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画·时评

2017-11-20董文利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购书博士生清洁工

董文利

老师列队鞠躬教礼仪有点跑偏

“贵阳一小学,老师穿戴整齐,给入校的学生们鞠躬,你怎么看?”一条微博引发各方热议。有人称是作秀。校方称,此举只为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恭敬之心。

向老师鞠躬、给家长洗脚,都只是德育的形式,让孩子真正明白其中的内涵,从心底生发感恩、敬重等情感,才是目的。想让孩子谦恭懂礼,老师和家长要正确示范:生活中尊重长者,待人友善,用语文明,展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至于孩子具体该怎么做,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已有很清楚的阐述。

相互尊重绝不等于长幼无序。师生友好互信,关系融洽,更多地有赖于日常教学生活中充分沟通和交流。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与其排队给他们鞠躬,迎宾一般隆重,不如牵起他们的手,亲切地带他们走进校门吧。

“博士生替父母扫街”没啥毛病

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替父母扫马路”的微博火了:29岁的小钱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困,五六年前他的父母为了供养他读书就到嘉兴做环卫清洁工,省吃俭用很辛苦。小钱暑期早上帮父母扫马路,以减轻他们的劳累。有人感动点赞,也有人认为父母太辛苦,当事人应该早点出来工作减轻负担。

“博士生替父母扫街”之所以撩人眼球,无非是舆论传播的标签思维所致。值得警惕的是,在公众谈论博士生该不该、对不对的同时,已然对清洁工这个职业戴上了歧视性的有色眼镜。试问,如果扫马路真是有尊严而又体面的公共职业,“博士生”的身份还会与之形成话题上的断裂感吗?说得更直白一些,因为一些人觉得清洁工是低下的群体,因此,博士生子女抡起扫帚的同时,才有了围观的“惊诧程度”。可问题是,今天的清洁工,为何还是个需要被悲悯的职业选择呢?

一屋不扫,天下难扫。城市也好,家庭也好,保洁并不是个低下的工作。我们在褒扬博士生孝亲敬老的同时,亦该让清洁工这个职业享有基本的职业尊严。

“看病先考试”是啥套路

近日,一篇“看病前先考试,考试不及格不給看病”的文章把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银屑病科的张英栋医生推上了舆论漩涡。据介绍,入院考试确实存在,考试内容全部出自张英栋出的四本书,此外,在张英栋处看病的患者也都被他推荐购书。张英栋称,考试只要求住院的病人参加,从未强迫患者去购买自己的书,而考试、推荐购书的目的是为更好治病。

这难免让人产生两点质疑:一是刻意炒作,招揽患者;二是变相卖书,借机牟利。从医德上讲,“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以考试的形式卖书、以治疗的名义荐书,无论如何也洗脱不了借机牟利的嫌疑。

在医患关系较为脆弱的当下,医患之间应该纯粹、清朗一些,不宜存在一些扯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因素,否则很容易破坏互信、加深误会。入院考试、推荐购书已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势必影响医疗机构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涉事医院应出面给个说法,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医生设置就诊门槛、增加患者负担,也反映出医院管理存在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购书博士生清洁工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士生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张力及其消解
判断:哪位洗得快
清洁工
迎春佳作
中国博士生的苦与乐
环境清洁工
为何导师成了压垮杨宝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是幸运星?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