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推广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2017-11-21梁帝允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文|梁帝允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辑|王雯慧
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推广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文|梁帝允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编辑|王雯慧
梁帝允
农药在现今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农药的合理使用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减少化学能源的使用和碳的排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17世纪,土豆已经成为爱尔兰岛的首选农作物。1844年,一种导致晚疫病的卵菌扩散到欧洲,蔓延速度很快,1845年夏登陆爱尔兰岛,首次大暴发,使得爱尔兰全岛土豆减产1/3,第二年(即1846年)再次大流行,产量几近无收,减产3/4,1848年又一次大发生,程度轻一点,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长达七年之久。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了20%到25%,其中约100万人饿死和病死,约100万人因灾荒而移居海外。
这便是由马铃薯晚疫病曾造成爱尔兰大饥荒的著名事件。
病虫害是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因病害常年损失在10%以上。植物病虫害不仅可引起农作物产量的减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其国际贸易。
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受害损失巨大。据统计,在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种类高达1600种,因此,植物保护对我国农业保持稳产增产,农产品供给丰富充足,对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临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总体比较平稳。一是迁飞害虫,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发生平稳;二是病害加重,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小麦茎基腐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穗腐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加重,水稻细条病、基腐病回升;三是一些检疫性病害发生危害。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和苗木调运频繁,地方违章调运种子苗木时有发生,及防控难度大等原因,一些检疫性病害扩散蔓延危害。柑橘黄龙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香蕉枯萎病等检疫性病害在部分地方发生危害。四是病虫草抗性问题突出,如小麦赤霉病菌、二化螟、小菜蛾、蚜虫(小麦、棉花)、杂草等抗药性问题突出,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影响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实施。
农药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使用农药是我国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对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据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农药利用率在37%左右,约70%的农药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自1990年以来,中国农药原药和制剂的发展速度加快,产量不断增长。2007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农药使用国。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达133万吨,2/3用于出口。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2016年我国农作物防控农药使用商品量91万吨(有效剂量29万吨),其中杀虫剂占42%左右,杀菌剂占22%,除草剂占33%。生物农药使用比例占10%左右,高毒农药使用比例为1%左右。
当前农药使用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农民农药使用知识缺乏,科学安全用药意识差,我国现有2.5亿农户,3亿农业生产人员,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二是农技推广体系有待加强,据调查,目前60%的农药使用者依靠经销商的推荐购买和使用农药。三是专业化防治程度比较低,80%以上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由农民自己完成。四是农药使用量偏高,近几年全国农药用量都在30万吨(有效剂量)左右,制剂100多万吨。五是农药利用率偏低,目前农药利用率为37%左右。六是农民乱扔农药包装废弃物现象比较普遍,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影响和对农村环境污染现象也愈加明显。
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推广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
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017年年初农业部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加强农药使用推广工作是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低残留农药及新剂型(如颗粒剂、水乳剂、悬浮剂、种衣剂等)和使用方法(种子处理)。
二是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推广对靶性强、农药利用率高的新药械和先进防飘喷头,提高利用率。适应当前农村发展新形式,近年低空无人旋翼施药机快速发展,今年作业面积可望达一亿亩次以上。
三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适应现阶段农村、农业生产实际,适应病虫害防治规律,是全面提升植保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各地统防统治的试点结果显示,一般大田作物每季减少用药1~2次,园艺作物每季减少用药3~4次,化学农药用量减少20%~30%。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敌种群数量明显上升。示范区亩增产8%以上,每亩节本增效150~200元。2016年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8.8万个,从业人员139万人,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率35.5%。
四是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首先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之有效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监督管理法规和规章,使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有章可循,切实把农药废弃物的处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次是建立有效的回收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主体,采用多种模式与机制,探寻适合当地特点的管理模式。如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专项资金;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谁生产销售农药,谁负责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成立专门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公司;对农民试行有偿回收。再次是推动农药包装升级换代。研发可降解的新型农药包装物,从源头上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五是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是做好对农民和农药经销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培训病虫防治的有关知识,让他们熟悉和掌握病虫防控关键环节与技术要点,提高安全用药技术水平。(本文根据作者10月23日在“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五方谈——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农药科技”论坛的发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