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胜任力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7-11-18罗凌杨有魏延李明勇孙艳妮

计算机时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胜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罗凌+杨有+魏延+李明勇+孙艳妮

摘 要: 胜任力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取得优秀业绩的各种潜在特征的集合。文章从胜任力视角,对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该教学模式涉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法、重在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机制等,它的实施对提升学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胜任力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胜任力; 计算机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11-74-03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e based English teaching mode for computer specialty

Luo Ling, Yang You, Wei Yan, Li Mingyong, Sun Yanni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Competency refers to a set of potential traits,with which a person can achie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enc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specialty English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teaching mode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chanism focusing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teaching mode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postgraduates' competence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specialty English.

Key words: competency; computer specialty English; teaching mode; flipped classroom

0 引言

我国计算机业和软件业快速发展,大量国外企业入驻,对高质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目的即是让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能较好地阅读国外计算机领域的英语论文和相关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动态,从而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并撰写出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此外,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也希望为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海外留学的硕士研究生奠定较好的基础。硕士研究生都经过了十多年刻苦的英语学习,通过了大学公共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試,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而且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就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和某些双语课程,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积累,能够阅读简单的专业英文资料。但是学生的专业词汇量仍然有限,在阅读内容较长、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文章时还是比较困难。而且学生在英语发音和会话交流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很多单词都是“眼睛认识”,但是要正确的读音却比较困难,发音不准导致自己说的别人听不懂,因而进行学术交流难。目前多数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仍然是侧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听、说训练不足。那么如何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综合能力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胜任力的角度,并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以胜任力提升为目标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1 胜任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于1973年就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一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是能驱动一个人在工作中产生优秀绩效并且是可以客观衡量一个人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2]。胜任力模型能很好的界定胜任力要素。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他们究竟需要哪些专业英语能力呢?笔者认为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英语能力具体包括:①较为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以适应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②熟悉科技英语结构及文体,能较为快速准确的阅读和理解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③能较好地运用英文撰写相关材料,包括摘要、报告、英文论文等。

2 基于胜任力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基于上一节提到的胜任力,本文从教学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创新等角度提出了以胜任力提升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2.1 教学资源建设

就教材而言,目前大部分教材都是针对本科学生,适合硕士研究生的较少。因此,笔者没有拘泥于某一教材,而是综合了多门教材,并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①专业英语词汇表,涵盖计算机专业多个领域的专业词汇、短语和重要缩写。②英文发音练习音频和视频材料、计算机行业相关的主题演讲以及计算机专业英文在线课程等。③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为主题的多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源自EI期刊并且均由母语为英语的作者撰写,难度等级依次增加。④介绍如何撰写英文学术论文、如何选择学术期刊、如何投稿、如何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英文资料。endprint

2.2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多专业学生一起上课、学时数偏少的问题。以本学院为例,本课程授课对象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教育技术学三个专业的学生。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课时为20课时,每周一次课,每次课二个课时。在总课时量非常少的情况下要达到对学生胜任力的培养,任务非常艰巨,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笔者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将学生按照专业进行分组,每组3位同学,在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协作学习对提升学习效果有较大帮助。而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将大量知识内容的学习放在学生的课前预习阶段,课堂上争分夺秒的展开学习、讨论、答疑、学习效果评价和反思[3-4],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极大帮助。

翻转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安排如下。

⑴ 课前自主协作学习阶段:课前将英文词汇、音视频资料和相关专业论文和资料发给学生。自主协作阶段学习要求有以下几点。

① 对于专业词汇,要求学生每次课前必须记忆140个单词和短语,即每天记忆20个。每天记忆的量不多,但是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弄清楚每个单词的正确读音,然后大声正确的朗读,接下来再来记忆单词的拼写和含义。单词都不能读正确,怎么能够正确读出句子和文章,怎么能够进行交流。所以准确读出每个单词是专业英语学习的最基本要求。

② 对于学术论文,要求学生采用三遍阅读法进行阅读。第一遍为快速阅读,阅读顺序为Abstract-

Introduction-Section and Subsection headings-Conclusion,阅读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快速阅读后对文章的类型、涉及的主题、文章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取得了什么成果就有了基本了解。第二遍需要比较仔细的阅读论文,特别是论文中的表和图,但是忽略证明之类的细节,阅读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通过这遍阅读就能抓住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三遍为细节阅读。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对于关键知识点做上标记,并记录下自己阅读的想法和体会。第三遍阅读耗时较长,阅读完成后,要求写出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知识要点,取得了哪些突破,还存在什么问题等,这样才能真正吃透论文。

论文的阅读要求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因为学生们刚开始阅读英文论文,一看到大篇幅的英文加上大量生涩的专业词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一个人单枪匹马进行阅读,常常读不了两段就退缩甚至放弃,而小组成员坐在一起进行阅读,可以相互鼓励、互相帮助,遇到较难或生涩的内容还可以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阅读完后,指定某个小组制作PPT,小组演练,为课堂Presentation做准备。

