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初探
2017-11-17刘玉霞
刘玉霞
摘 要:当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是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繁琐的工程,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思想理念、施工设计、栽植养护等等。重要的是这里的每1个细小环节都不可小觑,它们之间息息相关,不断影响也在制约着。作者分析了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意义,阐述了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以及在施工中产生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85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增加,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范围在不断扩大。通过进行园林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与建设,进而促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提升。但是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需要联合承包商、工程设计师以及业主共同进行商讨与努力,加强对园林的施工,以此来对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促进我国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发展与提升,促进我国园林工程更快更好的发展。
1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园林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较,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施工技术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专业性要求也较为严格。因此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技术专业性,还需要结合相关的艺术特性来进行建设与施工。通常情况下,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适用性与经济性的原则,其外观需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进而打造出一个优美的园林景观。园林工程的价值与功能还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相关的质量,还需要对管理的体系进行完善,相关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以此来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较好的管理与控制,促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2 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2.1 环保性
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不但给大家带来了舒适的环境,也促进了园林工程的蓬勃發展,它的环保性有效地缓解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之能够和平自然的相处。
2.2 美观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园林工程逐步融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它所具有的美感通过设计将人们生活周围的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点缀着现代的高楼大厦。园林工程还融入了自然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2.3 功能性
园林工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具有生命力量的树木和花草,这些花草树木给城市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色彩,净化了空气,让大家居住在一个充满绿色健康的环境里。
2.4 经济性
一个城市的品味离不开园林工程的完善,让喧嚣的城市得到心灵的净化,改善了环境,提高了城市以及居民的品味,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3 目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控制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由于施工单位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能够中标,不得不降低投标价格,待到施工单位中标之后,为了能够获取经济效益,缩短施工周期,施工方通常将管理重点放到现场施工中,但对质量管理缺乏相应的认识。园林工程相比房建工程更加复杂,包括园林的协调性、植被搭配、植被种植等,不仅需要应用专业的施工技术,也要了解植被移栽、养护等技术。但由于质量控制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或者质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导致施工现场没有相应的施工标准,从而造成不同的施工环节施工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整个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
3.2 风景园林工程相关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园林工程具有高速发展性,要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以满足新时代园林工程对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比较少,人员结构老龄化现象严重,青年力量不足,导致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比较容易出现不达标的情况和施工的安全问题。
3.3 施工主体不明确
园林工程施工的主体不够明确,在现场施工出现问题之后,往往找不到负责人,这给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加上一些园林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不规范,投标者的竞争不强,更是出现了施工主体不明确的问题。施工企业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施工人员,尤其是在园林施工方面更是选择一些年龄大、文化层次低以及学习能力差的施工人员。
4 解决园林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4.1 加强相关技术的措施
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主要依靠的是相关人员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基于此,可以通过增加相关的工艺、技能来增加整个园林施工建设的质量。在进行园林施工之前,需要通过对周围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对整体的设计进行调整。还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有利及不利因素,通过计算与比较的方式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与发展的对策,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加强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4.2 做好施工图纸和技术的交底工作
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图纸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会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不断听取专家、施工、设计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找出不足之处,弥补缺陷,使施工意图真正达到园林工程的需求,保证施工的总体质量。将设计图中的技术难点,施工要求,思想理念充分地了解掌握,从而为后续的园林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园林工程施工之前,技术交底工作非常关键,其可以使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园林工程的特点、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endprint
4.3 组建专业的现场项目管理团队
由于园林工程项目质量低下,很多都是由于现场管理存在着漏洞,因此组建一个专业的现场管理团队对于整个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施工现场管理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场施工质量保障可以有效敦促施工企业按照施工要求执行,且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很快找出质量问题,并进行及时整改,如此可以有效提升建设施工效率,还可以有效节约园林施工材料。通过现场监管团队可以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随时监管施工人员的园林施工质量。
4.4 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对于园林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劣质材料或者偷工等行为来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加强施工成本管制,可以有效提升园林施工质量。针对施工成本管理,必须对经营消耗资源、开支费用等进行整体的监督和指导,对于所有园林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尽量做到园林工程资源不浪费。施工成本管理时,管理部门必须对园林工程项目资金支付、流转等情况非常清楚,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使用情况等均要进行详细的登记,为后续工程结算提供重要依据。
4.5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控制
园林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包含项目申报、审查、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图纸审查、材料备份以及质量控制等具体工作项目。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准备,为园林施工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园林施工准备阶段,要先将项目进行报审,经过各方面审查之后,办理好开工各项手续,为后续开工做准备。施工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工作必须要落实,施工企业必须组织一些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或者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仔细阅读,然后根據园林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技术选择。组织一批具有合格资质的施工技术人员,为园林施工建设服务,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的时候还应对新老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对于本次工程中使用的技术向施工人员展示,并且给予一定的培训。针对本次园林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也应该做好准备,制定园林施工材料质量控制规范,招标一些合格材料得供应商为园林工程提供材料。
4.6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
针对园林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必须要进行全程控制,其中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又非常重要,根据园林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控制,可以有效构建园林施工质量控制基础。综合性园林建设作为当前城市的重点环境建设项目,其包含了土方工程、植物绿化、水电安装、水景工程、园林路面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园林施工属于综合性很大的项目。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园林施工质量,因此为了确保园林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要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实现园林施工质量提升。
4.7 工程验收质量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还应该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质量验收,验收通过的施工部分进行交付,对于不通过有问题的工程部分进行整改。组织园林工程项目验收团队,对整个园林工程项目质量进行验收,根据园林施工设计图纸规范对所有园林施工项目进行工程验收,一旦发现施工不符合要求,立即进行整改或者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是否需要更换施工方案。园林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时必须要注意符合城市美观、环保,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完成符合质量要求之后园林工程项目进入交付流程。
5 结语
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需要从园林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开展,通过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相关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等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提升整个园林的建设质量与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祁培.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J].福建农业,2015(8).
[2]何振金.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措施探究[J].门窗,2014(12).
[3]罗庆龙,韦建学,乐伟林.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现代园艺,2009(9).
[4]赵振党,郑智译.探讨质量管理控制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3(17).
[5]曾晓华.浅述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以唐丰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12).
[6]赵利国,刘伟.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现代园艺,2016(24).
[7]南方俊.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