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问题分析
2017-11-19庄平悌
庄平悌
浙江省高考作文,从2015年提倡写论述文到2016年明确提出“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两年来,我省高中作文教学已明显倾向于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指导。但从2017年高考作文的实际写作情况看,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概念阐释偏差
论述文写作,总离不开对相关的概念进行阐释。这种阐释,就是要对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述、界定,把论述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逻辑更加严密,论证更加充分有力。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涉及三个概念:“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按理说,这三个概念并不难理解,但是却有不少考生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偏差。有的误解了“有字之书”,如《三位一体的人生之书》理解为“人生经历,是可以写下来的路”,《品味过去展望未来》理解为“我心的回忆,是一扇窗,推开了就难合上,上面写着曾经的苦难”,《人生之书》理解为“人的经历和成长历程”等。有的误解了“无字之书”,如《以万物为师》理解为“人们口中的言语”,《完善人生三本书》理解为“书中所传达出的一些道理”,《人生必读之书》理解为“一种未被表达出来的学问”,《读书人生》理解为“未知的世界”等。有的把“心灵之书”误解了,如《读透心灵之书,走好人生之路》就理解为“独处”,而《书香人生》则理解为“行路”。
将“三书”都误解的也不在少数,如《从求知到自知》理解为“科学、哲学、禅学”,《读遍精神与知识道德之书》理解为“知识、精神、道德”,《三书俱全》理解为“学习、行为习惯(即文明)、诚信”,《天地人》理解为“天、地、人”,《人生三境》理解为“少年、中年、老年”,《書之道,人之道也》理解为“知识、成长、宽恕”,等等。
误解“三书”之间关系的亦为数不少,如《书为人生指路》就理解为“有声”和“无声”的关系,并就此展开论述。
概念阐释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考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不准确,不深入,不系统,模糊化,碎片化,浅表化。到了考试之时,脑袋里临时跳出什么,便是什么,不加思索与辨析,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甚至违背常识。
二、审题偏差
我省2017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对作家认为人要读三本大书的看法进行评说。所谓评说,实际上包含着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否赞同作家的看法。这里有三种意见:一种是完全赞同,绝大多数考生如是说;一种是部分赞同,即不必全读三本大书,只要读其中一本即可,也有不少考生如是说;还有一种就是完全否定作家的看法,但此说未在高考中出现。在这个层面上,考生基本没有出错。二,是针对为何要读三本大书进行评说,即阐释“读三书”的价值、意义、效果、作用、影响等。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要求考生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能够反思自己的心灵,促使自我的健康成长。三,是对“三书”之间的关系进行评说,即阐释为何非得读“三书”,而非只读“一书”。
许多考生的审题偏差就出现在第二层面和第三层面上,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是论述读书的方法与途径。如《读古人之书,悟心灵之境》从“当以勤奋读有字之书、当以理解猜无字之书、当以心灵悟心灵之书”三方面论述。《诗意地生活,诗意地阅读》从“诗意地阅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方面论述。《心即为本,升华吾心》从“持一颗明亮之心,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持一颗纯净的心,在社会中才能毫无阻拦;持一颗高尚的心灵,你将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三个角度来论述。《在时代中读三书》则认为“对于三书的阅读,仍要将其放入个人与时代的情景中去,不可照搬照抄”。
一是论述不同的人读书效果不同。如《用心读书》就围绕“特殊时期的人”及“犯错之后的人”展开论述,得出结论:“用心阅读,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一是论述读书这种行为的意义。如《读书,在曲折中高傲前行》以马克思为例,论述“读书使人进步,使人在曲折中勇敢前行”“通过阅读,他们的精神得到满足,了解的事物更多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也更大了”“不阅读意味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显然,作者抛开了“三书”,只是抽象地论述“阅读”这种行为的意义。这当然也是对文题的误解或曲解,而且作者还把“读书”与“阅读”混为一谈。
一是论述读书的态度。如《感谢》紧紧围绕“感谢”展开论述,“感谢老师,因为老师教会我们去认识‘有字之书”“感谢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成长,从而能够读懂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最后一个,一定要感谢的就是自己,我们心里一直有一种声音支持着我们自己,那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声音,那是我们的不渝初心,那是我们的‘心灵之书”。
