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治疗前后痰培养病原菌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分析

2017-11-16肖建

医学信息 2017年21期
关键词:病原菌

肖建

摘要:目的 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痰培养病原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针对性抗菌治疗)各4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痰培养病原菌的变化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治疗后病原菌数量明显降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患者高温、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感染患者实施抗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减少痰培养病原菌数量,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CU;重症感染;抗菌治疗;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1-0064-02

Dynamic Chang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Sputum Culture Pathoge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ICU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XIAO Jia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Pengshan District,Meishan 620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 ICU of severe infection,and dynamic change of sputum culture for pathogen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in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ICU infection,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routine treatment)and experimental group(targeted antimicrobial therapy)40 cases,observa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sputum culture pathogens.Result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putum culture for pathogens to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seudomonas aeruginosa,Escherichia coli,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mount of pathogenic bacteria.The experimental group cure rate was 92.50%, higher than 75.00%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with high temperature,cough,sputum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CU severe infection patients with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has good effect,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sputum culture,shorten the time of disappearance of symptoms,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ICU;Severe infection;Antimicrobial therapy;Pathogenic bacteria

ICU患者發病急、病情重,多伴有器官功能损害,而且病情进展快。临床治疗期间,需要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并给予器官功能支持,因此发生感染的概率高。调查数据显示,重症感染以肺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居多,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1]。依据病原菌种类进行抗菌治疗,成为临床治疗关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抗菌治疗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重症感染患者80例。纳入标准: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8岁,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后确诊;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等。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6.8±2.2)岁。试验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0±2.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气道开放、呼吸支持,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用抗菌药物,其中16例应用舒巴坦-头孢哌酮,14例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10例应用替加环素。病原菌检测:患者入院获得痰液样本进行培养、检测病原菌,治疗期间每周检测1次,检测时间共计4 w。endprint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痰培养病原菌的动态变化,与上次检测相比,原定植细菌消失即为清除,原定植细菌仍然存在即为未清除,发现新的细菌即为新定植。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痰培养病原菌基本清除;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痰培养病原菌数量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痰培养病原菌未清除或新定植。③比较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高温、咳嗽、咳痰为代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痰培养病原菌动态变化

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且治疗后的病原菌数量明显降低,见表1。

2.2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高温、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ICU患者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伴有长期咳嗽、咳痰的症状;且治疗期间抗菌药物、皮质激素的应用广泛,也会增加细菌感染概率。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病情进展恶化,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数据显示,ICU重症感染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4]。其中,鲍氏不动杆菌会滋生藻酸盐,在患者的气管粘膜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继而成为感染源。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机性相关肺炎中,属于首要致病菌,常见于术后伤口感染,也会引起褥疮、脓肿、化脓性中耳炎等,严重者会导致血行散播,发生菌血症、败血症等。一项针对ICU危重患者气道内的细菌研究表明,患者在抗菌治疗期间,定值感染的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第1 w占比41%,第4 w占比74%[5]。本次研究中,治疗前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比33.75%、22.50%、20.00%。经治疗后病原菌数量明显减少,治疗2 w、4 w后的阳性率降低至68.80%、40.00%。

在治疗方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但是要避免药物滥用,应该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对症用药,制定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目前常用药物例如舒巴坦-头孢哌酮、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替加环素等[6]。文中试验组患者针对性用药后,治疗有效率达到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患者高温、咳嗽、咳痰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舒巴坦-头孢哌酮属于复合制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胆囊炎、腹膜炎、腹腔感染、败血症等;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的产β内酰胺酶细菌引起的中度和重度感染;替加环素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用药优势体现在半衰期长、用药剂量小、不容易产生耐药性[7]。

在何鲤穗等人的研究中[8],对症用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和本次研究结果相近。为了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首先应该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加强洗手、消毒等工作;其次密切监测患者病原菌的种类,分析耐药性变化,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或者制定科学的经验用药方案;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感染,就要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最后,严重感染患者治疗期间应该保护肾功能,防止药物引起急性肾损伤、肾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ICU重症感染患者实施抗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减少痰培养病原菌数量,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洪峰,任淑華,蔡艺飞.患者鲍氏不动杆菌定植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04):693-6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05):314-320.

[3]韩国丽,李雷清,吴丹梅.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病原微生物送检实证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04):363-368.

[4]任新生,刘晓蓉.ICU重症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03):235-236.

[5]盖晓燕,沈宁,贺蓓,等.环丙沙星在机械通气下呼吸道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肺组织渗透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06):403-405.

[6]倪春华,刘龙.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ICU患者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10):658-660.

[7]崔畅,肖正睿,戴启盈.重症感染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江苏医药,2014,40(02):158-161.

[8]何鲤穗,陈志量,刘玉琪.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治疗前后痰培养病原菌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5584-5586.

编辑/杨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2013年医院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