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研究
2017-11-16俞璐秋
俞璐秋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选取符合標准的80例综合ICU就诊患者,对其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同时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降低后期感染的目的。结果 80例受检者中,最终确定感染者47例,所占比例为58.75%。从菌种感染情况分析,常见感染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分别为21.25%、10.00%、10.00%、6.25%与11.25%。从感染部位分析,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及伤口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18.75%、8.75%、与7.50%。结论 加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提高综合ICU病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几率。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1-0092-02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将进入综合ICU进行治疗。除了常规维持生命体征外,抗感染治疗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1]。因患者机体受到疾病侵害,其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而在治疗期间又多受到侵入性的操作,若不运用抗菌药物等,极易诱发院内感染[2]。因此,对于综合ICU患者,抗感染治疗对于改善病情而言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现实操作中,抗感染治疗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明显,多重耐药菌种的出现,使得许多医师在用药选择方面举棋不定,十分棘手[3]。为了保障患者得以安全治疗,控制病情不会进一步发展并得到改善,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将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现作下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1月~12月开展本次调查,选择符合标准的80例综合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1例,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5.4±2.1)岁。纳入患者满足以下标准:①进入综合ICU病房≥48 h;②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调查情况知情,医嘱遵从性较高。本次多重耐药菌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美国等国家共同提出的关于MDROs 国际标准化定义建议(草案)。
1.2方法
我院针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特制定如下的护理方案。
1.2.1医护人员的观念培训 对综合ICU的医护人员进行有关培训,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程度,时刻做好相应准备,积极参与至流行病学的预防、控制当中。并不断的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1.2.2深静脉置管护理 对患者进行置管时,需保障操作的无菌性原则。首先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观察该处皮肤有无皮损、红肿。一旦发现,则需选择另一处皮肤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若发现渗血或渗液,则需立即更换一次性无菌纱布,并对该处进行局部加压包扎[4]。若在护理期间发现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并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感染后,则需考虑是否出现管道感染,同时抽取导管及导管对侧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一旦确认,则立即拔出管道,并开始实施抗感染治疗。
1.2.3无菌操作规定的建立 为了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理念,要求在消毒设施上方张贴示意图。时刻提醒医护人员遵循无菌操作的规定,包括在与患者接触前及接触后均需洗手,进入ICU时需穿好隔离服,严格控制无关人员的进入。对于所使用的医疗物品,一次性使用器械在使用结束后需集中的处理,严禁二次应用[5]。对于多次使用的器械,则需由专业人员进行回收、消毒等,以确保不影响二次应用。
1.2.4加强耐药菌监测 当患者进入病房后,医护人员需立即采集标本,并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则需对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准备相应的指示牌悬挂于患者的床头,提醒其他医护人员加以重视。同时在患者病历上进行详细记录,列举每个感染细菌的名称[6]。
1.2.5环境卫生消毒管理 使用后的医疗用品及器械,均以1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每日由专职人员为患者的ICU病房进行卫生打扫,包括开窗通风,地面、桌面等各个部位消毒[7]。定期清洗患者的床单、病号服。每日对病房进行巡视,对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2 结果
对于纳入的80例患者,我院对其耐药菌感染情况、感染部位进行相应分析。结果发现感染者共有47例,所占比例为58.75%。从菌种感染情况分析,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17例(21.25%)、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例(10.00%)、大肠埃希氏菌感染8例(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6.25%)、铜绿假单胞菌感染9例(11.25%)。从感染部位分析,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18例(22.50%)、泌尿系统感染15例(18.75%)、血液感染7例(8.75%)、伤口感染6例(7.50%)。
3 讨论
进入综合ICU病房治疗的患者大多病情危急,住院时间长,机体抵抗力差,身体耐受性弱。如若在各项操作治疗中不加以重视,易诱发院内感染,甚至多重耐药菌感染。一旦发生,不仅患者将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增加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降低生存质量[8]。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操作。而结合相应的临床操作,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可能与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为了使得更多医务人员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性,积极预防及控制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发生。我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方案,包括对MDROs感染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9],加强医护人员的观念意识,加强无菌操作的管理,耐药菌监测等,均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且由最终调查结果可知,该47例感染患者均炎症消除,未造成其他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综合ICU病房的患者,需加强进行抗感染处理, 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而优质的临床护理是预防及控制感染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健,孟军,江淑芳,等.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3-1744.
[2]李莉.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2):204-205.
[3]黄思会.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6,6(21):288-289.
[4]李莉.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及院感干预[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1-12.
[5]李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与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5(11):160-164.
[6]刘川.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J].饮食保健,2016,3(1):41.
[7]姚源,曹素玉,祝波,等.2009-2011年某医院ICU多重耐药菌多重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892-2894.
[8]顾克菊,沈永红.实施主动筛查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传播流行[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6):401-404.
[9]杨会香.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71-272.
编辑/成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