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娄”的文博情怀

2017-11-20肖凌霄

藏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博馆长贵州省

文/肖凌霄

“巴娄”的文博情怀

文/肖凌霄

◎1997 年5 月26 日,吴正光在维修后的贵州省博物馆陈列大楼前留影

苗语“巴娄”,伯伯之意,也是吴正光的笔名。

吴正光曾是贵州省博物馆馆长。他1963年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贵州,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在贵州省文化厅工作了三十多年。退休的前三年,也就是1996年至1998年,调到贵州省博物馆工作,任馆长。如今八十高龄,还笔耕不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吴正光到苗寨考察,村民知他是苗族,称呼他“巴娄”。此后,他便以“巴娄”为笔名发表民族文化方面的文章。渐渐地,在贵州文博界,几乎无人不知“巴娄”。“你去黔东南苗寨,去镇远,去郎德,一提巴娄,很少有人不知道。”他自豪地对我说。

巴娄爱写日记,工作几十年从不间断。他认为,他的一百多本日记不仅属于个人,也是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志的一部分。

透过这些发黄的日记本,巴娄几十年为贵州文博工作的点滴像散落于时间的珍珠被线串了起来。翻开他在贵州省博物馆工作三个年头的工作日记,加上历史图片,再现一些馆长足迹。

1996年至1998年,吴正光在贵州省博物馆担任馆长期间,主要抓了治理整顿、馆舍维修、陈列展览、学术研究、业务培训等几项工作。其中陈列展览,不仅局限于本馆之内,还发挥“龙头馆”的作用,帮助基层举办展览、修改展览,充实、完善系列专题博物馆,编织贵州文化史迹网。

贵州省博物馆草拟的工作安排,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示;贵州省博物馆举办的专题展览,获得国家文物局的祝贺,受到文化部领导的夸奖,在这全国是十分罕见的。

1997年 5月19日上午,贵州省“5·28活动”组委会在省博物馆举行贵州风情及石文化展览开幕式,北京、山东、江苏、台湾等地的嘉宾作为第一批观众参观了展览,随即观众涌入,萧条多年的博物馆顿时沸腾起来,短短数月,贵州省博物馆从杂乱无章的停车场、租赁点、水果摊变成了展示贵州文化的窗口,还原博物馆的本真。

1998年8月,《郎德开放成就展》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幕。郎德当年作为旅游点和博物馆对外开放的时候,就是吴正光牵头的。

吴正光历任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省抢救民族文物办公室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兼职教授,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因为他,世人知道了郎德上寨。1987年,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此后,还有安顺的蜡染博物馆、台江刺绣博物馆、平坝天台山的地戏博物馆、黄平飞云崖的节日博物馆、思南的乌江文化博物馆……在他的奔走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奔走努力下,贵州很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村寨成为了旅游线上的明珠,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巴娄馆长已经退休近20年。可是他目前仍然很忙,忙着写稿,写书,出书,接受采访……他很幽默地说:“日记中的许多当事人已经故去。如不加以整理,公之于众,我一旦‘出国’,日记就会变成废纸,太可惜了。”于是,他的小校友、孙女、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硕士研究生吴笛给他整理这些日记。因为“巴娄”比吴正光还为贵州文博界所熟知,遂将他在贵州省博物馆工作时的日记取名《巴娄黔博工作志》。

我们期待着这本日记的出版。

◎1998年8 月编印的《郎德苗寨博物馆》小册子

◎1996 年7 月编印的《贵州— 古生物的王国》小册

猜你喜欢

文博馆长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文博扬帆起航
文博学院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浅谈高职院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数字化文博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
农民“馆长”李铜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