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观察
2017-11-17李林
李林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切口的大小以及切口的感染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手术对阑尾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较快,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在术后的伤口感染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切口切除术;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7..01
阑尾炎属于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在发病之后,右下腹很有明显的疼痛感,呕吐恶心,体温也会有所升高[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包括传统的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诊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的患者均符合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7~62岁,平均年龄为(33.6±4.3)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在18~61岁,平均年龄为(33.5±4.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的相关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阑尾切除术治疗,首先在患者的腹部压痛最为明显的位置处开一个长度约为7 cm大小的切口,依次将患者的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与腹膜进行分离,之后将阑尾切除,待完全切除之后则可以进行缝合。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实施抗感染和抗菌治疗[2]。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同样在患者腹部压痛最明显的位置处开一个长度大小约为3 cm的切口,对患者的腹横肌与腹内斜肌分别进行钝性分离,切开腹膜,之后使用小拉钩拉开腹膜,对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使用软圆钳将小肠与大网膜夹持固定,最后将阑尾切除掉并取出,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清洗之后再将切口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切口大小与术后的恢复时间、术后患者的皮肤疤痕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将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的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有2例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现象,切口感染率为5.0%,对照组有5例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情况,切口感染率为10.0%,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切口的大小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由于小切口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切口小,术后不会使患者留下明显的疤痕,从而避免患者的皮肤美观受到影响,比较受阑尾炎患者的欢迎,此外,小切口手术的费用较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有2例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现象,切口感染率为5.0%,对照组有5例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情况,切口感染率为10.0%,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切口的大小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明显的低于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患者的切口也相对较小,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此外,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在恢复之后均没有留下明显的疤痕,对患者的皮肤外观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促进患者的术后病情康复,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小切口手术对阑尾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较快,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在术后的伤口感染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家凡.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疗效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16,(03):2225.
[2] 张安军.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01):38-39.
[3] 沈伯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66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9):75-76.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