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的分析

2017-11-20刘宪栩王云昊王原吴杰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智能控制电力系统

刘宪栩+王云昊+王原+吴杰

摘 要:调度和监控是保持电力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监控调度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基于此,本文试分析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并尝试在电力系统各项工作中对这一模式进行利用,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智能控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160

0 前言

调度工作是指对电能进行调度分配,监控工作是指对电力系统的工作进行实时的监控、了解其基本情况。随着我国发电量、用电量的不断增长,调度和监控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探讨相关内容,并就调度和监控一体化构想进行必要的分析,有利于相关工作的具体开展。

1 输电工作中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

输电工作中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主要是针对较高层次的电力系统,比如大型发电厂,该环节的调度监控一体化也因此而意义重大。

比如某火力发电厂,其输电目标为邻近的A、B、C三个县,在此前的工作中,电能是平均输送的,但三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量存在一定差异,电能浪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求充分把控、调度输电量,该火电厂决定在输电环节采取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办法。输电作业开始后,监控同时进行,电能通过高压线路输送至A、B、C三个县,经过一个月的监控,火电厂了解到A县用电量最大,B县用电量为A县的89%,C县为A县的83%,在这一数据的支持下,后续工作中,火电厂调整输电模式,三个县电能输送的比例按100:89:83的模式进行,有效控制了电能浪费和供应不足的局面。

同时,由于C县存在一个较大的加工厂,B县旅游业发达,导致三个县的电能使用量存在一定的动态变化,在进行输电作业时,由监控设备了解三个县用电的实时情况,当某C县的加工厂开始工作时,火电厂可以迅速调整输电模式,将C县作为供电的重点。进入夜间,C县的加工厂不再大量耗电,而B县发达的旅游业导致用电量激增,火电厂通过监控了解其用电增加情况,进行调度,再将B县作为供电重点。

输电工程中的调度和监控一体化,能够有效保证大范围内电能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2 配电工作中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

配电工作中的调度和监控主要针对用户端,由于我国电力用户分散,用电量情况多变,进行调度和监控十分必要。

以某县的配电工作为例,该县共有人口12万人,面积1400平方公里,人口较为分散,在传统供电模式下,县级配电所采取的是平均配电的方式,部分地区用电量较少,导致了浪费,而县区内偶尔会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为求改变这一局面、实现配电工作精细化,该县采用了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手段。在配电进行时,通过实时监控了解了该县辖下的各乡、镇、街道、村、机关、居民家庭的用电情况和动态变化,该县农村大部分地区在夜间处于用电高峰期,其平均用电量为白天的187%,而冬季用电量则为其他季节的206%,县区用电变化也呈现出类似特征。为求进一步了解具体内容,该县工作人员将监控系统的所有数据进行筛选收集,通过云计算得出了较为科学的结果,并应用于后续配电工作中,实现了合理的电能调度,使电能浪费和县区供电不足的局面得到了解决。

同输电阶段的工作类似,配电阶段的工作也可以进行实时的电能调度和监控,并以一体化的方式实现该项工作,电能的使用效率、用户的用电稳定性借此得到了有效保证[1]。

3 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的关键技术

3.1 数据收集技术

调度的对象是电能,监控的目标是数据,在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情况下,调度的基础之一是监控,因此数据收集技术就成为电力系统能够实现调度监控一体化的核心。为求实现高效的数据收集,可以在用户端和传输端同时进行监控工作。

用户端的用电监控工作,目前仅局限于用电量,对于用电高峰时段、动态变化几乎没有任何记录,后续工作中,上述两项数据将是收集的重点。相关人员可以在用户端加装设备,以每小时为周期实时记录用户用电情况,每日生成日志,传输回控制端,作為后续管理的依据。该方式的数据收集工作需持续1年以上。传输端的用电监控工作,与用户端类似,也应以每小时为周期进行,并每天生成日志,作为后续分析的依据,该方式下的数据收集工作也应长期进行。另外,工厂、学校等大型用电场所需单独进行数据收集和记录工作。

数据收集技术是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的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各类数据均收集要做到细致、系统,并应用云计算等技术得出可用的科学数据。

3.2 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的主要支持技术,由于监控和调度需要实时进行,不可能由人员随时控制,因此智能控制成为了可靠的选择。

以上文所述的火电厂供电为例,A、B、C三个县中,由于B、C两个县用电变化的动态性明显,在输电过程中,通过监控了解C县加工厂的用电变化,并在用电量增大的瞬间,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调度,将电能输送的重点调整为C县,有效保证了电能的持续供应;而当B县用电量增加时,也通过智能设备瞬间感知,并进行调度。智能模式效率高而且反应迅速,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的主要支持型技术[2]。

智能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对各个对象实现监控,其可以认为是和监控系统相匹配的一项技术,通过智能监控对所有关键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强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当监控系统发现安全隐患时,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

4 总结

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一体化的方式、技术,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一体化可以在大范围输电环节和具体配电环节得到应用,并显著提升电能利用的效率和用户用电稳定性,实现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一体化运行的关键技术则是数据收集技术和智能控能技术。后续工作中,应用上述理论,对相关工作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黎英.探讨如何优化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告警信息[J].低碳世界,2014(17):40-41.

[2]黄劲.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告警优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136-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能控制电力系统
车载充电机的电瓶电压采样及处理
智能控制在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控制项目实践教学设计
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智能控制教学改革探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浅谈开关式电梯IC卡系统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