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2017-11-17邢建梅
邢建梅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对高中学生来讲,整个过程略显得枯燥,学习历史知识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历史知识要讲究多种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趣味性;课堂教学;具体措施
当前,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很枯燥,将它看作是一门背诵的科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虽然它枯燥,但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价值,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学科。培养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需要在高中阶段花费大量的功夫和精力进行补课,增加了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难度。对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理论、历史概念等,在教学中没有充分的注意,导致学生对有的历史知识理解的不够充分,需要老师合理有效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措施。对教师:深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缺少教学经验,摸不准学生的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不安。对家长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不被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好,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只是死记硬背,没有什么难度,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主科目的学习上,严重影响了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情境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入或创建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模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知识,对历史学科有另外的一种看法。这种教学方法融入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着重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做到这点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的生动有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探究,深入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上课之前编辑一段引导语,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让学生更能充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历史课堂上有一段有趣的课堂引导,会为学生带来一种独特的历史课堂体验,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前引导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课堂。
三、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时间的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起来,可以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们在愉快地玩耍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为学生们复习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时,采用了一种游戏的方式,就是连线比赛。在黑板上分成两个区域或者三个区域,每一个部分分别有历史事件和历史时间,然后将班里的同学分成两个小组或者三个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将历史事件和对应的历史时间进行连线,哪一组用的时间最短并且错误最少,哪一组就胜出。胜出的小组将会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小礼物,而且会对输的小组进行纠正和鼓励。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灵活的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时间了,提高了学生學习历史的兴趣。
2.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协作,取得共同进步的教学理念。通过信息和行为交换以及行为上的改变,可以使得历史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高中历史互动教学是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发挥个人的特点,自主总结知识的结构和主线,领悟学习内容最主要的知识线索,从而形成学习知识和观点的系统化。师生互动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挑战,对老师也是一种挑战。互动式教学不但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3.课堂提问的策略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置疑设问,一定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避免以下几种提问:“对不对啊”等之类的提问;题意不明的提问等。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了解,最终得出满意的答案。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多角度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建议和鼓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多种的方式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就愿意去学,去求知,高中历史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牢固掌握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庆.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7).
[2]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