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比特创新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机制研究
2017-11-17李学林陈晓一刘碧辉
李学林+++陈晓一+++刘碧辉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转型风险与国家生产系统效率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AJL006);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面向高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2016A02)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转型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预期的垄断利润和市场自由进入的竞争压力促进了创新。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机制是:熊比特创新中的创造性破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积累性和创新外部性产生创新的正反馈,在此基础上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熊比特创新 创造性破坏 经济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十三五”期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延续了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只有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有深入了解,认识创新本质,把握创新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型。本文首先通过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指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次阐述了创新的本质是熊比特创新,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并分析了熊比特创新在市场结构、研发投入和传播方面的创新过程。最后阐述了熊比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运行机制,发现熊比特创新中的创造性破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的积累性和创新的外部性能够产生创新正反馈,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和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增长
可以通过考察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来源,生产函数建立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就是产出在时间序列上的持续增加。投入的生产要素可以简化为资本和劳动,投入的生产要素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由技术水平决定。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带来产出增加,是经济增长的来源。依据经济增长来源的不同,可以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类型,即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增长方式的增长来源主要是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较小。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的增长来源主要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再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
(二)要素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内在矛盾。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都面临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持续增加,其边际产出必然下降,因此单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是不可长期持续的。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型。对我国来说,由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尤为重要。按照人均收入来衡量,改革前我国是典型的低收入国家,现在已经進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改革开放后30多年,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用典型的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我国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资本边际报酬不断递减,依靠生产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已经明显弱化。
熊比特创新的本质及其过程
(一)熊比特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破坏
熊比特(Schumpeter,1934)对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熊比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创造性活动,是企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在熊比特框架下,创新的本质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所谓创造性破坏是指企业家在创新过程中,用新产品替代旧产品,新技术和生产工艺替代旧技术和生产工艺,新企业组织替代旧企业。创造的新产品具有更高产品质量,新技术具有更高生产率,新企业具有更高效率,因此能够替代旧产品、旧技术和旧企业。新旧替代过程中,经济效率获得持续提升,技术获得持续进步。具有创造性破坏过程的创新被称为熊比特创新,熊比特创新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支柱。
认识熊比特创新,一定要基于创造性破坏概念。创造性破坏概念包含着区别发明与创新的基本逻辑。发明是指创造了一种新产品,但是这种新产品未必会进入市场。熊比特创新中的创造性破坏需要新产品进入市场,只有在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后,才会产生创造性破坏。熊比特创新是发明之后获得市场认可的一个过程,意味着促使经济获得了发展。
(二)熊比特创新与市场结构
熊比特创新的实现过程需要特定的经济制度,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专利权保护制度。企业将创新成果申请专利权,并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诉诸法律行动,通过法律制度维护自己的创新,获得垄断利润,进而激发创新动机。专利权保护制度的出现促进了创新的发展,是熊比特创新机制实现的重要制度基础。阿洪等(Aghion et al.,2013)研究了欧洲单一市场建设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增长表现,发现有较强专利权保护制度的国家表现出较好的创新能力,而专利权保护制度弱的国家则创新能力较弱。市场能够自由进入,是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保护企业自由进入市场的权利,对于实现熊比特创新至关重要。企业能够自由进入市场,意味着创新企业能够替代原有企业。在这种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之下,通过创新实现垄断地位只是暂时的。企业为维护自己获得的垄断利润,必须持续进行创新,进而实现熊比特创新机制的持续存在。
典型的熊比特创新是新产品替代旧产品,旧产品退出市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新产品替代旧产品的过程会形成垄断。因此从单一品种的产品来看,熊比特创新所在的市场是一种带有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但是市场进入是自由的,因此这种新产品会被将来更新的产品所替代,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使得垄断某一种产品的企业,依然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从整体来看,市场是竞争的,因此熊比特创新对应着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罗默(Romer,2015)认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应该基于不完全的竞争市场。微观经济学理论将市场类型划分成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其中不完全竞争包括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结构,现实中的市场结构更接近于不完全竞争。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提供某种产品,完全没有替代品,这种产品的市场就是完全垄断市场;一种产品的市场由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提供有差异的产品,这种市场就是寡头垄断市场;一种产品的市场有无数家企业提供有差异的产品,这种市场被称为垄断竞争市场。熊比特创新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各种市场结构不存在逻辑冲突,所以熊比特创新与现实市场结构是符合的。endprint
(三)熊比特创新与研发投入
