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诫兄子书

2017-11-17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吾爱晚辈子孙

吾欲汝曹?譹?訛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譺?訛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譻?訛结缡?譼?訛,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譽?訛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譾?訛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譿?訛,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

?譹?訛汝曹:你等,尔辈。

?譺?訛是非:评论,褒贬。

?譻?訛衿:通“襟”,古代衣服的交领。

?譼?訛缡:古代女子出嫁所系的佩巾。

?譽?訛谨敕:谨慎稳重。

?譾?訛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譿?訛寒心:战栗,恐惧。

【思考练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妄是非正法 ( )

(2)乐人之乐 ( )

(3)郡将下车辄切齿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曹知吾恶之甚矣。

(2)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1)忧人之忧

(2)讫今季良尚未可知

4.这封家书重在告诫子孙如何做人的问题,主要从哪两个方面阐述?

?筠知识卡片

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新莽时,为新城大尹。后依附隗嚣,继归刘秀,攻灭隗嚣,为陇西太守。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著有《铜马相法》。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但他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辞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文中以“汝曹”称子侄,并反復出现,使子侄们在阅读时倍感亲切。他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发人深省,是流传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挚的关爱。

【参考译文】

我要你们听到了别人的过失,就像听见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但嘴不能说。喜欢议论别人的长短,随便评论国家法度,这是我最深恶痛绝的。直到我死,也不愿意听到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是非常厌恶这种行径的,之所以再次讲,就像女儿出嫁前父母一再陈述自己的告诫一样,无非想让你们牢牢记住、千万不要忘了。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办事严谨,说出的话很合乎礼法,谦虚节俭,又不失威严。我敬爱他,尊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性格豪爽仗义,常把别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他都能结交,各种朋友都有。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敬爱他,尊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即便学不像,还可以成为能够约束自己言行的人,这正如人们所说的雕刻天鹅即使刻得不像,倒还像只野鸭子一样。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这正如人们所说的画虎画不像反倒画得像狗一样了。至今还不知杜季良辉怎么样,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指责他,州郡的人都在议论他。我时常替他寒心,所以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吾爱晚辈子孙
过年世相
First Man
走过春天
老人留房给孙辈 引子孙大战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
Adieu,mon amour
长辈对晚辈可否说“请”字
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