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牙颌患者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试验研究①
2017-11-21孙晓峰刘继光
孙晓峰,刘继光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对无牙颌患者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试验研究①
孙晓峰,刘继光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比较正常颌患者和无牙颌患者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用传统法分别对健康正常颌患者和健康无牙颌患者共32例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者麻醉失败率。结果 :正常颌患者麻醉失败率为12.5%,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率为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率高于正常颌患者。
下牙槽神经; 麻醉失败;无牙颌;试验研究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牙槽外科手术的重要步骤,但对使用传统注射法(翼下颌注射法)麻醉无牙颌患者下牙槽神经疗效的病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应用传统法对无牙颌和正常颌患者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以麻醉失败率作为最终评判结果,期待从实验研究的角度证实无牙颌患者麻醉难度高于正常颌患者,从而利于口腔医师提高工作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到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32例健康老年患者,其中正常颌患者16例,无牙颌患者16例。
1.2 纳入研究标准
①试验组均是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健康老年人②所有患者均未诉有麻药过敏史或麻药抵抗现象③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是65~75岁的老年患者。④本试验预期获得的结果判定标准权威且国内认可,符合WHO评价的要求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患者,②对利多卡因过敏或效能抵抗的患者,③年龄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以及因其他原因无法进行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试验器械
碘伏(山东利尔康,批号:151211A),5mL注射器(侯马市康福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60120),2%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I75D1),口腔盘(石家庄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60113)[1]。
1.5 实验方法
1.5.1 试验分组
采用多级抽样法,在来院就诊的男患者中随机抽取8例正常颌,8例无牙颌患者,并在女患者中随机抽取8例正常颌,8例无牙颌患者。按照是否为无牙颌分为AB两组。无牙颌为A组,正常颌组为B组。通过多级抽样,最终AB两组每组16例且每组内男女人数同为8例。
1.5.2 试验方法
AB两组均由同一术者操作,均采用翼下颌注射法口内注射,麻醉药量均为3mL。进针点均选取翼下颌韧带的中点外侧3mm进针,并与下颌平面平行刺入,进针时与中线成45°。抵达骨面后回抽,注射5min后用探针检测同侧下唇感觉。
1.5.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将探针检查疼痛程度按照由轻到重分为四级①无痛②稍有酸痛感③较痛但能忍受④疼痛强烈无法忍受。③④可归类于麻醉失败。统计两组的麻醉失败率和回抽有血例数。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P<0.05计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32例参与者均完成实验无中途退出者,实验结果准确且客观有效。见表1。
表1 32例参与者随机分组
注:随机数在0~100之间随机选择。R:将选好的随机数字由小到大排序。
2.2 两组回抽有血例数和失败率
见表2。
表2 AB两组实验效果比较
如表2所示,应用传统法阻滞麻醉无牙颌患者的总失败率为37.5%,回抽有血共2例。正常颌阻滞麻醉失败率为12.5%回抽有血1例(P<0.05)。
3 讨论
3.1有关无牙颌患者下牙槽神经与周围血管神经的组织学研究
下颌小舌位置的三种形式: 55%位于下颌孔的前方; 37%位于下颌孔的前内方, , 8%位于下颌孔的内侧,。下颌孔的形态通常呈三角形或椭圆形,以三角形形状出现为85%,以椭圆形出现为15%。下颌孔位置解剖:下颌孔的图形几何中心与下颌支前缘边界的最短直线距离为(17.87±2.18)mm;该几何中心至下颌升支后缘边界线的最短直线距离为15.83±2.23 mm;下颌孔图形几何中心至下颌切迹的最小连线长度平均为(23.24±2.81)mm;下颌孔几何中心到下颌体下缘边界的最小直线距离为(25.76±3.66)mm[2]翼下颌间隙与下颌孔关系:翼下颌间隙在下颌孔上缘偏上方约1.00 cm高的平面内,(13.60±2.70)mm宽,(22.20±4.10)mm长,且下颌神经主干直径约为(4.90±1.30)mm、下牙槽神经主干直径约为(2.60±0.50)mm、舌神经主干直径约为(2.40±0.60)mm、颊神经主干的直径约是(2.40±0.60)mm[3]现有研究表明,下牙槽神经在经过下颌第二前磨牙时分为粗度不同的两个分支,较细的神经管向正中线方向走行,较粗的神经管的终末分支即为颏管,行向后上外与颏孔相连。 颊神经走行及位置:下颌神经分出颊神经,该神经分出后往下前行,从颞肌止端上份进入颞肌鞘膜,且在下颌升支前缘偏内方向与颞肌的肌键纤维平行向下继续走行,最终在下颌第二磨牙颌面远中穿出鞘膜[4]。舌神经走行和位置 :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的稍前方约1cm,舌神经常向前向下走行,舌神经一般在舌骨舌肌稍外侧由下至上越过下颌下腺最终移行至舌尖部分。舌神经是感觉神经,主要支配口底部和舌前2/3黏膜的躯体一般感觉[5]。下牙槽神经麻醉区域:司管包括同侧下颌骨、同侧下颌牙列、并司管区域内牙列的牙周膜、以及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和黏骨膜及下唇部[6]。下牙槽神经出颏孔后成为颏神经,第一二前磨牙之前的牙列由于有对侧颏神经的交通支出现,有时麻醉效果相对一般。舌神经麻醉区域 :麻醉显效时该神经同侧下颌的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均被麻醉。 此时同侧舌有烧灼、肿胀、麻木感,并且以舌尖部最为明显[7]。行改良法一次性麻醉下牙槽神经和舌颊神经者,一般舌神经比下牙槽神经更早出现麻醉成功的指征。如果注射10min后仍没出现麻醉指征,或麻醉程度不能耐受手术,此时建议术者重新注射。
