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班主任
2017-11-20韩庆芳
□韩庆芳
厉害了,我的班主任
□韩庆芳
魏万琴 摄
班主任是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的老师。我不敢说自己做到了,但我让我的孩子们由衷地说出了:“厉害了,我的班主任!”
“造师”计划——当老师好辛苦
孩子们一旦尝到了讲课给别人听的甜头,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在日常的学案练习、单元检测、阶段性测试中,我常常退到台后,要么说老师课上多了,嗓子不舒服,请同学们帮我讲一讲;要么说这个题有点难,老师不一定能给大家讲明白,谁来帮帮老师?每当此时,孩子们的表现欲被激发,呼之欲出,一个个争着想做老师的助手。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演讲和思维能力越来越好。
老师要学会“偷懒”,学会“示弱”,就像“懒妈妈”培养出“勤孩子”一样。孩子们一个个成了“小先生”,神气起来,他们不再满足只在自己班内讲,还要跨班展示一下!
机会来了,高一期末复习阶段,我开始实施我的“造师”计划,一文一理两个班级一对一辅导、比赛。晚自习,其他班级在教室里热得汗流浃背时,我和孩子们商议把教室搬到操场上。
我对孩子们说:“你们不要以为我们是出去玩的,即便是玩,我们也要玩转历史。”我们以天地为教室,小风吹来,四五十个小老师摇头晃脑,讲得头头是道,不亦乐乎。讲到最后,天都黑了,他们哑着嗓子坚持帮“承包对象”辅导完了,这样的“敬业”精神,真让我感动啊!
把作业当作品——改变思维方式的思维导图
我们通过组织方式的改变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悄然改变。比如,我把日常的“作业”变成“创作”,让孩子们动起来。
“一张白纸好作画”。我常常给孩子们一张白纸,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梳理知识,建构自己心中的思维导图。
只要班主任肯放手,耐心地静待花开,奇迹就会出现。
孩子们交给我的,哪里是作业,分明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纵使有千百个我,也不可能想象出如此多彩的世界。我常常惊叹孩子们的作品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不只是知识的梳理,更是让孩子们学会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只是教材的重新整合,更是对历史课程的补充和完善;不只是一般的娱乐漫画,更是用心在撰写喜闻乐见的历史;这不只是简单的写写画画,更是学生对教材进行的简单化处理吸收。
我承诺他们,把这些作品放进我们的校史馆。我希望在多年以后,他们还能够找到中学时代奋斗的足迹,还可以再次品味这段美好的记忆。
历史的天空——我们一起上演
我有意将孩子们的作品贴满、挂满整个教室和走廊,抬头低头,举手投足之间即与历史相遇,世间最美的风景常在不经意间就出现。
长此以往,想说不爱你,恐怕不容易。就这样,贴着贴着,“铁”了感情,玩着玩着,“玩转”了历史。我们玩出了属于我们班的特有的历史文化,玩出了连接我们师生友谊的桥梁。我们的视野变宽了,舞台也变大了。
我们自发创办了适合历史也适合大家阅读的豪迈校报——历史的天空。我们把历史剧、歌剧、话剧、小品、诗朗诵等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搬上舞台,孩子们自己写台词、做道具、准备服装,用心创造和上演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
我们演《平凡的世界》,让孩子们亲自体验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我们演《老农民》,让孩子们亲身历经沧桑的昨天。
历史可以唱出来:“你的课堂,在历史中流淌;夏商的事悠悠,开来继往。周朝太长,一分成了双;春秋在竹简上,战国忙打仗。”我们模仿菊花台编写现代版的中国朝代歌;历史也可以跳起来:开学的第一个月,我和学生们一起跳着唱历史版的《小苹果》,第一单元的内容就在一蹦一跳中快乐地学完了。
当孩子们把课堂当成自己的舞台,自己就是主角,一切与自己有关,历史的学习就不再是记忆的负担,而成了照亮未来的灯塔。
师生共读——打开心灵的窗户
经常有学生反映历史不好学,书看了几遍,背了几遍,却老记不住,做题差错率还是很高。
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二是没有用“心”去读、去想,犹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所以到运用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阅读是理解、记忆和运用的基础。基础越薄弱的学生越需要阅读。我发现阅读能力差的学生遇到主观题会直接绕道走,有些甚至看都不看,直接跳过去,或考试时抄点材料凑字数。长此以往,表达能力和读书、写作能力都受到了制约。很多阅读欠缺的孩子在课堂上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有时憋得脸通红、急得直跺脚,却还是“茶壶里煮饺子”。
面对这样的学生,背书、检查自然是很多老师应急的“抓手”。但是我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光靠背书就能解决的。
那如何才能既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兼顾考试?
我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办好“学科小报”,每周一期。教师精选文章,可以是系列化的,积累起来就是校本课程;也可以是临时性的,作为当堂教材的补充和拓展。
再如:开“历史阅读课”,每周一节。我把自己家的藏书拿到学校,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由选择,自由阅读,撰写读书笔记,交流阅读心得。
教师精选书目,提供场所和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一旦爱上了阅读,学习才有潜力,有底气。
另外,我还利用节假日,将适合学生阅读的电子书,如《天朝向左,世界向右》;适合学生欣赏的纪录片,如《大国崛起》等,放到公共云盘或学校平台上,作为假期作业之一。
阅读让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兴趣提高了,理解、记忆、运用自然就“手到擒来”。
不仅如此,随着视野的拓展,孩子们已不再满足于在书中、家中、校中仰望历史的天空,他们渴望去寻见“活的历史”。
我们一起到莫言旧居、莫言文学馆追寻大师的足迹;一起到高密民俗馆、《红高粱》基地走近身边的历史。我们一边走,一边谈,一起记录我们的“史记”。
当“日记”变成“史记”,当“作业”变成“作品”,当“作品”变成美好的“回忆”时,你能够想象孩子们是怎样的激动吗?你能够想象这样的教学会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吗?你能够想象这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吗?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高密豪迈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