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之下,创新企业可以获得垄断权利,这种垄断可以给企业带来垄断利润。对于获得垄断利润的预期促进了企业对于研发活动的投入。研发是否获得成功,是概率事件。如果持续进行多次研发活动,获得成功的概率是可预期的,则预期研发企业会获得垄断利润。从全社会来看,大量企业都在进行研发活动,一定比例的企业必将获得成功,研发成功获得的垄断利润就会存在,因此可以预期研发活动能够带来垄断利润。
研发活动可以带来预期收入,同时研发活动投入是有成本的。理性的企业会在边际收益和研发边际成本相同的均衡状态之下,进行研发活动,使经济体的研发活动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虽然研发活动存在预期的垄断利润,但是一个企业的研发未必成功。研发不成功的企业可能退出市场,而研发的预期成果会带新企业进入。这样新旧企业就在不断更替中,形成了熊比特创新的创造性破坏。鲍莫尔(Baumol,2016)构建了一个关于创新的军备竞赛模型,该模型指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维持足够的研发投入,如同军备竞赛一样。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大量的研发投入保证了熊比特创新的持续进行。
(四)熊比特创新与传播
成功的创新在带来垄断利润的同时,也会产生创新传播。虽然创新成功的企业倾向于对创新成果进行保密或申请专利,但是创新成果的信息依然有可能被传播。
创新传播的途径是多样性的。第一,竞争企业通过模仿,进行类似的研发活动,创新成功的可能性会提高。第二,发展专利市场。在专利市场上,创新购买者能够以一定价格获得创新使用权。在购买专利的价格低于自身创新投入成本时,创新购买者就会愿意进入专利市场。对于专利的所有者,通过出售专利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如果售出专利的收入比自身使用专利生产产品所获得的利润更高,专利的所有者也会愿意进入专利市场。第三,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进行专利使用的交叉授权。在某一个技术领域,各项专利会分布于不同企业,单个企业无法单独获得全部创新技术的所有权。通过交叉授权,企业可以获得各自所需的技术,进而提供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在通讯领域,华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企业就存在大量的专利交叉授权。
当今社会,创新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阿加瓦尔和高特(Agarwal and Gort,2001)研究了46种主要的产品创新,考察从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到竞争者提供类似产品所需的时间,发现在20世纪初平均是32.75年,而1967-1986年则下降到3.4年。创新在经济体系中的快速传播是现代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熊比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
(一)熊比特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熊比特创新意味着技术进步。具有更好的品质或更高的效率,新产品替代旧产品,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技术进步意味着可以在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角度来看,熊比特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作用于生产要素的,有的创新是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有的创新是节约资本的技术进步。无论哪种情况,熊比特创新都可以减轻有限资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打破生产要素投入所面临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熊比特创新对于经济增长来说非常重要。依靠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可以实现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维持长期经济增长不再单纯依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的简单投入,因此可以打破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出现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魔咒,摆脱经济增长单純依赖生产要素大规模投入的局面,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缓和整个社会的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
(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
熊比特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进行创新积累。创新是在人类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每次创新都会增加人类的知识积累。虽然熊比特创新的创造性破坏会导致旧产品被替代,但是从过去创新中获得的相关知识却是在不断累积的,积累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以后的创新,即创新的积累越多,越有利于创新的边际改善。创新是可以传播的,在技术能够顺利传播的社会里,一项技术创新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创新的外部性也会进一步促进创新。创新的积累性和外部性产生创新的正反馈。创新的正反馈推动熊比特创新的持续进行,形成创新的良性自我循环。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激励以及竞争带来的压力,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新的创新。每一次创新都会带来一定的生产率提高,所以持续的创新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周期性波动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
熊比特创新会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但在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平稳这个方面的影响却是复杂的。每一次熊比特创新都会造成一次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提升是跳跃性的,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不是平稳的。但是如果整体的创新是经济体中各种小创新的集合,每个创新对技术进步的边际影响甚微,那么创新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就是平滑的,而平滑的生产率提高会使整体经济增长有一个平稳的速度。
如果创新中出现重大技术创新,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再是平稳的。重大技术创新是广泛应用到其他部门的技术创新,会对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产生广泛影响,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创造性破坏。重大技术创新的初始阶段,将要被替代的原有产品市场前景黯淡,相关投资减少,可能导致经济整体增长速度下滑。当重大技术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大量孵化出新的创新,促进新的产品和新产业部门出现,产生创新聚集现象。大量的创新聚集会增加投资,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上升。因此在重大技术创新过程中,熊比特创新的创造性破坏会产生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现象。
结论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存在,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型为创新驱动型。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基本规律。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垄断的预期利润和市场自由进入的竞争压力促使企业进行创新,通过研发投入来推动创新。创新中存在着熊比特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熊比特创新中新旧更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创新的积累性和创新的外部性形成创新的正反馈,创新具有自我循环的特征。因此创新能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也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规律。把握好这个规律,才能顺利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2.Aghion,P.,Howitt,P.,Prantl,S.Patent Rights,Product Market Reforms and Innovation.NBER Working Paper 1854,2013
3.Romer,P.Mathines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 Proceedings,2015,105(5)
4.鲍莫尔.创新经济增长的奇迹[M].中信出版社,2006
5.Agarwal R.,Gort M.First Mover Advantage and Speed of Competitive Entry,1887-1986[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1,4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