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发展的绿色之路

2017-11-21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农药绿色农业

本刊记者|杨阳

农药发展的绿色之路

本刊记者|杨阳

农药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应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通过政策管理、科研转型、市场引导等方面,推动农药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走上绿色之路。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利用对环境友好、生态和谐和有利食品安全等措施来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保障当前国内外普遍关心的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药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应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药产业走上绿色之路,通过政策管理、科研转型、市场引导等方面,推动农药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

新理念:农药需要绿色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理念会带来新思路、新方向、新的发展着力点。绿色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农村建设离不开绿色发展。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绿色发展。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农药绿色发展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人民日报》撰写的文章指出,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更加注重生态保育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从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内在属性、根本要求、重要目标等方面来看,农药绿色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休戚相关。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周普国说:“大力发展低毒低残留和生物农药,是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的源头保障;着力提高农药利用率,是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保护资源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的有力武器、是农药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农药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农业绿色发展指导思想的积极实践,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

新政策:管理引导绿色发展

新理念催生新政策,新出台的管理政策将引导农药产业向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随着2017年6月1日实施新的《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农业部先后发布了11个配套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这些新政出台标志着农药管理政策更加科学、合理、现实,同时也引领着农药产业向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农药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近期,经中央编办批准,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加挂“农药管理局”牌子,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抓好农药管理各项工作。农业部农药管理局将主要承担农药产业规划、行业指导、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工作。在过去,农药行业有农业、工信、质监等部门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单位有安检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等。新的管理政策将农药管理全面地从生产、市场准入、经营、使用、回收、等全产业链延伸,实现全程监管。

明确绿色理念引领农药产业发展。《条例》坚持问题导向,把修订《条例》与农业发展方向有机融合,明确了绿色理念引领发展。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支持研发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加快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绿色农药的登记;推行绿色清洁生产,降低环境风险;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的施药器械;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制度,明确由生产企业、经营者负责回收。

农药将推行质量追溯,推动农药绿色发展。目前,我国的种子和兽药都已做到可追溯,农药的可追溯系统正在积极建设中。新《条例》及配套规章首次要求农药标签上必须要标注二维码,给每一瓶农药都贴上了唯一的信息化“身份证”,实现“一瓶一码”。目前,农业部正在建设农药数字化管理平台,将覆盖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实行快捷申报、高效审查、实时查询、全程监管。该平台将成为农药绿色发展的“听诊器”,通过对全系统、全流程、全要素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病灶”和痛点;努力将之打造成为农药绿色发展的“指南针”,通过对政策落实、行业管理和市场服务进行可视化展现,检验农药绿色发展的成效,有效避开发展误区和盲点;努力将之打造成为农药绿色发展的“助推器”,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农药绿色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科技:农药绿色发展的关键

农药研发是农药行业发展“皇冠上的明珠”,科技是农药绿色发展的关键。

农药绿色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品种、新的创新机制。周普国建议,加快推进农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支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等申请新农药登记,制定细化措施,落实农药创制者知识产权、商业开发权、登记转让权的有效保护。开展农药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向各级发改、科技、农业等部门,争创农药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组建农药创制联盟,鼓励联合项目申报、联合技术攻关,争取广泛支持,形成创新合力。学习借鉴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改革模式,深化农药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建立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平台和托管中心,制定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优化服务支撑,组织农药创新论坛,交流科技前沿和产业动态,招揽国际一流智力资源;推动发展产业创新基金,广泛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入,为企业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提供催化剂。鼓励科技人员与企业深度合作,打破院所和企业界限,推动农药创新由国家主动向市场化、绿色化、产学研一体化方向转变。

生物源农药是农药绿色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农药行业的发展的方向。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生物技术或仿生合成具有农药功能作用的生物制品”。广义上的生物源农药包括昆虫天敌、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抗生素农药。

我国生物源农药已有一定发展基础,但推动农药绿色发展还需要科技支撑。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生产已初具规模,我国是Bt、阿维菌素、井冈霉素的生产与应用及出口大国,Bt年产值约3.5亿元,年出口1.5亿元左右,阿维菌素年产值15亿元,年出口约7亿元。木霉菌等真菌生物农药发酵产抗逆性孢子工艺取得突破。传统微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应用推广面积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我国害虫天敌的生产与利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赤眼蜂的人工繁殖与应用全球面积最大,年繁蜂量100亿头左右,应用2000万亩以上。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生物源农药在整个农药产业中的比重很低,2012年我国的生物源农药年产量约为29万吨,约占农药总产量355万吨的8%,可以看出,生物源农药的单剂产品所占市场份额较低。我国的生物源农药发展还需要科技发力,才能支撑农药行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新实践:推广中践行绿色理念

农药绿色发展应是全产业链式绿色发展,从研发、管理、推广都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0月23日,《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举办主题为“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农药科技”的创新五方谈会议

当前,农药绿色发展在推广阶段存在较为突出问题,推广使用也是农药绿色发展的痛点。一是农民农药使用知识缺乏,科学安全用药意识差,我国现有2.5亿农户,3亿农业生产人员,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二是农技推广体系有待加强,据调查,目前60%的农药使用者依靠经销商的推荐购买和使用农药。三是专业化防治程度比较低,80%以上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由农民自己完成。四是农药使用量偏高,近几年全国农药用量都在30万吨(有效剂量)左右,制剂100多万吨。五是农药利用率偏低,目前农药利用率为37%左右。六是农民乱扔农药包装废弃物现象比较普遍,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影响和对农村环境污染现象也愈加明显。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梁帝允给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低残留农药及新剂型(如颗粒剂、水乳剂、悬浮剂、种衣剂等)和使用方法(种子处理)。二是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推广对靶性强、农药利用率高的新药械和先进防飘喷头,提高利用率,适应当前农村发展新形式。三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统防统治是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适应现阶段农村、农业生产实际,适应病虫害防治规律,是全面提升植保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推动农药包装升级换代。研发可降解的新型农药包装物,从源头上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五是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是做好对农民和农药经销商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培训病虫防治的有关知识,让他们熟悉和掌握病虫防控关键环节与技术要点,提高安全用药技术水平。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农药作为农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农药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