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C+X”理念探讨针灸推拿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2017-11-17李政杰曾芳刘迈兰梁繁荣
李政杰 曾芳 刘迈兰 梁繁荣
【摘要】本文基于针灸经典学习能力(Classics)、临床能力(Clinical skill)与创新能力( Creative ability)“3C”能力培养的理念与“针推+X”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提出加强针推专业人才“3C”能力训练与“分方向、分层次”推进“针推+X”特色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培养以“针灸推拿经典、临床诊疗技能、创新研究能力和复合应用能力”为特色的“3C+X”针灸推拿专业创新人才,提高服务社会与学科创新能力,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3C+X理念 针灸推拿学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团队互动教学法在《针灸学》中的应用;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No.17ZA0157);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No.ZRQN166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27-02
高等中医院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针灸推拿人才,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实施,日渐显现中医药教育与中医医疗、中医药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中医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之间不匹配的矛盾。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或毕业工作后,屡屡表现“能力”不足,如中医底蕴薄、西医知识面狭窄、临证思维僵化、动手操作不娴熟、学习新知能力低下、科研思维欠缺、课题研究困难重重等[1]。中医院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教育[2]。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必然导致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科创新能力弱化,已经成为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根本性原因之一。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需明确“立足临床服务、兼顾继承创新、弘扬中医文化”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娴熟的针灸推拿专业技术、人文精神和学术发展潜质,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国内外医疗环境对针灸推拿人才的需求。本文拟在“3C+X”理念指导下探讨针灸推拿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3C+X”理念
“3C+X”理念,“3C”即以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加强经典学习( Classics) 、强化临床技能( Clinical skill)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Creative ability)為主线的理念;“X”即“针灸推拿+X”,包括“针推+英语”、“针推+康复”、“针推+药物”等方向,旨在整合中医药领域内部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促进学科内部交叉融合,促进针灸推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打破学科的传统壁垒,跳出圈子、转换视角、多方位促进针灸推拿学的发展创新,培养适应医学发展、经济和社会所需的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二、创建“3C+X”新体系,培养针灸推拿学专业创新人才
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先导,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形成以强化“针灸推拿经典、临床诊疗技能、创新研究能力和复合应用能力”为特色的“3C+X”针灸推拿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以“3C+X”理念为指导的实践创新课程教学体系,融通课程教学与课外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育教学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
(一)加强针推专业人才的针灸经典学习能力(Classics)
针灸经典著作与针灸名家特技的研习,对于深化针推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提升实践技能意义重大。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反馈针推专业学生:对针灸经典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表浅粗略、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现代医疗实际环境难以融合[3]。这一反馈也给针推专业学生在经典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亟需制定提升经典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首先,顶层设计,加强教师队伍的针灸经典理论修养,熟悉古今中外名医名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其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拟定经典学习的目标与具体内容,一年级熟读原文、提倡经典诵读,主办经典诵读大赛,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二年级参考诸家注释、融会贯通,定期召开课堂研讨会,各抒己见、教学相长;三年级了解诸子百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定期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位医家开展研讨会,让课堂变成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讲堂;四年级了解名家特技验案、结合临床、解惑答疑,定期到临床见习、开展病案讨论,让课堂变成模拟实战的临床现场;五年级根据自身特点与专长,选定一个长期关注的经典研习方向,定期看书、做读书笔记,将方向一致的师生组队,交流讨论、互帮互助。再次,在校学习阶段不仅要加强经典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灵活地学习与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二)加强针推专业人才的临床能力(Clinical skill)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针推专业人才的临床能力培养包括针灸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针灸基本技能训练方面:①建立一批教师专业实践指导中心,包括基于大学生专业竞赛的专业实践指导中心、基于职业资格认证的大学生专业实践指导中心、基于医疗环境需求的大学生专业实践实训中心,指导学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获得一系列职业资格认证,为将来择业与充分就业奠定基础;②建立校企、校院合作的创新实践基地,促进实验训练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衔接,努力实现“实验训练设计体系化、实验训练资源共享化、实验训练资料真实化、实验训练环境场景化、实验训练管理规范化”的实验训练教学模式;③建立实习指导中心,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在见习、实习中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病情,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三)提升针推专业人才的创新研究能力( Creative ability)
着力培养和造就创新意识强、实践智慧突出、竞争力强的高层次卓越人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带来最前沿的科技资讯、最开阔的思维、最严谨的研究设计、最科学的实验实施,定期围绕一些主题开展讨论研究,构建“基础训练、课程单元训练、课程综合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与创新创业训练”五个训练层次的实验训练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如从基本操作训练到生理学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再到机能学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分方向、分层次”开展“针推+X”特色课程建设
“分方向”即根據“针推+X”的不同方向,开设相应的限选课,如“针推+英语”方向开设中医英语、医学英语实践等课程,着重培养针灸推拿国际化人才。“分方向”培养可以使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知识基础与兴趣特长的课程来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分层次”即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将选修课分成专业必选课、基础限选课、公共任选课3个层级。专业必选课即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选修的课程,如针推专业学生的专业必选课有足部反射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等特色技术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都是在已开设的必修课内容之外但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础限选课即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在规定选修课目录中选择2-3门课,如学生必须要在《周易》、《道德经》、《论语》等几部古代典籍中选择2门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医传统理论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公共任选课即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的课程,没有专业的限制,如中医养生保健学、食疗与药膳等,这些课程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同时也是各专业学生都很感兴趣的课程。“分年级、分层次”的课程选修制度既能够提高各专业学生的专业高度,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必将对学分制的推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结
“3C”理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理解和含义,如在音乐领域“3C”由课程 (Curriculum)、文化(Culture)和综合实践中‘综合(Comprehensive)三词的首写字母推衍而成,代表音乐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4]。在针灸推拿学科领域,“3C”理念教学模式报道较少,本次围绕针灸推拿学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竞争能力,提出了由针灸经典学习( Classics) 、强化临床技能( Clinical skill) 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Creative ability)首字母推衍而成的“3C”理念,而且还融入了“3C+”的概念。“3C+”理念的提出,受到了何清湖等[5-6]提出的“中医+”思维的启发与指导,“中医+”思维通过教学上的贯通、理论实践的融合及不同学科团队的整合,发挥中医药学整体医学、系统医学特色,实现中医药学科内部的融合、中医药学科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碰撞,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3C+”理念通过针推专业自身学科的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同时加强学科内部融合、借助其他学科的交叉优势,旨在培养针推专业的创新卓越人才。 总之,通过“3C+”理念指导下的针推专业学生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适应性学习,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成词松,诸毅晖,佟枫,等.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能力训练现状的调查报告[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版),2010,12(4):3-5.
[2]胡媛,范昕建,王德葳.对现代医学模式下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 115-116.
[3]魏建华,骆芳,彭伟.将经典融入到针灸临床带教中[J].新疆中医药,2014,(04):72-75.
[4]夏雄军,刘辉.“3C”整合理念下高师器乐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6):92-95.
[5]何清湖,孙相如,陈小平,等.“中医+”思维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7):2472-2475.
[6]张冀东,刘琦,叶培汉,等. 基于“中医+”思维促进中医治未病学术的传承与创新[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0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