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11-18张晓莲
张晓莲
【摘 要】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因材施教,采纳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随着数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数学是一门知识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实践应用能力强的学科。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便是数学课堂,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便是在数学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促进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受教学观念支配的,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明确意识到教学观念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关键的支撑点便是教师,教师首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用自己的创新去引领学生的创新,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常规性的数学教学,积极创新与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勇敢大胆地进行突破,检出创新性的教学原则,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便是数学课堂,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便是在数学课堂之上,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为学生打造一个相对民主与和谐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将自身教学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发挥到最佳水平,保证数学课堂撒谎能够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能达到最佳的活跃状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才会达到更加活跃的状态。
(一)师生和谐相处,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课堂氛围也关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鉴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和学生和谐共处,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等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之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二)鼓励学生自主猜想、探索以及发现。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想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就需要鼓励学生自主猜想、探索以及发现,这样学生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数学中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但知识点之间存在着隐藏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将以前学习到的知识点和现在学习的知识点结合起来,猜想探索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说,教师在讲解三角形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因为涉及到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内容,而学生在之前又学习了余角和补角知识,所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猜想和探索,找出其中隐藏的内在关系,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其思维就会不断地完善,而当学生习惯了猜想之后,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习惯性猜想,久而久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引导学生一题多变,提升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途径,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之下,在潜移默化之中思路便会得到拓宽,便会开始积极主动地寻求数学知识的奥秘、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会随之能到提升。其实,很多的数学问题是有着不同的解答方式的,教师在长期的培训中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便会在遇到一题多解的问题时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多种解题方法,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学生思维的触角可以伸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就可以发展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提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由简单题入手,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习内容,设置一些隐含条件的问题,有意搭建学习平台,督促学生思考、挖掘。使学生学会学会质疑。质疑不仅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体现,也是学生和教师以知识点为基础进行深入沟通的途径,质疑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若是学生认为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都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学生就会习惯性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而不会思考教师讲解的内容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就不会独立思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等教师讲解,学生的此种学习状态不利于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培养初中生合适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材当中,每一个章节内容都是教师施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素材,不管是数学教材中关于概念的引入、数学规律的发展、数学公式的推导还是数学解体方法的设计与完善,每一段文字甚至每一个数字都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创新这一核心思想,所有的数学问题提升到理论层面,都是创新意识作用下的结果,因此,让学生多进行数学例题的解答、习题的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数学教材中的各种数学历史人物的相关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或者某个结论得出的过程等等资源,来进行简单的讲述来激起初中生的创新兴趣,初中生一般都会偏爱听一些逸闻趣事,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好初中生的这一典型性心理。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历史,丰富了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到其中的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的是數学教师在立足数学教材的基础之上,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配之最佳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不再是困难之事。
参考文献:
[1]冯栓宏-《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黃霞-《读写算:教育导刊》-2007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