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与语言能力并重的泰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7-11-17郑钦清

科技视界 2017年19期

郑钦清

【摘 要】本文以玉溪师范学院高职本科泰语专业为例,讨论了泰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梳理了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应该将职业技能与外语能力并重的培养思想,然后阐释了将两者并行融合的课程体系,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进行教学改革的三个方向。

【关键词】高职泰语;外语人才培养;应用型外语教学

新世纪以来,中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频繁,云南作为我国辐射东南亚的桥头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对于泰语人才需要越来越大,尤其是可以从事经贸活动、商务谈判、商贸展会、旅游服务等大量实际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增加。各院校建设泰语专业、培养泰语应用型人才,既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语言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语言专业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而应用型语言人才运用范围广阔,更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高职泰语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商贸、旅游等职业技能与泰语语言能力并重,能够将外语技能实际运用于各种服务和实践的场合中去。

1 职业技能与语言能力并重的培养思想

我国的外语教学长期以来是以专业型的外语人才培养为主流,主要分布在各专业性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外语院系内,所培养的人才主要也是满足相对高端的翻译、研究、教学等需求,同时兼顾部分人才转入应用性工作领域。[1]近年来,社会对于各种实用场合中的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需要能在单纯的翻译工作之外,还能够从事经贸活动、商务谈判、商贸展会、旅游服务等大量实际工作,于是培养拥有复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变得日益必要。目前,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于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讨论和探索已经不少了,但是专门针对泰语等非通用语的应用型人才、將职业技能与外语能力进行复合的关注还不多。[2]

高职泰语专业是以“职业技能”课程与“泰语语言”课程“1+1”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语言复合型的实用人才。职业技能课程倾向为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的商贸、旅游、酒店管理等相关内容,泰语语言课程就是泰语语言专业的语言课程。在学习语言专业课程的同时,再开设职业技能的专业课程,形成外语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步共同提升。把外语作为一项工具,服务于职业技能,从而形成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上的实际需要。

2 两种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玉溪师范学院高职本科泰语专业将课程设置分为商务方向和旅游方向,通过与泰方院校进行“2+2”教育合作模式——两年在国内系统学习、两年在泰国继续学习并实习。首先通过《基础泰语》、《泰语阅读》、《泰语视听说》、《泰语语法》、《泰语写作》、《泰语语音》、《泰国文化》、《汉泰翻译》等语言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泰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而熟练的运用能力。然后旅游方向开设《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教授国际导游业务、旅游规划与设计、酒店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商务方向则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汉泰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经济学》,教授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运用泰、英双语开展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实践能力。大一、大二在国内学习时以基础语言和学科理论为主,基础语言教学的课时量较大,职业技能教学的课时量相对较小、课程设置相对笼统,且偏重于理论。大三、大四在泰方学校学习时,一方面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强化语言学习,另一方面在泰国实际环境中进行多种教学实习和实践。

总结现有高职本科泰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两方面存有欠缺。一、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性认识,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的理性认识都不足。对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方法的理论认识、学术探索还不够,亟需在现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学术探索并形成以提交研究报告、发表论文为形式的理论性认识,并用于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实践教育经验较缺乏,具体活动较少。目前,职业技能与外语能力密切相结合的实践机会不多,标准而规范的教学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了,但是学生尚缺乏机会和场合,亟需将所学的泰语语言与相关职业技能结合起来进行实践、实习、实用。

3 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

通过分析上述外语技能和职业技能并重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两者真正能够紧密结合的难点在于必须通过组织一系列针对职业技能与外语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职业技能大赛、模拟商务商贸和旅游服务等,采用这种贴近实际、倡导实践为主旨的教学活动,来推动两种技能的结合,从而达成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探索:

(1)结合国内学界关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有关研究,总结和评估本专业现有泰语高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以其他院校的培养育人经验为参考,在自己体系内找到不足、分析问题。

(2)对学生、教师、潜在用人单位等人才培养的相关要素进行调研,分析现有泰语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优点和不足,了解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从而探索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并重的培养模式。

(3)以实验性的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将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包括职业技能大赛、模拟商务活动竞赛、模拟旅游服务竞赛等,一方面通过实践教育来锻炼学生,提供机会来提高应用型技能的综合培养,另一方面评估这些实践教育活动,为下一步形成关于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理论认识提供实际数据和经验。

在这些具体探索中需要注意,教学改革离不开对现有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正确评估,总体而言,现有的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都是由学校、专业、教师为导向的,是一种“供给侧”决定的培养模式,对于“需求侧”的关注很有限。接受培养的学生怎么看待和评价自己职业技能和外语能力的习得?市场和用人单位是怎么看待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优缺点?这都是需要通过实际调研和评估才能得出结论,然后参考这些结论,结合其他院校同类型专业的育人经验,在一定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来进行本校本专业的教学改革。

4 结语

与传统的外语翻译人才相比,高职本科泰语培养的是外语技能和职业技能并重的、直接以工商业和旅游服务业等行业实际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应用型的外语人才和传统的专业型外语人才虽然都以外语技能培养为基础和起始点,但到了一定阶段,随着培养各有侧重,会形成不小的差别。所以亟需深入了解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思考它的未来。应用型外语人才既要有专业型外语人才的语言培训基础,也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如果做到量体裁衣、多学多练,是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通过探讨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道路,充分参考其他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和经验,将他们在其他语种人才培养上的经验与高职本科泰语这一非通用语教学、培养实践相结合,必将有助于提升以泰语为代表的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载《语言战略研究》,2016(2):30.

[2]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外语界》2001(1).

[3]淳柳,等.《行业特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载《中国高校科技》,2015.4.

[4]周辉.《高职高专外语应用型人才跨学科培养途径探究——以朝阳师专为例》,载《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5]邝新娟.《地方二本院校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初探》,载《梧州学院学报》,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