三、开头问题
尽管我们从小学便强调写作文要“开门见山”,但在高考作文中这个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审题的原因,即观点错误,此处不再赘述。二是写法的原因,即无法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主要有如下情形:
(一)阐释式开头
对文中主要概念进行阐释与界定,是论述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有时甚至是根本环节。这一般是在论述的过程中进行的。可是有不少文章一落笔便对概念进行阐释,既不符合论述文写作的逻辑顺序,也模糊了文章的观点。如《读有形书,获无形心灵体验》的开头:
读“有字之书”,体会到的是书中文字间有形的文学魅力;读“无字之书”,体会到的是书中留白间无形的文艺情操;而捧一本“心灵之书”,则是带着经有形文字升华熏陶过的高尚精神与灵魂去浏览心灵中的胜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形之文字的阅读,为的是通其意,并得到独有的心灵体验,即得“心灵之书”。
此更像是文章结论部分的文字。如此开头,实在无法确定作者的观点,即无法确定文章对作家的看法进行了怎样的评说。即使先有个简要的评说,再这样论述,也要好得多。顺便说一句,如此阐释“有字”“无字”两书也是不正确的。
(二)添醋式开头
许多考生总喜欢在提出观点之前,先“添油加醋”,写些无关痛痒的文字。如《“书”亦良药伴我一生》的开头:endprint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依我看,人亦非生而健康者,孰能无病?每个人自出生至老去,必生过许多病,这些病包括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灵上的,毕竟人是一种脆弱的动物,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是了,生病了就得吃药,对于人来说最好的“药”莫过于书。书可以医愚也。人生,有三本大书需要细细品读。
开头直接提出观点“人生,有三本大书需要细细品读”就简洁明了,或者“书可以医愚也。人生……”也行。但是添加前面的文字,反而显得拖沓冗长。作家毕飞宇先生主张小说要写得干净。所谓“干净”,即恰到好处,既不会没有到位,也不会拖沓、纠缠不休。我想论述文写作也要写得干净。
(三)叙述式开头
一般而言,论述文的开头总要避免叙述的文字,除非是大手笔,或是长篇论述文,但总有不少考生喜欢先来段叙述。如《让心灵好好读书》:
当今社会,大家都在读书,记得小时候我就抱着一本《安徒生童话》在每天晚上看故事。直到现在我依然习惯在晚上看会书再睡觉,而看的书也从童话故事变成了文学典籍。《平凡的世界》《海边的卡夫卡》《情书》……一本本书在自己手里翻过,自己的知识也变得丰富。可到后来我却发现虽然自己知识有了增长,却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心灵读过书,没有让自己的心灵成长起来。
这段文字,先叙述社会背景,再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最后感慨自己心灵没有成长。如果作为事例,一般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典型性,而作者自己的事例一般就没有这种典型性。二是明确的指向性,这段叙述文字的指向性是什么?是“心灵没有成长”吗?是不是只有“心灵之书”才能让心灵成长呢?这显然也是错误的。“三书”之中不论何书都能让心灵得到很好的成长。连这点基本的认识都没有,又如何能写好作文?
(四)随想式开头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写一段随想、感慨之类的文字。不知为何,今年这种情形比2016年明显要多。如《灵感的创作》:
我一直认命于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肯努力,为之流下汗水,那么那百分之一将会是你的成功点。小时候,我从来不知道努力是什么,只知道我做到中途,我学会了放弃,所以我的时光里似乎从没有认真做好过一件事,因为我一直觉得那是徒劳的,与其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花功夫,还倒不如花有限的时间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就这段感想而言,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是“汗水”促使成功,是“放弃”导致失败,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反映出来的逻辑思维也是混乱的。既然“一直认命于”“汗水”,就不会“只知道”“学会了放弃”;既然“一直觉得那是徒劳的”,就不可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明显自相矛盾。
(五)朦胧式开头
观点明确,这是论述文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可是很多考生就是不肯这么做。他们喜欢太极推手,让人看不懂自己的发力点。如《凭心而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小我们就对这两句诗耳濡目染,想必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把它们铭记于心,做事之余都会拾起一本好书开始阅读。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有益的,也不是非要读很多的书才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我认为首先我们必须先要读懂那本一早就在心中埋藏的书。
最后一句才是观点。既如此,前面就得删去,才简洁。但就观点而言,“那本一早就在心中埋藏的书”到底是何书?是“有字之书”,是“无字之书”,还是“心灵之书”?为何如此含糊其词?是没有能力,还是心中害怕?
