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还是应对
2017-11-20乔彦
乔彦
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媒体上,“防拐”一直作为热点话题而被重点关注。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容不得半点闪失。但我们在防拐教育中一直对孩子说“小心陌生人”,把认识的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划入“不可接触”的范围,让孩子误以为“不认识的人就是坏人、认识的人就是好人”,这种错误的观念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是有害无益的。一方面,容易造成孩子对陌生人的无端恐惧和不信任,让他们变得处处防备,甚至吝于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我身边就碰到过这样的例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真正防范可能受到的伤害。“陌生人”是一个相对于“熟人”而言的群体,那么“陌生人”是不是一定等同于坏人呢?“熟人”是不是就一定可靠呢?显然,有一定社会阅历的成年人都清楚并不是这样的。有数据显示,在对年幼孩子的侵犯案件中,大多数“坏人”都来自“熟人”群体。年幼的孩子以其阅历和能力,能分得清这么复杂的状况吗?
事实上,孩子们本来就很难分辨“陌生人”和“熟人”之间的界限。笔者曾经对若干学前儿童作过个别访谈,了解其对“陌生人”与“熟人”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结果发现,孩子们认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没见过的就是陌生人;和其作过交谈、有过简单接触、接受过其礼物的,就不属于陌生人了。罪犯深谙孩子的这一心理,在诱拐孩子时会耐心地运用各种方法打消孩子的戒备,让孩子乖乖跟着走。
在美国的儿童安全教育中,教给孩子的往往是一些简单而具体的分辨和防御方法。例如在教导孩子防御陌生人时,父母会告诫孩子,如果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向孩子求助“小朋友,你能帮我做××事情吗”,大多是很可疑的;“我有最新款的游戏机,你想跟我去看一下吗?”如果有人发出这样的邀约,邀请你到对方家里、车里等地方,请果断拒绝……成人要结合孩子的真实生活,假设具体的情境,包括可能出现的对话和行为,教会孩子分辨的方法并进行演练,才能让孩子在面对可能出现的事件时有具体的应对方法。
笔者班上曾经有一个孩子,中班时,她和妹妹在公园和父母走散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老师说过,我们不能哭,不然坏人就会知道我们和爸爸妈妈走散了”,然后她判断带着孩子的成人应该比较可靠,就主动求助于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成人,并向其借了手机打给父母,让焦急的父母顺利地找到了两个孩子。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孩子在遇到实际問题时,需要明确可能出现的危险,寻求相对可靠的人和具体的自救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或带着孩子的成人寻求帮助,不随便跟别人走,借电话打给家长,这些都是平时班里在关于“自我保护”的话题中讨论过的具体可操作的策略。可见,变空洞的“小心陌生人”的口号,为具体的“遇到……情况时我该怎么办”,才是有效的防拐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