儿感染以及多重耐药性的原因较多,根据大多数学者的临床研究,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儿的胎龄、住院时间、Apgar评分、出生时的体重、肠外营养情况、机械通气、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以及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等。在新生儿中,尤其是低体重儿以及早产儿临床感染的可能性更大,这些新生儿自身发育相对于普通新生儿更不成熟,同时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全,部分新生儿存在着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些都会造成新生儿的感染。除此之外,部分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在抢救过程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等介入性操作,这些会进一步破坏新生儿自身的防御体系,增加了病原菌感染的可能性。
在临床新生儿病原菌检查方面,常规的就是通过细菌培养、抗原检测、新生儿感染液的检测等,临床常用感染液有痰液、胃液以及血液等,具体选择中应结合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做好病原菌的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知晓病原菌,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治疗[6]。
本次研究中对新生儿多重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多重耐药性主要来源于重症儿科监护室,同时以痰液标本占大多数,这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新生儿中呼吸道系统疾病本身的发病率较高,在多重耐药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株占多数,检出率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这些研究内容都可以为新生儿科常见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的治疗提供参考[7]。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选择的抗生素药物既要对多重耐药菌发挥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对新生儿的影响。对于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可采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进行治疗,此外需要强化医院内部重症儿科监护室临床抗生素药物的监管,比如:头孢三代药物在使用后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因而应限制此类抗生素的使用。
新生儿在临床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相关内容确定出合理的抗生素药物,保证抗生素用药的合理性。综上所述,新生儿科存在着一定的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对重症儿科监护室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儿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规范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确保新生儿科的用药安全。
[1]宁咏梅,周向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10):1326-1328
[2]万小华,周治球,徐淑娟,等.多重耐药菌致患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05):683-684
[3]余燕红,陈影,陈少华.小儿多重耐药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2):76-78
[4]万小华,周治球,徐淑娟,等.多重耐药菌致患儿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5):683-684
[5]陈雅杏,陈影,陆丽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及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5):685-686
[6]肖倬君,彭小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种类及药敏结果临床意义评估[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7):93,105
[7]温壮飞,孙虹,卓珠琳,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耐药率分析[J].海南医学,2016,(10):1625-1628
郭媛媛(1986~)女,河南孟津人,硕士,主治医师。
R722
B
1008-0104(2017)05-0148-02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