(六)散文化开头
散文化的开头年年都有。在大力强调论述文写作的情形之下,还出现如此散文化的倾向,是不应该的。如《采撷心灵的书页》:
读小溪,知道目标,不能浩荡为一方大海,那就流淌成一条小溪,潺潺而歌,为大地演奏纯净的音乐;读小麦,感悟生活,不能挺直脊梁锋芒毕露,要低垂头颅谦卑退让,为自己的生存谋一方宁靜之地。采撷这一幅幅画面,拼凑成一本名叫“心灵”的书。
这种散文化的开头,看似文句优美,实则是“万金油”,可以拼凑到任何作文题的写作当中。“读小溪”句,看似强调“目标”,其实是强调不要自卑,相信自己有能力“为大地演奏纯净的音乐”,强调自身的价值,文句前后不一致。“读小麦”句,强调“谦卑退让”,为人低调,其目的是“为自己的生存谋一方宁静之地”。那么,小麦的生存环境是“不宁静”的吗?为何要“谋”?如此“谦卑退让”就出于明显的功利目的,是为了“谋”到什么而有意表演出来的,是虚伪,而不是内心的淡定。
(七)胡扯式开头
所谓“胡扯式开头”,就是一下笔便强词夺理,胡说八道,强拉硬拽,把毫无关系的事情硬生生地扯在一起。如《人生漫漫,以书为伴》:
漫漫人生路上,有些人勇往直前,朝着他既定的目标奔赴终点;有些人止步不前,不知选择哪个路口;有些人半路就放弃;有些人坚持到最后。为什么同样的出生到死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程呢?也许应该是他们没有读完那“三本大书”吧。
不同的人生便有不同的过程,这实在是生活的常规,其原因极为复杂,但作者却归因为“他们没有读完那‘三本大书”,这就很荒谬了。不同的人生过程,都是因为没有读完“三书”吗?既然没有读完“三书”也可以“勇往直前”,并且“坚持到最后”,那读“三书”的意义也就不大。没有读完“三书”,其人生就一定“止步不前”“不知选择”,就一定“半途而废”吗?也不是,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的逻辑关联。尽管作者用了“也许”这样的猜测语气,但这样的猜测本身就没有道理。
四、论证方法问题
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使观点具有更强的甚至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是论述文写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从高考的具体情形看,考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还显得非常稚嫩。
(一)以感想替代论证
论述文写作总有一个逻辑起点。一般而言,作者的感想(或随想、内心独白)并不具备这种逻辑起点的功能。因为它并不具有普遍性,往往只是个人一时一地的感触;同时还往往带有非常浓重的情绪化的色彩。这种情绪化的感想并不是深思熟虑而形成的看法。但在高考中,这种以感想替代论证的文章并不少见。如《书中自有黄金屋》:endprint
我以前不是一个很喜欢看书的人,当我看见周围的人都在看书的时候,就我一人游手好闲,没有人陪我作伴,显得格外孤单,因此,我对看书格外地排斥。但,有一天我打算去个清静的地方学习,于是我选择了图书馆。学累了,就一时兴起想去找本书看,沿途我看着一个一个沉醉在书中的样子,我很好奇,也想体味这种感受,于是,我挑了一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口才”,翻开一页二页……拿出手机,不知不觉地,一小时晃了过去,顿时,我领悟到,为什么大家都痴迷于书中的原因,看完感觉自己的思想、行为都得到了升华。这大概就是这位作家所说的一本大书“有字之书”。
这段文字能证明“有字之书”对提升个人思想、行为的意义吗?不能。这里涉及两个问题。其一,事例的选择。论述文常常要挑选名人事例来论证,其原因就在于名人具有榜样与号召的作用,对一般民众具有借鉴与警醒的功效,因而具有说服力。其二,认识的深刻性。名人对生活的认识往往超出常人,因而名人对生命的领悟就能给人震撼,给人灵魂的触动、生命的感发,如史铁生对死亡的看法,就振聋发聩,令人深思。而本段文字中,“我”对“有字之书”的领悟,显然非常浮浅,而且还没有讲清楚。
(二)以叙事替代论证
论证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论述文的写作必须呈现这种逻辑推理的演进,从而使文章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而光是叙事,缺乏对事件内涵的分析与推理,就使得作者所阐述的“理”(或观点)无法从具体的事件中得到证明,即两者之间不能水乳交融。如《人生之书》:
懵懂的年纪,少年在学习道理,他昨晚在梦里遇到了王尔德的快乐王子,那个少年王子教给了他善良和坚强。今天他醒来,阳光刚刚好照在安徒生的可怜皇帝赤条条的身上,少年知道虚伪和自负的尴尬。
少年愉快地徜徉在文字中,吸收它们的奥妙,他长成了一个谦虚有礼积极向上的青年。所有人都和这个少年一样,曾在年少的梦中,捧着童话睡去,又在青春的风中,握着名著醒来。
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少年到青年手不离卷的事实,这能揭示“有字之书”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吗?“捧着童话睡去”也好,“握着名著醒来”也罢,仅仅是一种状态和现象,充其量只能说明此人爱读书而已。爱读书与会读书是两码事。前者只是“读”的行为,如果不能从书中领悟到什么,那就很可能是死读书,读死书;后者重在“悟”的思维品质,重在把书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天天捧着书,不等于就能够从中领悟到什么。
(三)以堆砌事例替代论证