3.2 无牙颌患者麻醉失败可能性相对较大
分析原因:下颌骨量本就比上颌少,无牙颌骨吸收又较为严重,麻醉进针点即黏膜解剖标志往往因患者长期缺牙或不良颌位关系和咀嚼习惯掩盖或发生移位。麻醉失败常是因穿刺点、注射角度和注射深度不正确所导致的,所以要严格按要求操作。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当局麻药被注射到下颌孔上方的神经沟内,阻滞麻醉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下颌孔的位置与下颌形态有密切关系。阻滞麻醉应用频繁具有很高的操作地位故在麻醉前,术者应仔细了解患者下颌形态。如下经验可供学者参考①下颌升支的宽窄可影响操作的成功率,当下颌升支宽度较一般情况下大,此时该患者下颌孔与其升支前缘间的最短直线距离也越大,此时术者应进针深一些[8]②下颌骨弓较宽,注射器手柄应尽量朝向对侧口角靠近并稍压口角,使针头能够躲开下颌骨内斜嵴的阻挡使之不发生偏移,沿直线通路到达下颌孔位置;当下颌角角度比一般经验大时,那么下颌孔位置也会变高,此种情况下注射要进行相应调整,这样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③下颌升支的宽度对麻醉操作的影响较大,若下颌孔到升支前缘的连线长度大,进针深度应在合理范围内适度增加一些。如下颌骨弓宽,注射时应尽量在颊脂垫尖最低点稍后方进针,与中线所成的夹角越大,针头越容易避开下颌骨内斜嵴的阻挡,从而直接的到达下颌孔附近,操作过程中针尖弯④异位神经或神经交通支支配下颌角的角度愈大,下颌孔的位置相应越高正在发育阶段的人下颌孔的位置与成年人相比要高且要靠后,进针时应适当加以调整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针方向与中线的最佳角度为(43.2±2.3)°,进针最佳深度(22.20±3.20)mm。传统翼下颌注射法将注射器尖摆到对侧口角处,此时为最佳角度。总结本实验,通过数据对比证实无牙颌阻滞麻醉失败率高于正常颌患者。尤其当患者缺牙时间过长或缺牙后未及时行全口义齿修复时,黏膜注射标志常常发生移位或消失[9]大大增加了阻滞麻醉的操作难度,降低成功率。本实验中选取患者大张口时翼下颌韧带中点外侧3mm为进针点也是试图寻找患者失牙前的下颌孔位置。试验中两组的回抽有血率相近但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暂不确定。本实验用分组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无牙颌患者比正常颌患者更易麻醉失败的临床经验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1]德志, 屈波, 杜传亮. 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方法教学疗效对比[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4(12):7-9
[2]赵晓萍.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相关解剖学研究[D]. 南华大学, 2008
[3]赵晓萍, 洪丽, 安高,等. 成人下颌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2008, 36(1):29-31
[4]涂玲, 彭润桃,刘良奎,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有关骨学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7,(3):177-179
[5]廖进民, 赖汉标, 吕端远,等. 舌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8(Z1):101-103
[6]张晓鹏, 邹高峰, 李超,等. CGF联合骨代用品在促进骨缺损愈合的实验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37(3):49-50
[7]岳建永. 闭口口内注射法麻醉下颌神经的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4):119-120
[8]李点典, 南欣荣, 谢耕耘. 3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与评价[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1):36-38
[9]王晗, 朱杨, 李鹤佳. 上颌后牙区应用短种植体的优化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 38(4):29-30
Theexperimentalstudyofalveolarnerveblockanesthesiainpatientswithnoteethandnormaljaws
SUNXiao-feng,LIUJi-guang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block anesthesia between patients with normal teeth and jaw and patients had no teeth and jaw.Methods3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no-teeth jaws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block anesthesia by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 The failure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Failure rates of jaws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teeth and jaw was 12.5%, the failure rate was 37.5% in patients of no-teeth jaws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failure rate of anesthesia in no-teeth jaws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ferior alveolar nerve;anesthesia failure;toothless jaw
孙晓峰(1991~)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刘继光(1955~)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liujig550@163.com。
R614.3
B
1008-0104(2017)05-0019-02
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