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卫类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现状与对策

2017-11-20张婵龚莎曹咏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微课

张婵+龚莎+曹咏平

摘要:随着临床医疗、护理管理、医学技术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的研究人员及医护人员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工作领域,日益复杂的临床诊疗及技术研究等工作对信息化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分析当前高职医卫类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重构教学内容,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改革成通识内容和专项内容两个模块;通识内容模块实现基于微课自主学习,专项内容模块实施项目化教学;重构课程评价体系,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该课程的教学能更好地辅助于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练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通识模块;专项模块;微课;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25-0090-02

Abstract: As the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of medical treatment, medical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high, future researchers and medical staff are facing growing fields of work,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echnical research work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put forward specific idea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special module use project based teaching;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 promot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making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can better assist in this professional course knowledge learning and skills of practice.

Key words:general module; special module; microlec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医疗、护理管理、医学技术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的研究人员及医护人员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工作领域,日益复杂的临床诊疗及技术研究等工作对信息化能力要求也日趋严峻。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全国医卫类高职院校所设置专业主要分为三个大类:健康服务类、医学技术类和临床专业类,这些院校所培养的医疗技術人才在一定时期内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医疗技术信息化的推广与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高职医卫类人才的信息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现阶段主要取决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文化课程的开设,以我校为例,校内一年级医卫类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该课程承接着我校所有医卫类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而该门课程现行的教学实施因受计算机等级考试、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基础的严重差异化等因素束缚,仍然没有突破计算机基础知识传授,切实紧扣各专业人才培养对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特殊要求的瓶颈。因此,本文以我院为例,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1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

(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所确定的授课内容、教学任务素材没有充分结合对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出现了一本教案通用于所有专业的问题

由于我校医卫专业门类较多,需要授课的班级数量大,且班级学生人数多,授课教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区分学生所学专业和技能基础的问题,出现了部分授课教师任教不同专业而使用同一本教案,甚至一本教案教授几年,多位老师共用一本教案的现象。

(2) 生源基础差异问题严重

高职学校学生的来源途径广泛,有普高、中职的高考正录生,对口生及返校培训生等;有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也有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学生。这其中大部分学生自小就熟知计算机基本操作,也有部分来自偏远山区的从来就没有摸过计算机的学生。这种基础差异极其严重的问题也困扰着授课教师,如果教师选定的讲授内容过于基础,易造成有基础的学生认为学习过于简单,可听可不听,造成学生厌学、逃课问题的发生;如果教师选定的讲授内容过于深奥,也将致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听不懂,跟不上,甚至厌学、逃课问题的发生。探究教师如何结合高职不同专业的生源情况,切合不同专业、满足不同基础层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求势在必行。

(3) 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全校所有医卫专业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直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的境地,而开设了其所占课时比例也不足2%。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积极性,该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将原来教师边讲,学生边操作的传统型教学形式转变成了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形式。该方法虽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单一的知识获取和技能训练渠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丰富课程的教学形式和信息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多方法地组织课程教学来不断满足不同知识层级学生的需求,也是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