从事例到事理,必有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如果忽略这个过程,仅仅罗列一大堆事例,即便呈现出事理,也是缺乏逻辑力量的。这种堆砌事例的论证方法,在中学生的日常写作中非常普遍。如《真正的读书》:
读书,需要广度。读过《傲慢与偏见》,才能明白正确的婚姻與爱情观;读过《城南旧事》,才能感受所谓童年与亲情;读过《周易》,才能理解“君子厚德载物”;读过《清静经》,才能懂得“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罗列了四个读书事实来证明“读书,需要广度”的道理。为何没有说服力?原因有二。其一,读书何以需要广度?要进一步展开论述。这里的“广度”是什么意思?是指书的种类(文学、哲学、历史、美学、医学、经济学、建筑学等等种类)多,还是指书的体裁(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童话等等体裁)多?是不是书读得越多就越好?其二,事例与事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要进一步阐述。读过《周易》,何以就能理解“君子厚德载物”?也就是说,《周易》与“君子厚德载物”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必然的逻辑关系,要清楚明白地揭示出来。否则,列举再多的事实,也证明不了什么,无济于事。
(四)以堆砌名言替代论证
引用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论证手法之一。但引用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引用的适切性,即能否论证自己的观点;二是引用的演绎性,即对引用的名言要做出自己的合理的解释。否则,就成了为引用而引用。如《三书修人》:
“有字之书”使我们获得真理。
梭罗说:“一旦你有了有所热爱的东西,便不计后果地投入进入。”这让我们收获了,人生要有所热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导我们要有爱国情怀;“不自由,毋宁死”直白地告诉我们自由的珍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提醒我们要吃苦耐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更是规劝我们要行直坐正。
罗列梭罗等人的话,能证明“‘有字之书使我们获得真理”吗?这里的“真理”范围过大,太笼统,要加以限制,使之具体化,更有针对性。是生活(为人处世)的一般规则,还是生命的本质特征?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还是历史事实的真相?而作者所说的“要有所热爱”“要有爱国情怀”等,只是生活的常识,无须证明。
对于名言的使用也有几种情况。一是作为论证的逻辑起点。如梭罗的话,强调的是“不计后果地投入进入”这一行为,或者说人要为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倾情付出,或者说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这种付出。以此作为逻辑起点,要论证的便是这样的付出会产生怎样的效能、意义,或者说对于生命的价值有怎样的升华。二是强化论证的逻辑力量。名言因为其独有的深刻性、凝练性与警醒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逻辑力量。如帕特里克·亨利的话“不自由,毋宁死”,强调自由比生命更重要,强调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自由;或者说有了自由,生命才有真正的保障和价值,否则,生命便失去了意义。这简短的六个字,道出了为争取自由而表现出来的毅然决然的决心、勇敢坚韧的意志、刚强坚定的品格。三是升华文章的观点。名言可以使观点得到更好的升华,使之更加鲜明和不可辩驳。如孔子的话,强调的是“义”,用来强化“义,生命的灵魂”这样的观点就比较合适。
对于名言的解读出现偏差,不能准确把握名言的内涵,不但不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反而使之更不可靠,更站不住脚。
五、正确的废话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正确的废话特别多。这种空话、大话、废话连篇的文章的确令人担忧。如《人生中的三本书》:endprint
有字之书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在这世界中生存。从这些书籍中,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故事,其他事物的故事,我们从中学习。读一本书时就像在经历一次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从天空到陆地再到海洋中,我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穿梭,认识不同的人,见到不同的事,学会新的知识,带领我们通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书中,我们了解的是一个更大的社会,了解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学习到的是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生存下去,需要有字之书。