③ 每天用半个小时大声朗读英文科技短文、专业杂志短文或者是论文某些段落或者整篇文章。在朗读前,必须弄明白每个单词和短语的准确发音,然后再反复朗读直到能流利、熟练、准确的读出。

⑵ 课堂教学安排: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口语、听力的练习,辅以英语阅读和写作练习,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胜任力能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听写测试,测试主要包括单词、句子和段落的听写。实际上,以笔者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学习的经历,在该校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的很多课程,授课教师都会在课程一开始或快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测试无疑会给学生增加压力,能促进学生更加重视每一次课程的学习和复习,学习效果也自然得到了提高。对于听写测试,在前五次课主要是老师读单词和句子,学生写。后面的课时就随机请学生来读单词和句子,再逐渐过渡到段落。这种模式对朗读的学生和听写的学生都提出了较大挑战,即朗读的学生要注意每个单词的发音、断句等问题,听的学生要全神贯注的聆听,否则是很难听懂的。这样的训练非常好,因为在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说的英文会有较大差别。此外,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些地方没听懂,有可能是听得学生自己没有弄清楚听到的单词、短语或句子,也有可能是朗读的学生发音有问题。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既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又能发现别人的问题,互相纠正发音,共同提高。

第二阶段主要是观看相关英文发音视频教程。在观看的同时要求学生跟着视频大声、准确的读每个音标及相应单词、经典句子。跟着英文发音视频教程学习,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英文的正确发音,并及时纠正自己的发音。课堂上大家一起练习,互相比赛,看谁读的流利又清晰。学生在进行跟读练习后,英文发音都有非常大的进步。此外,每个经典句型都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这样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单词的发音,而且知道了单词、短语、句型到底怎么用才地道。

第三阶段主要是课堂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课前预习阶段阅读的论文,由指定制作PPT的小组做Presentation,要求三位小组成员每人讲解一部分。讲解完毕后,其他学生对该小组所做Presentation的各个方面做综合的评价。接下来是互相提问时间。要求没有做Presentation的小组都必须事先准备1-2个问题,做Presentation的小组事先准备三个问题。一问一答,在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学生的英文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论文的理解[5]。

第四阶段主要是穿插讲解英文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学术论文标题、摘要、结论和文章主体的写作方法,以及如何进行专业文章的翻译等知识。此外,不定期给学生播放国外学术界和企业界专家的演讲、介绍计算机领域科技动态的视频、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Moocs视频。Moocs课程选取较为基础的课程,如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等,适当加入Machine Learning、Big Data等课程[6]。所有视频都比较短小,控制在6-8分钟左右。视频播放三遍,第一遍只让学生听而不看视频。学生将全神贯注地听,了解视频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第二遍同样只让学生听,但要求边听邊做笔记,记录听到的要点。第三遍才让学生看视频,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视频的主要内容和细节。看完后进行讨论,包括视频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等。学生刚开始听都比较困难,经过多次课的练习,让学生不断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中,学生的听力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endprint

2.3 重在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从单纯期末纸质考试或小论文方式改为基于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学生每次上课的听写测试、Presentation、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都计入每次课的学习成绩,期末汇总,这部分成绩占70%。期末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研究课题,搜集阅读相关英文论文八篇以上,通过论文的阅读了解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存在问题、哪些是可突破点等。阅读后撰写关于该方向的研究现状的英文论文。当然,如果有的学生或者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具体的研究工作,那么也可以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相应的英文论文。这个工作耗时比较长,学生可以在学期末提交,这样学生基本上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论文,论文完成后也需要制作PPT,并做英文Presentation。这部分成绩占30%。这种考核模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让学生真正通过专业英語的学习提升自己在学术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胜任力。

3 结束语

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英语的学习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提高,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趋势。本文从胜任力的角度探讨了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英语胜任能力,然后从课程资源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考核角度提出了基于胜任力的专业英语培养模式。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该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学生们普遍认为对专业英语的兴趣度提升了,口语和听力都有大的进步,特别是原来不敢开口讲英文的学生,通过多项教学实践变得更加自信,敢讲敢说英文了。此外,学生也认为自己阅读大篇幅的英文资料变得很轻松了,写作能力也有一定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还将进一步坚持以听说为核心,继续完善和提升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白凤娥,戴仁俊,朱广萍等.应用型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教育

与学生就业特征分析与对策——以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6.5:101-103

[2] 曲海英,井西学,张臻等.高校科技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

构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8(4):27-29

[3] 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4] 罗凌,杨有,马燕.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自主协作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5.19:72-76

[5] 姜玉松.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3-76

[6] 计琳,徐晶晶.慕课浪潮冲击中国大学课堂[J].上海教育,

2013.28: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胜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