作者试图论述“有字之书”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在这世界中生存”。但是,我们到底该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呢?我们从“有字之书”中得到了哪些具体的、有益的启示呢?作者并没有进行明确而清晰的论述。如果是因为某种政治的敏感性而有意识地回避,那就是胆识的问题,可见作者内心的懦弱与胆怯。如果是因为能力不够或认识不够而无力给出清晰的解答,那就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对问题认识不清;同时也是文风的问题,本来对问题认识不清,完全可以选择闭嘴,但是不懂偏要装懂,偏要来这么一段空话大话,洋洋洒洒,指点江山,甚至可以说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了。
凡空话大话废话,都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喜欢用代词,如“这些”“那些”“一些”“如何”“这样”“如此”等等。不是说代词不能用,代词必须能够指代一个具体而清晰的事物,或者说,在意思明晰的情形之下运用代词,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简洁凝练。如果原本就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运用代词反而更加含糊其词,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二,喜欢使用大而笼统的概念,如“别人的故事”“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新的知识”“更广阔的世界”“更大的社会”“这个世界”等等。仿佛一个空壳,没有具体的内容。“别人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故事?与自己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能给自己怎样的启发?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必须给读者一个明确清晰的交代。此类悬而未决的问题并非叙事类文本中的悬念。论述文的写作一般不太講究这种悬念。
总而言之,每年高考作文都会反映出诸多问题,但每年的问题又不尽相同。对2017年高考作文的诊断,笔者挑选了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希望能给广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个借鉴。
六、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理解作文题中的主要概念。2017年高考作文题中提到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个概念,有很多考生就是因为无法准确把握、理解,导致审题错误。而每年高考作文题中都会有核心的概念,因此,训练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就成了平时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理解文题的主要内涵,也就是说,必须明确文题对考生的具体要求。2017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对作家提出的人要读三本大书的观点进行评说。把握住了这个要求,考生的作文才不会出现偏差,即内容的偏差和文体的偏差。这也是平时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
(二)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是要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辩证关系。2016年“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2017年“三书”之间的关系。很多考生就是因为无法准确理解这种关系,因而高考作文就无法进行深入辨析,文章也就流于表面。二是要懂得因果思维以及逆向思维。2017年高考作文,作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其原因是什么?(因果思维)也就是说要能够分析读“三书”的意义。反之,如果不读“三书”又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这样的思维能力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要明白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什么样的事例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写论述文必须考虑的问题。平时的作文训练也要注重这点。
(三)要强化开门见山能力的训练
开门见山,表面上很容易,实际上并不容易。作文的开头并不仅仅是写作技术的问题,更是思维的问题(即文章的逻辑起点),思想认识的问题(即对文题的理解能力)。因此,开门见山能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开头没有写好,实际上反映了考生对文章的驾驭能力的薄弱,即谋篇布局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